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因为一时气愤,我想我会得罪很多的‘茶专家’

任何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的是态度端正、虚心学习的人群;而一旦盲目自信、唯利是图之人充斥着行业,那行业的常态就是鱼龙混杂;行业的发展,则举步维艰!

近日刷到一篇微头条,以下为截图内容

对不起,因为一时气愤,我想我会得罪很多的‘茶专家’


这段文字我看了不下5遍,首先想确认的是我有没有看错,再个想确认的是他有没有写错。因为这段话实在是太狂妄了!

将其内容简化,意思是“互联网渠道上的白茶知识,70%-80%都是出自他本人”,而且还是很谦虚的随便一说?

互联网的渠道有多少?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列举出全部,头条也仅仅是其中一种。更何况渠道平台每年都有新生,亦有淘汰,谁也不敢说能垄断整个互联网的流量!

白茶的知识又有多少?今谷混迹茶行业十几年,接触到无论是学术上的老师或教授,原产地的茶农与制茶师傅,亦或是开茶店的老板和茶企老总,都没有谁敢说‘我很懂!’,(可能接触的人群不够多吧)正是因为茶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发现和新的知识都等待着人们去挖掘与学习,所以大家都是报以一颗互相交流、相互请教的心态,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以为碰到‘大师’的我随即点开了他的主页,置顶的第一篇‘标题党’文章吸引了我,题目不便透露,大概意思是‘一句话说清楚白茶’。然而整篇文章的内容只是对白茶做了个类似于‘百度百科’的简介(百度百科应该更详细),并没有什么新颖点,不过有几点可以拿出来给大家分享讨论。

对不起,因为一时气愤,我想我会得罪很多的‘茶专家’


1.

何为拨针?何为抽针?

对不起,因为一时气愤,我想我会得罪很多的‘茶专家’

上图截自于他的文章,标题是xxxx私房茶 2013高山银针,虽然没有看到实物,但是通过照片观察,这款银针的外形长而瘦弱,余梗较长(有可能是视觉误差),余梗较长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就是接下来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银针的采摘方法

拨针:常规的银针采摘,都是采用拨针法,即茶树发芽之时,真叶展开之前,选取单芽采摘,通常附带鱼叶,且干茶外形短而粗壮。

抽针:将成品牡丹级别的干茶,剥掉其周边的真叶,只留取中间芽头,其外形长而瘦弱,且余梗较长,没有鱼叶,重量相较常规采摘的银针要轻。

鱼叶:茶树越冬后,春季到来,气温上升,茶树体内发生生物学变化。在气温达到日平均温度摄氏10℃以上,连续5天,休眠芽开始萌动生长,首先是鳞片张开,芽头露出,接着就萌发出第一片小叶子,这片小叶子在茶树栽培学上称之为鱼叶。鱼叶特点是颜色淡绿、叶面积较小,一般中小叶种叶长不超过2厘米,鱼叶在加工过程中会有部分剥落。

对不起,因为一时气愤,我想我会得罪很多的‘茶专家’

随着温度的升高,银针旁边的鱼叶开始伸展长成真叶,即牡丹形成。

所以,鱼叶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来佐证是否为拨针法采摘的早期银针。

银针和牡丹虽然只是相差一个等级,但因为银针产量上的稀缺性,两者价格却是天壤之别!所以很多商家、甚至茶农会用抽针法将牡丹变成银针,以此获得高额利润。

除了外形,在口感上,因为两者之间内含物质和营养成分的差别,抽针法的银针在汤感浓稠度、鲜爽度和毫香上都会弱于拨针法。

大家以后在购买白毫银针的时候,可以依据以上几点来参考。



2.

为什么白茶可以收藏?


对不起,因为一时气愤,我想我会得罪很多的‘茶专家’

上图同样截自于他的文章,大家所看到的红色区域内容其实并不标准!

