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宜重在润肺柔肝,养阴清燥


秋季养生,宜重在润肺柔肝,养阴清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它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暑去凉来,立秋之后天气会明显转凉。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秋季养生,宜重在润肺柔肝,养阴清燥

01

立秋时节


“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的变化。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但有时候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立秋时节,要警惕易发疾病,重在养肺柔肝,清燥养阴!!!

秋季养生,宜重在润肺柔肝,养阴清燥

02

易发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立秋时节,天气转凉,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与各器官活动大幅度降低,需依靠添加衣物保温,如果稍有大意,人便要受凉,轻者感冒咳嗽,重者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哮喘等。


过敏性疾病、咽喉疾病

夏秋交际,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就开始了一个最难熬痛苦的时期:鼻痒、眼睛发痒;不停地打喷嚏、流清涕……秋季天气干燥,常会使人口角干裂,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患咽喉炎。


秋 燥

中医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因空气干冷而引发的头痛、流泪、咽干、鼻塞等一系列症状。

为防止上述疾病发生,立秋之后我们更要注重养生,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


秋季养生,宜重在润肺柔肝,养阴清燥

03

节气养生


起居忌贪凉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同时,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饮食需合理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上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滋阴润肺,促养脾胃。

注意:

1、忌油腻、煎炸食物。此类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润燥,从而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2、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可适量食用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避免积蓄湿热之气。

3、忌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消化道疾患。


重精神调养

值此时节,天干物燥,情绪不稳定,更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适运动养生

立秋以后,早晚气温较低,下午气温较高,此时锻炼最佳,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方式,根据自身情况每天运动时间在1小时左右为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秋季   秋收冬藏   天高气爽   立秋   节气   时节   早起   气温   系统疾病   呼吸   秋天   食物   天气   疾病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