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疗》张震老师治疗咳喘一例报道

《家庭医疗》张震老师治疗咳喘一例报道

特别提醒:

患者情况各有千秋,治疗应从实际出发,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照搬!


患者:唐XX,女59岁,农民 ,因“反复咳嗽10余年,加重伴气促2年”于2018年09月17日找张老就诊,患者诉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以干咳为主,病后到当地多家医院就诊。


诊断为:1.呼吸困难原因待查(支气管哮喘?)2.慢性支气管炎;3.慢性胃炎;4.细胞免疫缺陷,经给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


患者平素自服“三拗片,多索茶碱片,氯雷他定片吸入布地奈德”等治疗,但症状仍时好时坏;近2年来,感咳嗽加重,伴气促、时感气不得续,活动明显受限,不能到户外活动,偶感胸闷,右胸部隐痛不适,呈持续性,吸气时痛甚,时感头晕。饮食不调时,感胃脘部胀闷、反酸、打嗝、颈肩部酸痛,右上肢为甚,眠差,二便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无精神疾病史,查: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双肺CT:右肺中叶内测段少许纤维灶,右肺中外侧段小类圆形透亮影,考虑肺气囊。支原体、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正常。肺功能:强调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实验阴性。


初步诊断:咳嗽(肺肾两虚)

治则:肃肺、健脾、益肾


张老拟方如下:

条参20g 杏仁10g 法半夏10g

前胡12g 浙贝母12g 炒枳实15g

桑白皮15g 蝉蜕10g 蜜款冬花12g

百部15g 淫羊藿15g 重楼10g

刺蒺藜15g 防风10g 薄荷10g


用法:每天早、中、晚餐后各服该方煎剂200ml,每两日服一剂,连服3剂。

《家庭医疗》张震老师治疗咳喘一例报道

法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归经归脾、胃、肺经。


2018年09月21日患者复诊,感咳嗽、气促、胸闷,日常生活能力较前有改善,胃脘部胀闷、反酸、打嗝、呼吸困难较前减轻,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继续服用上方10剂治疗。


2019年12月02日,患者反复就诊,一直间断口服上述汤药,诉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能逛街、赶集买菜,无明显呼吸困难,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家庭医疗》张震老师治疗咳喘一例报道

前胡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肺经。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有声无痰为之咳,有痰无声为之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内经》对咳嗽的论述颇详,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气所病…肺为咳。” 《素问·咳论篇》既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所致,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并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揭示了咳虽为肺之病变,但其他脏腑病变,也可影响肺而发生咳嗽,五脏各在一定的时令受病而后传肺脏,如“乘春肝先受邪,乘夏心先受邪,乘秋肺先受邪,乘至阴脾先受邪,乘冬肾先受邪 ”五脏受邪而后传肺致咳嗽。各脏咳又传胃、大肠、胆、小肠、膀胱、三焦。而六腑又可传五脏,以及脏象间横传,皆可导致咳,内经中还根据脏腑与咳嗽的病理关系分述了五脏咳与六腑咳的特点,五脏咳证,是指邪犯各脏经脉,使各脏经脉气血逆乱,并出现相应的咳证。从而拓宽了咳嗽的辨证论治范围,对临床辨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临床中也进一步对“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感悟。


《家庭医疗》张震老师治疗咳喘一例报道


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典型体现,是一个指导我们进行肺系疾病诊疗的非常科学的理论,现代医学也已认识到许多脏腑的疾病均可造成咳嗽,如鼻后滴漏综合征、咽炎、心功能不全、胃食管返流、肾功能不全等均可致咳。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具体疾病的诊治时,必须结合临床实际,对疾病的特殊性、规律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辨证施治,灵活应用,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家庭医疗》张震老师治疗咳喘一例报道


2020年8月,电话随访患者,诉曾多次到我院门诊继续口服上方,现无明显咳嗽、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症状,生活自理。诉自从口服此方后,身体各方面舒畅调达,患者自行将此方留作为平时常用方口服预防咳嗽、感冒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咳喘   右肺   气促   素问   半夏   脏腑   内经   经脉   邪气   胸闷   其时   患者   呼吸   困难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