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要针对不同病变时期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临床上极其凶险的疾病,在第十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上,来自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翟振国教授就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及干预策略的相关问题进行分享。

1、肺栓塞的发展过程

(1)急性期(2周之内);

(2)亚急性期(2周-3个月);

(3)慢性期(3-6个月);

(4)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程迁延至6个月以上)。

2、急性肺栓塞的结局-肺栓塞后综合征(Post-PE Syndrome)

急性PE发生后,患者静息或活动状态下的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右心功能状态及肺内换气功能等异常。表现以其他疾病不能解释的持续3个月以上的呼吸困难、活动受限、机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下降等为主。

另外患者活动耐量与血栓栓塞程度明显相关,与以下两方面有关:

(1)在肺栓塞急性期,血栓栓塞程度与肺泡-动脉氧分压压力阶差及其相关指标的改变密切相关;

(2)在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的慢性病程中,呼吸困难及活动耐量减低与肺动脉残余血栓有关。

3、急性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

部分急性肺栓塞的栓子不溶,后期出现极化,未出现肺动脉高压时称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疾病(CTEPD),而出现肺动脉高压时,称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图1 PE演变过程

4、肺栓塞后发生CTEPH的机制

主要包括血栓栓塞和血管重构两种机制。

(1)血栓栓塞

血栓或机化组织的机械性梗阻是CTEPH患者主要发病机制。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图2 肺动脉血栓栓塞图示

(2)血管重构

①非栓塞部小肺动脉:肺动脉阻塞后,肺血流重新分布到非阻塞肺区,导致肺血流量增加,压力升高,以及内皮切应力增加;

②阻塞部位后小动脉:支气管动脉-肺动脉侧支形成,血流和压力增加。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图3 血管重构病理表现

5、CTEPH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

(1)CTEPH通常被认为是急性PTE的并发症,50-75%的CTEPH患者有急性PTE病史。

(2)急性PTE后CTEPH的累积发生率尚不完全清楚,据报到,症状性PTE后发生后前两年CTEPH累积发生率为0.1%-11.8%。这种巨大的差异可能与转诊偏倚、缺乏早期症状和难以区分急性PTE和CTEPH等因素有关。

我国一项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CTEPH发生率的研究在纳入了614例急性PE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3年的随访期间,发现急性肺栓塞患者1年CTEPH的累积发生率为0.8%,2年时为1.3%,3年为1.7%。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图4 急性肺栓塞患者CTEPH发生率的研究

6、CTEPH相关危险因素,不容忽视

PE发展为CTEPH相关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注意。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图5 CTEPH相关危险因素

7、干预策略

(1)PE:规范抗凝、定期随访;

寻求PE相关的病因,治疗原发疾病;不同部位的血栓采取针对性措施;定期随访,准确把握停止抗凝的指征。

最新的指南均强调抗凝治疗的重要性,且提到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使用。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图6 抗凝治疗指南推荐

另外,翟振国教授特别强调,急性肺栓塞病人切忌轻易停抗凝药,他指出80%-85%的患者不能停药,对于病因明确且可去除的患者方可停药;而对于病因未明或病因明确不能去除的患者不可停抗凝药,应严格掌握停药的适应证。

不同指南关于需延长抗凝的近端深静脉血栓(DVT)人群推荐有所不同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图7 关于延长抗凝治疗的不同指南推荐

指南推荐远端DVT患者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图8 不同指南对于远端DVT抗凝时间推荐

翟振国教授同时强调定期随访的重要性,对于急性肺栓塞后3-6个月随访无呼吸困难及功能受损但存在明确CTEPH风险因素/诱发因素的患者,需进一步随访观察并告知在症状出现时需及时就诊。

(2)CTEPD: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PE患者随访过程中应尽快发现CTEPD人群,最近研究显示尽早干预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3)CTEPH:综合治疗、延缓发展

临床处理手段主要包括手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介入治疗如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PA)及药物三方面。

①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

目前是CTEPH的主要治疗选择,而且是唯一可以治愈的手段。

主要过程是清除肺动脉内梗阻的血栓栓塞样物质。手术清除肺动脉分支后血流动力学会恢复正常,复杂手术需要外科专业技术,并且最好在有经验的肺动脉高压中心进行。

约1/3的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残留或者持续的肺动脉高压。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图9 PEA手术示意图

②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PA)

BPA是通过扩张血管床网样组织形成的阻塞的肺动脉,以恢复肺动脉血流。目前BPA安全性明显提高,BPA相关肺损伤,是由导丝操作或球囊过度扩张造成机械性血管损伤所致。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图10 BPA示意图

③药物治疗

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利奥西呱。

利奥西呱是指南推荐首选治疗CTEPH药物,唯一具备CTEPH适应证。

④康复治疗

尽管CTEPH的运动生理学与PAH相比略有不同,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种患者康复治疗的作用是相似的。对于无法手术的CTEPH患者,康复治疗应该是有效和安全的。

尽管大多数在CTEPH和PAH中进行康复治疗的重要研究都是在三甲医院院内进行,但一些小型非随机研究表明,患者在家进行康复治疗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在PEA或BPA之后,对CTEPH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的低强度康复计划可作为标准护理。

小结:

目前综合治疗仍然是热议话题,PEA、BPA、药物三者相结合治疗或许可以帮助患者最终实现治愈。

翟振国教授在以上三种临床手段中强调了手术的重要性,并且强调病人手术治疗的前移,即在CTEPD阶段进行手术治疗。

CTEPD患者PEA手术标本与CTEPH患者相似(图11);CTEPD患者PEA术后心功能和运动功能改善(图12);CTEPD患者PEA术后长期随访结果良好(图13)。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图11 CTEPD患者PEA手术标本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图12 CTEPD患者PEA术后心功能和运动功能情况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图13 CTEPD患者PEA术后长期随访结果

总结

最后,翟振国教授在总结中提到两点:

1、肺栓塞后的血栓机化和微血管病变导致CTEPH的发生发展,对于急性肺栓塞的病人一定不要放置不管,部分患者可进展为CTEPH。

2、要针对不同病变时期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2021年5月27日-30日,

第十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1)

于线上线下同步召开。

会议最新信息,一手掌握!

“OCC 2021会议最前线”专区来了!

本文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小白

责任编辑:詹雨 刘凤玲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 End -

了解肺栓塞的“自然”病程演变,干预策略这样定!丨OCC 202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病程   肺动脉   栓塞   肺栓塞   血栓   术后   病因   血管   高压   患者   手术   因素   策略   自然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