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自测体内湿气重不重!祛湿妙方全在这了

3招自测体内湿气重不重!祛湿妙方全在这了


在夏天,没有一杯冰饮续命真活不下去。


然而,喝了几天冰镇下午茶后,连续几天犯困得厉害,浑身腰酸背痛,干啥事都没精神,舌苔厚得能刮下来糊墙,最喜欢的零食也没了胃口。


只要你一念叨,身边的人指定说,这种情况是身体里的湿气太!重!了!


但是“湿气”却只是个土生土长于中国的概念,在现代医学里,并没有“湿气”的概念。


而本篇文章,也将更多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阐释“湿气”,希望对大家正确认知“湿气”有所帮助。


3招自测体内湿气重不重!祛湿妙方全在这了

年轻人,你湿气很重啊!


什么是湿气?


中医理论说:湿为阴邪,重浊黏腻,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这话还能再晦涩一点吗?翻译一下,就是人体内由于水液代谢失常(小便不利、泄泻水肿等)或者外界湿气(雨水、潮湿等)入侵,导致的一系列人体功能失常。


聪明人都看出来了,湿气是水,不过是多余的水。多余的水在体内时间久,慢慢地就变成了垃圾堆积在身体里。


古人则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构成自然界气候,六气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出现偏差异常的时候,就变成致病邪气,中医称之为“六淫”。


3招自测体内湿气重不重!祛湿妙方全在这了


其中,湿气最为调皮,它可以分别跟另外几邪气纠缠不清,让你痛苦不堪,让你一年四季都在跟湿气作斗争!


在中医里,湿气分为体内、体外两种:


体外湿气:主要由于气候潮湿、淋雨、长期水中作业等外部因素所致。


可能会出现头胀胸闷、身重而痛、发热乏力、关节酸楚沉重等症状。


体内湿气:主要由饮食不当、过食生冷寒凉、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因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减弱所引起的。


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胸闷脘痞、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恶心呕吐、浮肿尿少等症状。


而西医方面,没有“湿气”一说。


3招自测体内湿气重不重!祛湿妙方全在这了


怎么知道体内有没有湿气?


广东人常说“十人九湿”,如何判断你是不是“湿气”缠身?中医认为主要看三点:


看大便


中医认为大便黏腻、浑浊是湿气重的表现。


大便颜色发青,不成形,老有一些黏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同时伴有便秘现象,就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严重了。


另外,女性白带呈黄色也是湿气重的表现。


看身体状态


如果你经常有身子沉重、浑身乏力、头很重的感觉;


饭点没一点儿饿的感觉,稍吃点东西胃里就胀胀的,甚至还隐隐有些恶心感,说明你体内湿气重。


还有突然变胖、手脚冰冷、鼻炎发作、血压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也可能是湿气重所致。


看舌苔


健康的舌头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净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如果舌苔上有一层白膜一样的东西,舌头比较胖大,甚至两侧有齿痕,这也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而且白舌苔厚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严重。


所以,湿气肉眼可见的典型症状有三个:齿痕舌、舌苔厚腻、大便溏稀。


3招自测体内湿气重不重!祛湿妙方全在这了



要祛湿?先看看你是哪种湿


湿气很擅长和其他外邪合作作案,狼狈为奸。所以,同样是湿气重,每个人的症状却不完全相同。


要根除湿气,就要对症下药。


1、得湿疹、荨麻疹


南方夏天闷热多雨,潮湿环境加上空调风,会让湿邪、风邪双重夹击人体。


首先破防的就是我们的皮肤系统,一旦免疫力低,就易引起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此时应该“祛风胜湿”,把风邪湿邪赶跑。


具体的方法是通过防风、羌活、独活、升麻等中药材让体内的气血流动速度加快,使身体发汗,从而祛除湿气。


2、没胃口、容易累


如果第一关没有过,当湿邪跨越了皮肤的屏障(通过呼吸、饮食等方式)就来到了我们身体的内部,开始攻击我们的呼吸、消化系统。


这些部位有湿气,一般会出现胃口差、容易困倦、跑两步就累、做啥也提不起兴趣等症状。


(此时看舌头,一般会发白)


3招自测体内湿气重不重!祛湿妙方全在这了


而对于这种湿邪,中医一般采用芳香化湿的方法。就是用一些具有特殊香气的药材祛除湿气。


比如我们厨房中的芳香药材(香料),如砂仁、豆蔻、草果、藿香、陈皮、花椒等。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每天可用一瓣陈皮泡水喝,反复冲泡至无味;做菜炖汤时,可放些香料调味;用香药做成香囊,放置床头祛除湿气。


分享一祛湿香囊配方:藿香、佩兰、菖蒲、薄荷、苍术、生艾叶、白芷各5克。


3、小便黄、大便难冲


湿气经过中焦(脾胃)还未祛除,就会开始攻击我们的下焦:肾、膀胱、大小肠等。


主要症状以“热”为主,如小便发黄、大便黏腻冲不掉、味道刺鼻、阴囊潮湿等,会发现舌头发黄、舌尖发红。


此时,中医一般要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利尿。可多吃苦瓜、冬瓜、薏米、赤小豆等利尿祛湿的食物。


关于市面上的祛湿茶饮,大家要谨慎选择,但千万不要没明确病症就乱喝!


3招自测体内湿气重不重!祛湿妙方全在这了

多出出汗,湿气不就出来了?


无论以上哪一种祛湿方法,都需要搭配合理的运动和均衡的营养。


更重要的是,湿气确实对人体影响很广,但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病,适当调养即可。


最后,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挑起什么争端,而是希望通过客观的叙述,从不同的角度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所谓“湿气”。


参考资料

[1] 朱淑芝. 平淡有奇的冬瓜药膳[J]. 现代养生,2020(1).

[2] 杨裕佳. 芳香化湿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J].湖北中医杂志, 2003(10):25-25.

部分内容参考自39健康网、健康160及小微健康等,特此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湿气   体内   舌苔   藿香   香囊   陈皮   可能会   妙方   大便   芳香   潮湿   胃口   舌头   中医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