任何茶叶内都包含有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等等这些物质,这是茶叶的基本特性。

然而白茶之所以值得收藏,是因为其特殊的加工工艺和品种特性。

白茶因品种优良、茸毛多、芽壮,其内含物质非常丰富;又因为白茶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的原因,其不炒不揉,且相较于其它茶类加工环境温度更低,使得白茶的黄酮含量是所有茶类最高的(白茶>青茶>红茶>绿茶>黄茶>黑茶),在低温的加工过程中,又能够最大限度保有茶叶中生物酶的活性,使得白茶在正确的收藏环境下黄酮含量会逐年递增,内含的自然生物酶会有很好的转化(黑茶的转化靠的是外来酶)。

而新工艺生产的白茶,在萎凋环节中会经过机械轻揉,导致鲜叶细胞的内部组织受到破坏,生物酶的定位和协调作用受到扰乱,产生失活或活性下降;

新工艺追求时间快、产量高,口感浓郁,这样就能迅速的占领白茶市场,迎合消费者。

所以在干燥过程中,会使用高温来进行‘提香’,而过高的温度也会使生物酶钝化和失活,在后期的存放过程中,其内含物质基本不会产生变化,也就失去了白茶存储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并不是因为茶叶内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使得白茶可以收藏,而是在正确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情况下,使其保有高量黄酮和生物酶才具有收藏价值,恰恰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在长时间存放的情况下会保持不变,甚至会递减。




3.

白茶采摘一说?


对不起,因为一时气愤,我想我会得罪很多的‘茶专家’

截自文章中图片红色区域内的白茶十不采之说。

按照书面和百度百科的说法,所有的茶叶都得遵循这样的采摘规则,但这只是美好的愿景。

细瘦芽、紫色芽、人为损伤芽、虫伤芽、开心芽、空心芽和病态芽,这类的芽头在现代栽培技术下,是很难很难遇到的,当然肯定也是不会采摘的,书中和商家之所以把这些说法加进去,除了在学术上增加一些专业性,无非就是为了凸显茶叶的难得性、稀缺性,增加它的噱头,从而抬高它的价值!

虫伤芽,出现在白毫银针上的几率就更少了,白毫银针的采摘期一般在3月上旬,那个时候,气温很低,虫害几乎没有,就算有,大自然的生物都是很聪明的,它们几乎不咬芽头,懂得给自己留下后路。

随着白茶市场的一路走高,茶青原料供不应求,全国很多茶叶产区都有引种福鼎白茶树种,在当地直接生产加工,从工艺和品种上来讲,可以说是白茶,但是因为地域土壤、气候的差别,与原产地福鼎白茶相比,口感风味上会有明显的差距!

因气候差异,很多海拔低、光照时间长的区域茶树生长快、采制早,所以很多情况下,福鼎产区的白茶还未上市,市面上就已经开始在售卖早春白茶了!

因不同产区和山头的茶青价格相差大,很多商家都会在福鼎当地茶叶交易市场收购福鼎周边运来的茶青,意在降低成本、增加产量。这在市场经济层面上是有历史渊源的,茶叶早年在国家统购统销的环境下,一般哪种茶类受市场欢迎,茶青就用来做哪种茶,以满足出口的需要。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茶叶面对全球市场需求量是庞大的,部分商家和茶农都在绞尽脑汁的提高产量,如果按照书上这样的采法,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那茶叶也不可能是普通老百姓家家都有的了。


4.

何为贡眉?


对不起,因为一时气愤,我想我会得罪很多的‘茶专家’

截图文中说贡眉和寿眉同为一种茶,差异只是在长相上。

那真相是什么呢?

贡眉其实是福鼎当地一个名为‘菜茶’的古老品种所制,该品种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也是福鼎白茶众多品类中唯一一个种子繁殖的茶树品种,因为其茶芽瘦弱、叶脉短小、品相不佳、产量少,所以一般不会单独采摘银针级别,而是等到长出1-2片‘真叶’后,连芽带叶一同采摘,这样采制出来的成品茶,称之为‘贡眉’。

因为‘菜茶’较福鼎大白和大毫优势弱,当地已经很少种植,所以市场为了简化概念、方便传播,将所有福鼎白茶品种采制的牡丹以下,寿眉以上统称‘贡眉’。

虽说如此,但随着‘菜茶’品种的淡出,茶叶市场的混乱,贡眉的‘真相’可能已经不再重要了!


文章的最后,还是要重复一遍开头语:任何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的是态度端正、虚心学习的人群;而一旦盲目自信、唯利是图之人充斥着行业,那行业的常态就是鱼龙混杂;行业的发展,则举步维艰!

喝茶其实并不复杂,但也不那么简单,识人亦是如此。

明白了什么样的茶,值得“收”,就明白了什么样的人,直得“交”


借人之口,行己之意,今谷带你一起看清茶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福鼎   咖啡碱   针法   白茶   茶农   银针   茶树   产区   气愤   牡丹   茶叶   物质   品种   专家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