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5.2学习心得——修身养慧

经典原文: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是孔子的弟子,孔子把自己同父异母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评价南容说他能够在“邦”就是国家“有道”就是政治清明时不荒废自己的才干;在国家政治昏暗时,又可以保全自身免于刑法处置以及被杀害。

《论语》5.2学习心得——修身养慧



孔子对南容的评价使我思考如何传承古德智慧,与时俱进统整为今所用。自2015年开始学习传统文化,才在老师引领下接触古德智慧,老师把经典用现代人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活用经典答疑解惑,使我第一次感受到圣贤教育的至善至真,开始学习用经典智慧修身养慧,并在生活以及教学工作中实践规范言行,用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利益服务学生的同时使自己的精神品质得以提升。

记得我第一次把传统文化带进课堂,有教学督导质疑我在课上偏离了写作的专业教学;也有学生表达我的授课是否能帮他通过考试;甚至有学生直接投诉我的课程传递和专业无关的知识……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自上而下倡导传统文化进课堂,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变成了《传统文化与应用文写作》。我对课程的处理立足于:传统文化是道,应用文写作是术。所谓“道无术不立,术无道不远”。传统文化使学生学会做人,应用文写作使学生学会做事。做人是本,做事是末。当然也有老师把这门课处理成了两张皮,一部分课时讲传统文化,另外一部分课时讲应用文写作。而且传统文化立足于传授风俗礼仪等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随着时代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和推广,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讲授传统文化使学生修身修心,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学习做事。比如我以作为人生说明书的《弟子规》113件事做抓手,布置学生结合“总结”的写作,拟写“个人关于为人弟子的人生总结”;再有结合“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布置学生团队拟写“生日感恩会活动方案”,然后利用课外时间由学生组织实施,培养学生生日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我的教学实践也验证了孔子关于“邦有道,不废”的大道智慧。感恩生活在这样清明的国家!感恩时代可以让我正大光明地传“道”!

我深信圣贤智慧可以引领人类创造新的文明!我愿用我的余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论语   之子   孔子   无道   应用文   圣贤   课时   传统文化   弟子   学习心得   古德   智慧   课程   老师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