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养生注意防燥,还要警惕6种疾病

今天,8月7日,下午14点,将进入立秋节气。俗话说,5天为1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就是说,立秋后,早晚的温差开始变大,凉风吹来,植物的叶片上,会在清晨出现露珠;树上的秋蝉,也会感受寒意,发出低微的叫声。但是,立秋后,气温不会很快降低,余暑未消。此时,应该如何养生?需要注意预防哪些疾病呢?咱们现在来解析。

立秋了,养生注意防燥,还要警惕6种疾病

立秋后,天气仍然炎热,就是所谓的秋老虎。同时,雨水会比夏天少。此时,阳消阴长,有些人会出现口干舌燥、目赤牙痛、皮肤干裂的情况,这种现象在传统医学中,被称为秋燥。秋燥会犯肺,还会耗伤津液。因此,立秋后的养生要点,是预防肺燥,守护阴津。

立秋了,养生注意防燥,还要警惕6种疾病

立秋后,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6种疾病的预防。第1种,是中暑,因为,立秋后虽然每天的最高气温不会过高,但是,湿度较大,晴天时,气温仍然较高,如果出汗过多,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盐分,仍然会引起中暑。第2种,是热伤风,因为早晚温差增大,此时,抗病能力下降,如果感冒,会出现鼻塞及发烧,特点是发热明显,出汗后,体温也不会很快下降,这种情况,称为热伤风。

立秋了,养生注意防燥,还要警惕6种疾病

立秋后,需要注意预防的第3种疾病,是消化道传染病,应该做好饮食卫生,特别需要注意由冰箱食物储存不当引起的肠炎,如果出现腹部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第4种,是乙型脑炎,8月及9月,是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尤其是10岁以下的幼儿,更应警惕,需要注意与感冒鉴别,如果出现高烧不退、嗜睡、精神变差等情况,应该及时检查。

立秋了,养生注意防燥,还要警惕6种疾病

立秋后,需要注意预防的第5种疾病,是心血管事件,因为余暑未消,出汗较多,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引起大脑血液灌注不足,或者回心血量减少,诱发心肌梗塞或脑梗。因此,慢性疾病患者,应该加强各项指标的测量和控制;第6种,是血钾异常,由于气温仍然较高,会由于出汗过多导致钾离子的丢失,出现四肢酸软、胸闷、腹胀、恶心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呼吸困难及心律失常,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立秋了,养生注意防燥,还要警惕6种疾病

立秋后,养生应该注意3个要点。第1,是以润为宜,立秋后不宜盲目进补,不要跟风贴秋膘、大吃大喝,以免导致燥气伤肺。如果出现咽喉疼痛、鼻腔发痒、皮肤粗糙、大便秘结等症状,就要及时调理。缓解秋燥,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正确补水。可以考虑早盐晚蜜的方法补水,早晨喝少许的淡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同时,可以选择生津止咳、清热降火的食材,做成食疗粥喝,帮助养阴润燥。

立秋了,养生注意防燥,还要警惕6种疾病

立秋后,养生应该注意的第2个要点,是顺应天时。首先是保证睡眠,需要改变睡眠节律,尽量早睡早起,起到收敛肺气,安志宁神的效果。在饮食方面,忌食生冷、辛辣食物,以免虚寒伤及脾胃,或者湿热积蓄。

立秋了,养生注意防燥,还要警惕6种疾病

立秋后,养生应该注意的第3个要点,是平缓运动,以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而损耗元气。立秋后,早晚气温降低,会引起血管收缩,关节及韧带的伸展度会降低,因此,运动前需要做好拉伸准备;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每天30分钟左右的慢跑,或者爬山。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谣零零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立秋   疾病   脑炎   温差   凉风   水分   早晚   气温   要点   睡眠   血液   疼痛   食物   皮肤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