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问诊是医生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 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问诊是了解病人病情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有关疾病的很多情况,如患者的自觉症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既往健康或患病情况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在某些疾病中,或是在发病的早期,病人只有自觉痛苦,缺乏客观的异常体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问诊而获得诊断病情的资料,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时,通过问诊还可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进行解说。

所以,问诊是医生认识疾病的重要方法。看似简单的问诊,其实真的让我们医生必须使出浑身解数,身兼数职,还要可以灵魂切换,才可以一举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所以问诊时,医生通常需要和病人进行长时间沟通,除了辩证需要,还有患者心理需要。

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问诊在中医的地位,实属重中之重。

不同于西医依赖精密的仪器,中医是依靠传统的四诊,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望、闻、问、切”来对病情进行判断。

其中,找准病因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精准的判断,治疗也就无从谈起。

在问诊中,我们的医生除了需要具备超强的医学知识之外,还必须身兼各种其他“超能力”。

“望闻问切”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大特征,在这当中,问诊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实,中医问诊也有一些固定的套路,这些问题每个人都可以问,通过这些问题也可以了解病人的一些情况。

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问诊的方法:

首先要抓住病人的主要病症,然后围绕主要病症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询问,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了解。同时,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询问要详细,要对病人寄予同情,说话和蔼可亲,通俗易懂,耐心细致,以便取得病人信任,而获得详细可靠的疾病资料。问诊时忌用暗示或诱导,以免查询所得资料与实际不符。对危重病宜扼要查询,以便及时抢救,不可为求完整记录而贻误治疗时机。此外,还可加强心理安慰,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问诊基本内容:

问诊时,除倾听病人主诉外,可询问下列项目: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民族、籍贯、住址、就诊日期)、疾病发生发展情况、当前症状、个人病史、家族病史等,对妇女还须问月经史、生育史。其中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和辨证的重要依据,症状的问诊主要有问寒热、问汗、问头身、问胸胁、问胃脘、问腰腹、问饮食、问睡眠、问情志、问二便,还包括妇女、小儿某些情况的询问。

首先,我们一块来分享一下四则关于问诊的小故事:

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一:中医=记忆大师

时间:2006年 病症:顽固性嗳气

这位病人,只要轻轻拍打前胸后背,即发嗳气。这种症状实属罕见,由于没有可以对照的病例,治疗一直未见成效,急的我是抓耳挠腮,束手无策。

随后,在和病人深入的沟通中,我详细询问了多年来病人有过的所有病症,可谓步步挖掘到记忆深处。

在循序善诱下,病人终于想起,九八年时曾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并轻度心脏瓣膜损害。

我随即想起内经痹论中有脉痹者善噫一句,随即大腿一拍:颇合!即以此方向定夺,嗳气并体质调理,两个月后,病人得以治愈。

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二:中医=心理咨询师

时间:2012年 病症:失眠

病人是我的朋友,一名中老年妇女,老公出轨,女儿感情又不遂,搞得她心力交瘁,月经失调,失眠长达六七年之久。

在进行药物治疗前,我先约她出来谈心。(还特意选择了那种正能量的阳光明媚的地方),从各方面对她进行开导,告诉她婚姻之中总有坎坷啊、男人总会回归家庭啊、儿女的事情应该如何应对啊,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之久,在病人充分的发泄了内心的郁结(大哭一场)之后,再用柴加龙牡合酸枣仁左金等为她开了药方。

随后这位老妇人病情至今未复发。

当然,后其夫收心及女儿结婚生子,心情舒解亦大有关系。

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三:中医=名侦探

时间:2012年 病症:胸闷

这是一个堪称神奇的病例,病人发作时四肢抽筋发冷汗出,呼吸急促胸闷欲死,简直是一种濒死感。但能自行停止,停止后一切如常。

数年来每周发作两三次,痛苦不堪。曾先后在四川华西医院和军一0二医院看诊过,治疗后可缓伴生如烦躁失眠等症状,却不能减少发作次数。

初诊以为是“情志病”,也就是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症。但细细思考却又并非如此。

我在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推断之后否决了一切表面的病因,此时治疗面临僵局,再经过数番苦思冥想,查阅典籍,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伤寒蛔厥条文,已忆及伤寒蛔厥条文,便问病人小时候打虫情况。

呵呵,原来病人小时候曾有蛔虫从嘴里出来过。有一次发作,赤脚医生给病人吃过乌梅治好的!是的,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蛔厥。

随后以乌梅丸原方原剂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开春后即痊愈。

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四:中医=文学家

时间:2015 病症:胸闷腹胀

这也是一个神病例,病人就像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控制,每日半夜必被胸闷腹胀憋醒,然后必要起床在楼板上狠狠地来回踏步,而且必须用力到发疯那种状态,折腾近一小时后,方能再次入睡。

由于都是半夜发作,我也不能现场观摩,就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去重建这个场景——半夜、胸闷腹胀、踏步、发狂...

