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医强五脏之独家秘术——五大穴位按摩


「科普」中医强五脏之独家秘术——五大穴位按摩

中医认为,五脏精气要充实,六腑传导功能要通畅,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体健康。在这方面,穴位按摩是日常可行的保健良法。


NO.1 膻中穴-增强心脏功能


「科普」中医强五脏之独家秘术——五大穴位按摩

心主血脉,心脏功能旺盛是关系到人体的“生命之本”。当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时,脉象细弱无力,会出现血运碍障和局部缺氧,产生瘀血和气滞,引发胸痛、胸闷或心率不齐。而补心的要穴是膻中穴。


取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作用:

1、舒缓胸闷、咳喘、吐逆,心悸、气喘、气短、咳唾脓血、肺痈、提高性功能等。

2、治疗产妇少乳、乳腺炎、噎嗝、收缩等。3、治疗产妇少乳、乳腺炎、噎嗝、收缩等。


NO.2 肺俞穴——增强肺脏功能


「科普」中医强五脏之独家秘术——五大穴位按摩

肺主气,人身之气皆由肺所主。若肺脏有病会出现咳嗽、哮喘、短气、语言低怯、失音等症。肺俞穴为足太阳经背部的腧穴,因其内应肺脏,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俞穴是脏腑经脉之气转输、输注之处,为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腧穴。


取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作用: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瘙痒、隐疹


NO.3 中脘穴——增强脾脏功能


「科普」中医强五脏之独家秘术——五大穴位按摩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具有将营养化生为气血的作用,以及输布津液运化水湿的作用,所以有“脾为后天之本”之说。脾还能统摄周身血液于血管之中,防止出血现象。由于脾和水液代谢有关,脾虚就容易产生水湿停聚病症。补脾要穴是中脘穴。


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作用:

1、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2、缓解治疗胃痛、腹痛、腹胀、呕逆、纳呆、反胃、食不化、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黄疸、胃扩张等。


NO.4 肾俞穴——增强肾脏功能


「科普」中医强五脏之独家秘术——五大穴位按摩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脏,能滋养五脏六腑,是维持人体生命和生长发育的根基。肾精能滋养骨骼和骨髓,肾精足的人精力充沛。肾还有纳气功能,与呼吸功能有密切关系。所以,增强肾脏功能是日常保健的重要方面。肾俞穴是补肾最重要的穴位,有外散肾脏之热功能。


取穴: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作用:

1、缓解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2、缓解治疗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等;

3、补肾助阳、调节生殖功能。


NO.5 期门穴——增强肝脏功能


「科普」中医强五脏之独家秘术——五大穴位按摩

中医认为,肝是贮藏血液的脏器,对周身血液的分布能起调节作用;肝还主管人体气血的疏泄条达,肝气条达,气血运行才舒畅。肝气忌情绪抑郁,情绪郁结可造成人体气血郁结,久之气血积聚形成肿物。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强肝,而强肝的要穴则是期门穴。


取穴:该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作用:用于治疗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等肝胆和胃肠的病症。


除以上所述穴位按摩可以达到强五脏的功能,还有更多中医小妙招可以使用,若大家想知道更多,请持续关注我们,我们将致力于为广大群众提供最优质的中医科普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穴位   噎嗝   胸椎   中医   肝气   肺脏   乳腺炎   中点   腰痛   肾脏   气血   背部   人体   作用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