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痛风,你是哪个类型?如何辩证?姜医生今天权威解读,收藏

同样是痛风,你是哪个类型?如何辩证?姜医生今天权威解读,收藏

从尿酸高到痛风,从伏邪到历节

#医生来辟谣#如果没被诊断为痛风之前,除了看体检结果或因为其他疾病进行血检或尿检时,也许能看到尿酸这个监测指标。

但是即使有机会看到尿酸高这个指标,但如果没有痛风发作,你会重视吗?

因为高尿酸血症在痛风发作前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觉,临床症状多不明显,这在中医领域较“未病”或“伏邪”。

2000多年前,当时的人们就认为痛风与风寒湿密切相关,这可见《黄帝内经》中的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而当并发关节炎或肾脏损害,出现关节肿痛、畸形、尿路结石或肾功能不全时,这就是当今人们所认知的痛风,或叫“痹症”、“历节”、“淋证”、“水肿”等中医疾病范畴。

从《黄帝内经》时期开始算的话,中医对于认知和治疗痛风的历史够悠久的了,探索和实践出来的疗法也多种多样,包括中药水煎内服、中药外用(外敷、熏洗等)、针灸、耳穴等独具特色的理论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从整体辨证论治、标本兼治,以获良效。

但是,中医辩证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尽管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标准的权威辩证,从而不能规范痛风诊治。

确实如此,古今中医、南北中医,派别不同时期不同,对于痛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尽管多有相同,也有差异。

下面的关于痛风的病机和辩证方法,是小姜医生能够找到的对于一线临床医生有着指导意义的比较权威的标准,利用今天的科普来帮助每位痛风者看看自己的痛风在中医角度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属于哪一个类型,从而可以精准辩证分而治之。

同样是痛风,你是哪个类型?如何辩证?姜医生今天权威解读,收藏

在中医医生眼里,你的痛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从传统医学的辩证角度,血尿酸升高是由于膏人(膏人多痰湿,脂人多气虚,肉人多湿热)中满,气血运行不畅,积聚成浊,或者说再进一步留注经脉而成,属于“尿酸毒浊”的范畴。

而尿酸毒浊产生的原因多是因为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导致湿热下注,再进一步发展尿酸毒浊流注于关节则发为痛风,所以中医认知痛风,湿热内蕴为本,伤于内而无外感侵袭。

一代国医大师朱良春根据痛风的病因病机,提出“浊瘀痹”的概念,浊瘀痹的病因主要有先天不足(素体亏虚),正气亏虚,经脉失养;或感受外邪,邪痹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关节、筋骨、肌肉疼痛、肿胀。

痛风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为本,痰饮、瘀血、浊毒内蕴为标,风寒湿热之感邪性质不同,或由偏盛,导致临床症状各异。

再者,痛风这个疾病还和遗传、体质、饮食、外感、环境、情志、劳倦等因素有关。

痛风之病位在于肌表经络,继而深及筋骨,日久伤及肝脾肾。

同样是痛风,你是哪个类型?如何辩证?姜医生今天权威解读,收藏

你的痛风可辩证为中医哪种类型?

在明白了中医分析的痛风的病因病机后,我们来看看中医是如何对痛风进行辨证分型的。

如果想要对每个痛风患者的痛风证型负责,我介绍的分类方法必须权威,下面的辨证分型方法,就是来自于近期由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委员会为了规范临床一线医生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证结合诊疗而刚颁布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结合诊疗指南(2021-01-20)》。

指南中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痛风的症候分为湿热蕴结型,瘀热阻滞型、痰浊阻滞型、肝肾阴虚型四型。

1.湿热蕴结型痛风:

临床表现为:

痛风症状为:下肢关节猝然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

并发症状有: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瘀热阻滞型:

痛风症状: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屈伸不利,肌肤色紫暗,按之稍硬,病兆周围或有“块瘰”硬结。

并发症状:肌肤干燥,皮色暗黧。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或沉弦。

3.痰浊阻滞型:

痛风症状:关节肿痛,严重的可见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瘰”硬结不红。

并发症状:伴有目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舌胖质黯,苔白腻,脉缓或弦滑。

4.肝肾阴虚型:

痛风症状: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

并发症状:头晕目鸣,颧红口干。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或细数。

当然不管你属于上述哪种证型,如果进入了间歇期或缓和期,就可以采取“缓时排酸”的原则,通过服用促排尿酸药物必须配合碱化尿液的方法预防痛风发作,碱化尿液方法除了几种常见药物外,还可以通过饮食的方法,比如饮用柠檬汁或采用枸橼酸钠钾固体饮料制剂正小健电解质的方法碱化尿液使晨尿的PH值控制在6.2-6.9之间。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也许高,痛风不再犯。


本文参考文献(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2021年第2期《世界中医药》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委员会文章《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为高高在上的“五高之人”:

高尿酸/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

送上觉得有点用方法想用用的温暖资讯的

关注@死磕代谢病的小姜医生#哆咖医生超能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黄帝内经   痛风   硬结   医生   外感   尿酸   尿液   湿热   风寒   经脉   关节   局部   症状   中医   类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