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传统工艺白茶”和“现代工艺白茶”的区别

今日头条丨原创首发

文/今谷言茶

干货!“传统工艺白茶”和“现代工艺白茶”的区别


加工步骤这个角度来讲,“传统工艺白茶”和“现代工艺白茶”其实是一样的,

都是从鲜叶→萎凋→堆积→干燥,这样一个加工过程,

而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是在加工时所用设备和方法上

传统工艺白茶

大家看到“传统工艺”这几个字,就会联想到年代久远、匠心手作、工艺精湛、价格不菲等等这类词汇。

没错,其实传统工艺出来的产品就应该给到人这样的感觉。

传统工艺白茶从鲜叶采摘,到自然环境下的阳光萎凋,再到堆积和最终的柴火干燥,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制茶人参与。

现代工艺白茶

现代工艺给人感觉就是当下的、快速批量的一种状态。

“现代工艺白茶”的鲜叶可以是徒手采摘,也可以是机械采摘,但在萎凋环节的话一般都是采用室内加温萎凋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产量,而干燥则都是使用机器焙火来完成。

采摘

目前徒手采摘的方法一般是折采、提手采或双手采。

折采:又称捏采,顾名思义就是用折断嫩茎的方式,但一定不可以用指甲掐断(掐断容易造成受损部分快速氧化,破坏植物细胞,在制成成品茶时容易黑梗),这种方法是细嫩名优茶采摘所应用的方法,不足之处就是采量小,效率低。

提手采:现在大部分茶区的红绿茶原料的采摘,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就是用拇指、食指配合中指夹住新梢所要采的节间部位向上着力采下,这种方法也是采茶中最普遍的方式。

双手采:运用提手采法,单手集拢采面上3-4个新梢,两手相互配合,把合乎标准的芽叶采下。双手采是徒手采摘中效率最高的一种采法。

机械采:机采效益主要体现在劳动生产率,作业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尤其是生产低档白茶(比如寿眉级别),机采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一般有单人采茶机,双人平行、双人弧形采茶机三种机型。

萎凋

干货!“传统工艺白茶”和“现代工艺白茶”的区别


在萎凋环节,传统工艺通常会采用复式萎凋,所谓的复式萎凋就是将日光萎凋与室内加温萎凋相结合,日光萎凋对时间和外部环境要求高,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制茶师傅才能操作,而室内加温萎凋则对设备与室内环境要求高,这类萎凋方法在产量小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实现。

现代工艺的萎凋方法通常采用阳光房萎凋和室内加温萎凋(萎凋槽加温萎凋),这类萎凋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产量、节省时间。

干燥

干货!“传统工艺白茶”和“现代工艺白茶”的区别


传统工艺通常采用碳火干燥,这种干燥方法同样也对制茶师傅和室内环境要求很高,比如在茶青的厚度、温度、湿度、通风、手法等环节都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严格把控。

现代工艺通常采用机器电焙火

总结两种工艺之间的差别

两者之间在鲜叶采摘环节的区别,当现代工艺需要提高产量并节省时间成本的时候,会使用机械采摘,但白茶产区因地形和树种(级别)的原因,通常情况下都是手采。

萎凋环节上的差别,则体现在一个主要在室内(现代工艺),一个主要在室外(传统工艺),从植物性质来讲,如果能与大自然有更多的接触,当然是最好的,但这对制茶师傅水平有一定要求。

不过室内萎凋环境如果能够严格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等环节,相较于室外萎凋也不会有差

但如果采用室内萎凋槽加温萎凋,那对比于室内加温萎凋(阳光房萎凋)和自然萎凋则会相差甚远!大家想了解它们之间的差距可以去看这篇干货!什么是“新工艺白茶”?它又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之处?

在干燥环节上,今谷认为碳焙是明火,是‘阳火’,它的穿透力更强,干燥度更稳。

而电焙是‘阴火’,是只有温度而不见光,它的穿透力会弱。

像柴火煮饭和电饭煲煮饭,大家都会喜欢更香的前者;

像阳光下晒干的衣服和自然晾干的衣服,后者缺少的就是那股阳光的味儿。

而实际上,我们对两款不同工艺的茶也进行过对比,

传统工艺白茶在干茶的香味上会更浑厚,闻起来更舒服,更暖心;

在汤水的表现上,传统工艺的会更细腻绵柔,香气入水的程度会更好;而现代工艺下的白茶在茶汤水香上相对会更弱,香气飘,水感也比较粗。

以上种种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大家看到“传统工艺”这几个字,就会联想到年代久远、匠心手作、工艺精湛、价格不菲等等这类词汇了。

今日头条丨原创首发

文/今谷言茶

借人之口,行己之意,今谷带你一起看清茶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白茶   日光   工艺   提手   匠心   干货   柴火   穿透力   精湛   干燥   师傅   产量   环节   双手   区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