嗯?发狂?此时,我一下子抓住了“发狂”这两个字,意识到:其人如狂,为有瘀血也。四诊之后,于辨证方中加桂枝桃仁二味,三帖下去,药到病除。

看似简单的问诊,其实真的让我们医生必须使出浑身解数,身兼数职,还要可以灵魂切换,才可以一举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所以问诊时,医生通常需要和病人进行长时间沟通,除了辩证需要,还有患者心理需要。

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然后,我们一块来了解一下,中医问诊到底要问什么呢?下面通过简明的说明,让大家一目了然:

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1、问二便

  了解大、小便的性状、颜色、气味、时间、量的多少及排便次数,排便、排尿感觉等。

  便次异常:排便困难,多日不便,称为便秘。热盛伤津者为热秘,阴寒内结者为冷秘,气机阻滞者为气秘,气虚无力为虚秘。大便不成形或呈水样,便次增多为泄泻。大便稀薄不成形为溏泄,多为脾失健运。腹痛泄泻在黎明者为五更泄,多为肾阳虚。腹痛泄泻,泻后痛减为伤食泄泻。

  便质异常: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下堕感为脾虚气陷。排便不爽为肝郁。便泄不爽有未消化食物,泻后腹痛减多为伤食。若便黄粘滞不爽多为湿热结于大肠。腹痛窘迫,时时欲泻多因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是痢疾病的症状。大便不能自控,多因肾阳虚衰。

  尿量异常:尿量增多为虚寒。尿量减少由于热盛、汗多伤津,或因吐泻损伤津液所致。

  尿次异常:小便次数增多,尿短赤急迫而数,多为湿热。久病尿清长而频数、夜间尿次增多,属肾阳虚。小便不畅,点滴而出,小便不通一般为湿热或瘀血、砂石阻塞所致,属实证,若因肾阳不足属虚证。

  排尿感觉异常:排尿痛,急迫、灼热感,多为湿热下注膀胱所致。常见于淋病。小便不能控制,睡中不自主排尿为肾气不固。神志昏迷而失禁属危重证。

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2、问寒热

  寒热的产生,主要决定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的阴阳盛衰,是机体正邪相交的表现。

  但寒不热:病人感觉寒冷,而不发热。属于阳气不足的虚寒证。

  但热不寒:病人发热,不感觉冷或反而怕热,为里热症。若高热伴见口渴喜冷饮,出汗、大便秘结为实热证。若午后低热,伴有手足心发热,夜间出汗,两颧发红者为里虚热证。

  恶寒发热:病人自觉怕冷而体温升高。表示外感病的初起。

  寒热往来:寒与热交替出现。寒热往来定时者,为疟疾。寒热往来不定时者,伴两胁胀痛、口苦为肝胆病。

  3、问汗

  汗出与阳气盛衰、津液盈亏相关。

  无汗:外感病寒邪,发热、怕寒、头痛无汗者为表实证。

  出汗:外感风邪,发热、怕风汗出者,为表虚证。

  自汗:白天稍活动即出汗,常伴疲劳乏力、气短畏寒,阳气虚损所致,多为内伤病。

  盗汗:指夜间睡着后出汗,伴有发热、颧红、心烦、失眠多、口干舌燥,为阴虚内热所致,为内伤病。

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4、问睡眠

  失眠:入睡难或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或易惊醒,或彻夜不眠。多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常伴有心悸、多梦、耳鸣、潮热等症。如痰火食积内忧失眠,常伴有面红、气短、口渴、胃部不适等症。

  嗜睡:睡意很浓,经常不由自主地入睡。若年高体虚者多属心肾阳虚;肥胖者多伴有腹胀、痰多,为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

  5、问疼痛

  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观察病情。

  头痛:突然头痛,痛无休止、伴有怕寒发热,多为外感实证。头痛时发时止,有胀痛劳累后加重,或伴有眩晕者,多为内伤虚症。

  胸痛:肺热之胸痛以一侧为多,发热咳嗽、痰黄而稠;胸痹证之胸前心区有重压感,或刺痛,反复发作,伴有心悸气短;

  肝胆病疼痛表现为两胁胀痛不适;

  胃病疼痛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伴有嗳气吐酸水。

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6、问饮食口味

  包括了解饮水多少,喜冷喜热,食欲与食量,口中异常味觉等方面。

  口渴多饮:口渴多饮多为津液已伤,多见于热证、燥证,或汗、吐、下利太过。如渴喜冷饮,是里热伤津。尿多身瘦为糖尿病。

  口不渴与渴不多饮:口不渴,不欲饮水多属寒证。口渴喜饮,饮水即吐多属水湿内停于胃。口渴不多饮,且喜热饮多属湿证或虚寒证,且喜冷饮者为属湿热证。

  不欲进食与厌食:不想进食或食之无味,食欲低下,为不欲进食。如新病多为伤食或外感发热。久病不欲食则是脾胃虚弱。若厌恶食物,多见于食滞内停,或肝脾湿热,。

  多食与偏食:多食易饥,多因胃火盛,胃热则消谷。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暴食多为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偏食生米、泥土异物等是虫积。

  口味:口苦为肝胆有热,口酸有腐味为胃肠积滞,口臭为胃火盛,口淡为胃有湿、或虚证,口甜为脾有湿热,口咸为肾虚。

  通过上述的文章中我们知道了中医问诊的基本能内容,如果你想看中医,可以事先想好这些问题,这样中医问起时就可以快速地回答。

善于问诊的中医,都是身兼数职的超人

最后,送上明代医学家张景岳的中医看诊《十问歌》,希望大家都能更加重视看诊这个环节。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

还有这首新编十问歌

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
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
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掺。

个人家族当问遍,
妇女经带并胎产。

小儿传染接种史,疹痘
惊疳嗜食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乌梅   中医   外感   寒热   湿热   胸闷   口渴   病症   病情   超人   症状   病人   善于   异常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