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CT、核磁、B超都干什么的?

X光、B超、CT、磁共振成像、PET-CT傻傻分不清?

关节看DR

关节X线片可见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及病情进展后的关节面囊性变、侵袭性骨破坏、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及脱位。X线分期:①Ⅰ期 正常或骨质疏松;②Ⅱ期 骨质疏松,有轻度关节面下骨质侵袭或破坏,关节间隙轻度狭窄;③Ⅲ期 关节面下明显的骨质侵袭和破坏,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半脱位畸形;④Ⅳ期 上述改变合并有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胸部X线片可见肺间质病变、胸腔积液等。

外伤看CT

当遇到各种损伤时,如怀疑有损伤骨,我们可以选择CT来观察细节,甚至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观察隐蔽性损伤或软组织损伤。

颈腰椎选MRI

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椎间盘疾病需要观察椎间盘及其相应的神经根。为了更好地观察这些软组织,最好的选择是磁共振成像。同样,磁共振成像也是检查关节、肌肉和脂肪组织、检查肿瘤、炎症、创伤、退化性疾病和各种先天性疾病的好选择。

关节受损评定金标准——肌骨超声

肌骨超声是近年来新兴的超声检查技术,应用高频超声来诊断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能够清晰显示肌肉、肌腱、韧带、周围神经等浅表软组织结构及其发生的病变,如炎症、肿瘤、损伤、畸形引起的结构异常。再结合相关病史及临床症状,大部分病例可得到准确的超声诊断。高频超声对软组织病变的显示能力,可与MRI相媲美。能够精细分辨肌肉、浅表神经解剖结构。

近十年来,肌骨超声在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断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究表明肌骨超声对关节滑膜炎症检出、早期软组织受损监测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性。肌骨超声影像能清晰地显示关节腔滑膜增生形态、关节腔积液量多少和距体表的距离、滑膜的血流信号活动、软组织损伤及骨侵蚀程度,对关节炎早期确诊意义重大。其主要检测包括:

①动态观察滑膜血流信号,早期监测风湿免疫性疾病活动肌骨超声血流成像可清晰反映滑膜的血流情况,观测滑膜周边及内部异常血流信号的增多、血管翳增生程度,以及呈现出点状、星点状或枝状的不同形态,做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发现异常图像变化。通过对图像中血流信号的多少及区域范围进行评分,以此来辅助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程度;

②清晰显示滑膜异常形态,定量评估风湿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滑膜炎为基本病理改变,超声可观测到关节暗区的范围及厚度,判断有无滑膜增厚、显示不同程度的滑膜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分辨滑膜呈绒毛状、团状或结节状结构向关节腔突起的形态。通过对滑膜厚度、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状况的分级、定量评估关节内滑膜的炎性程度;

③准确判断关节积液增加,精准判定风湿免疫性疾病严重程度。关节滑膜炎症会导致滑液渗出不断增多,形成关节腔积液。肌骨超声最少可发现1ml的积液,能对关节腔积液量及位置准确定位,通过检测判定关节腔内液性边界清楚的无回声区、细点状回声或细微的低回声条纹,判断其宽度和深度衡量积液量的多少,进而评估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严重程度;

④具备软组织超高分辨率 区分关节受损层级肌骨超声通过平面成像能力发现关节软骨微小病变,早期就能准确反映出软骨下骨质线回声增高程度,关节软骨表面是否毛糙模糊凹凸不平、形态是否规则、有无明显隆起或缺损形成,判断早期关节炎软组织改变及骨质受损状况。

肌骨超声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早期的诊断发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治疗疗效监测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临床上,肌骨超声可通过对治疗过程中滑膜厚度变化、血流分级改变、关节腔积液增减的检测来评估病情活动程度,有利于判断临床疗效和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国内外大量的实验研究均表明,肌骨超声技术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客观的评价关节炎症的存在,成为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一双慧眼,对关节炎早期诊断和快速判断治疗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X光、CT、核磁、B超都干什么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肌骨   磁共振   软组织   软骨   关节炎   回声   骨质   超声   损伤   关节   性疾病   风湿   免疫   形态   程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