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4.18章心得

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圣人在这里是教导弟子如何劝谏有过错的父母。

老师讲了“几”的两个意思:其一,微细的意思。见父母之过于微起时立即劝谏,以免形成大过。其二,柔声细语,就如同和父母说私心话。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若见父母之情志不听从劝谏,既要尊敬父母又不违自己劝谏之初衷,继续进谏。

“劳而不怨”:劳,担忧之意。谏而不入,深恐父母酿成大过,心怀恭敬心不断劝谏,甚至“号泣随,挞无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如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有个彼此成全、教学相长的规律。所谓“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这里就有个身份问题,师长和子弟是有次第等级的,这就涉及态度和方法需要考究。

《论语》4.18章心得

就拿我和妈妈的关系来说吧,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我是以自己的好恶标准来孝敬妈妈的。给了妈妈钱想让她手头宽松些,她却会出手大方地给了她的弟弟或者我的弟弟。我就会苛责妈妈不应该如此大方,这钱是我给你享受的。可是换位思考一下,我给妈妈钱时我很开心,那么妈妈给出去时也是很开心的呀!再思考一下:《道德经》曰: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妈妈是在行“天之道”呢!所以我和妈妈的对话一定是“你开心就好”!

妈妈80多岁了,难免会撒娇耍赖,我就像对孩子一般哄着她、宠着她,保姆都说我把妈妈宠坏了。可我知道妈妈是个明白人,有分寸有节制。但是妈妈有个毛病就是遇事总是往坏处想,还记仇。妈妈在三舅对待姥姥问题上有意见,很多年不来往。我就私下里看望舅舅,并让表哥带礼物来看望妈妈。三舅生病了,我就去看望舅舅,并且让他们姐弟视屏聊天,不久三舅就去世了,这也算是替妈妈了了一桩心事。

我们常说养父母之心不如养父母之慧。现在妈妈年届90,关于生老病死思虑得比较多,我就常常给妈妈讲解养生之道和养心之法,当然要用很善巧的方法,借助于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劝妈妈看破放下,不要把心总寄托在儿女们身上,学着喝茶,下跳棋,泡脚等等,让妈妈一点点从个人恩怨情仇中走出来,用祥和的心态面对死亡。同时父母就是我们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其实父母是在用她的生命告诉你生命的真谛!

《论语》4.18章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道德经   论语   劝谏   教学相长   跳棋   养父母   大过   舅舅   大方   弟弟   父母   心得   妈妈   老师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