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保健穴位详解,中脘穴的适宜对象、操作技巧、禁忌和案例解说

穴义:“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中间也。“脘”,空腔也,这里指的是胃部、胃腑。古人认为本穴位于胃部的中间,所以称为“中脘”。

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管、中脘名意与中脘同,碗通脘。


中医保健穴位详解,中脘穴的适宜对象、操作技巧、禁忌和案例解说

定位: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就是上身前面正中骨头(胸骨)最下缘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

适用人群:中脘穴担负着后天之本的任务,其应用相当广泛,所以几乎所有人都合适。

具体功效1:通调六腑

此穴别名:胃脘穴,太仓穴;《难经》说:“府会太仓”。这里的府指的是五脏六腑的腑。意思是六腑之气都在此汇聚。故常刺激此穴,可起到调理六腑的效果。

具体功效2:健脾和胃,采用(手法1)中脘穴可调理肠胃消化不良,食欲不佳、厌食等症状。

具体功效3降逆和胃,采用(手法1)中脘可以解决胃气上逆引起的打嗝,恶心、呕吐、反酸等不良反应。

具体功效4:温中和胃,采用(手法2)中脘可对胃阳不足引起的畏寒、呕吐、消化不良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具体功效5:贴敷中脘,采用(手法3)中脘可在不刺激胃粘膜情况下达到养胃阴的目的。

先思考下,后文有答案:

五大功效,为何配合不同技术操作,它突出了中医什么思想?(答案一)

常用方法1:


中医保健穴位详解,中脘穴的适宜对象、操作技巧、禁忌和案例解说

点揉法:用双手的食指、中指或无名指或并拢,点到中脘穴上,用力向下点,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准,坚持10秒钟,松开,然后再点,再松开,直到症状减轻。
掌揉法:用手掌掌心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按揉。建议动作轻柔,时间越长越好。


中医保健穴位详解,中脘穴的适宜对象、操作技巧、禁忌和案例解说

常用方法2:艾灸

采用温灸方法,将艾条置于距离穴位3厘米处进行艾灸。


中医保健穴位详解,中脘穴的适宜对象、操作技巧、禁忌和案例解说

常用手法3:贴敷

将养胃阴的药材打成粉,然后用医用胶布或专业贴贴敷即可。


上述课程学完,常人 保 健 班 可以毕业了!

但是,想要进一步提升的,请熟读中医各理论或学派思想,自行完成高级课程,这方面涉及的知识较多,范围也很广,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分配时间去学习,范围可大可小,小到一招鲜,大到看百病,看你怎么深入了。

比如:通调六腑

深入思考:何为六腑,六腑之功能是什么?

比如:调理胃肠疾病的临阵变化:

胃胀:中脘+膻中穴,或者食疗怎么搞?

呃逆:中脘+攒竹穴,或者食疗怎么搞?

这些都需要临床四诊合参,结合病机、病理做出最优化的搭配操作。


还想再深入一层的,科班毕业了还学啥?

这一层需要的心的修炼和功夫的积累。在操作时候,感知出患者的寒热虚实,并顺势而为调之,借力打力不费力,一招制敌!达到此境界,好比国医大师贺普仁这些牛人了,别看他们轻轻的一针,可不是表面看到的捅一针,里面藏有深厚的底蕴,光看书或视频,学不来的!

太极十年不出门,没有苦功,何来人上人?

案例解说:

有个女孩,为了减肥,长期不吃或少吃食物,加上年轻火旺,有喜欢吃凉的,时间久了,开始出现消化不良,胃疼等不适,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胃动力不足),意思是胃的蠕动功能下降了。食物吃下去后不能充分的融合、搅拌,也不能正常的分泌。胃的消化功能就极度下降,对此,用药也没有明确说法。最后找了中医,艾灸了几个疗程,因为年纪轻,所以恢复也快,2-3个疗程就恢复了,当然也不再盲目减肥了。

答案一:三因制宜的思想

#哆咖医生超能团# #心系北京,抗议无畏##养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穴位   太仓   艾灸   任脉   空腔   中医   胃部   疗程   禁忌   适宜   详解   功效   消化不良   手法   对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