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医患双方都有侦探思维

近日见一人,近期无明显诱因全身广泛瘙痒,我猜可能是过敏性皮炎,让她留意近期有没接触什么特殊化学物质,她说想不起。想不起除了对症抗过敏真没什么好办法。


讲起这个过敏性皮炎,我就想起自己一次亲身经历。


几年前,有幸去广州上级医院进修妇科手术。大医院,手术多,一天好几台,跟着老师们上台连轴转。忙忙碌碌一个月那样,双上肢开始逐渐出现密密麻麻的皮疹,越来越多,越来越痒,痒的剧烈难忍,夜不能寐,搔抓难解,恨不得把两条手臂砍了。白天忙碌工作学习,晚上还睡不好,真是折磨人,真是精神濒临崩溃。


刚开始以为省城夏天太热长痱子,吃绿豆沙试试,没效。后来越来越不对劲,发现这“痱子”怎么长得那么规矩,边界很清楚。凭自己不算丰富的临床经验,过敏性皮炎无疑了,急病乱投医,没去思考过敏原,急着用药。那些老师和护士们都很好人很热心,看我手臂布满布满红疹一副惨状,纷纷出谋献策,很热心给我用扑尔敏、氯雷他定、推地塞米松、钙剂、维生素C、涂炉甘石、皮炎平等等,总之能用的常用抗过敏的都用了,但都是缓解一两天那样又复发。

下图,就是当年的过敏性皮炎惨状。

治病医患双方都有侦探思维

真是被这皮疹剧烈瘙痒折磨得快崩溃了。我开始分析过敏原到底是什么。因为发病部位仅限于上肢,就是穿短袖衫时裸露的上肢部位,边界清晰,到底这些部位接触了什么东西过敏呢?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宿舍的白蚁分泌的什么不明物质致敏,毕竟宿舍很多白蚁,床头上墙上那些木结构晚上能听到白蚁啃木头沙沙的响声。但是脸部颈部没过敏啊,不应该是白蚁了。


那就想想发病那几天上肢接触了什么。实在没接触什么啊,手消毒液吗,不至于啊,进修一个月都在用,不是那几天才用。绞尽脑汁,实在想不起发病那几天有什么特殊物质接触史。


疾病发病僵持了一周多,痛苦不堪,人在绝望时,可能总会灵光一现。我突然想起会不会迟发过敏呢?所以就开始严重怀疑每天上手术涂抹的手术室的手消毒液了。所以就去查看手术室手消毒液成分,含乙醇。八九不离十了,估计就是这厮了,我本来就乙醇(俗话说的酒精)过敏。高度可疑,马上停用,每天上台改用碘伏抹手,皮疹逐渐消失,不药而愈。


这事让我挺疑惑的,酒精过敏毕业后一直有,但也仅限于一过性接触后皮肤短暂发红或一过性高浓度吸入后短暂喉头水肿。但真没想到这个手消毒液每天小剂量酒精刺激皮肤近一个月才迟发过敏性皮炎,疾病也真是厚积薄发。所以临床迟发过敏疾病因为潜伏期长,找过敏原真的有点难。


所以有些病,不是那么容易看。尤其是有些疑难杂症,医生思考起来真是绞尽脑汁。所以医生真是一个烧脑的工种,高考临床专业高分录取是有原因的,尽量把不善于思考的生源淘汰,然后让这些善于思考的人读医烧坏脑累死她们,比如我。


有些病要治好要找病因,比如这个过敏,除了现在抽血可以查查常见的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但世上物质那么多,还有很多目前检验还查不出来的啊。所以就要靠医生去想,去问病人,引导她们找出可疑致病因素,但你问什么,病人往往就是一脸懵逼答:不知道啊,你是医生你应该知道啊~


我们是医生,但不是神棍能卜出来什么都知道,我们也没办法不上班每天跟你屁股后面转来明确你怎么发病怎么加重的。所以除了医生要动脑,病人想治好病也要自己动脑,都要有侦探思维,查找一切蛛丝马迹,认真思考分析总结查找出发病原因、加重因素、用药后反应等,这样才能反馈给医生让医生进一步去分析,才能治好病。

治病医患双方都有侦探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消毒液   过敏原   皮疹   痱子   上肢   白蚁   惨状   乙醇   手术室   侦探   酒精   部位   病人   性皮炎   物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