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胃肠不适,怎样识别?如何应对?

得了糖尿病,会由于糖代谢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自主神经病变、胃肠道血管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消化道并发症,从而引起形形色色的胃肠不适。糖尿病引起的消化道并发症,在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案选择等方面,需要考虑更多的相关因素,如果方法失当,则会加重病情。那么,怎样识别糖尿病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呢?如何应对呢?咱们现在来解析。

糖尿病引起胃肠不适,怎样识别?如何应对?

糖尿病导致的消化道并发症,有着全方位及个体化的特点。第1个常见的并发症,是口腔疾病,主要是牙周炎及真菌感染,尤其是念珠菌感染,所占比例约为40%到60%,而且,念珠菌感染的病程及严重程度,也反映着糖代谢紊乱的状况。此外,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发病率,比健康人群高出2.6倍,并且难以治愈。这些感染及炎症,可以引起口腔干燥、喉咙红肿、舌体萎缩、牙齿疼痛、口腔异味等表现。除了注意控制血糖以外,应该积极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因为,血糖异常会加重口腔疾病,而慢性炎症又会加剧糖代谢紊乱。因此,需要把牙齿护理视为糖尿病治疗的必要措施。

糖尿病引起胃肠不适,怎样识别?如何应对?

糖尿病导致的第2个消化道并发症,是胃轻瘫。主要表现是吃完饭后,感觉上腹饱胀,出现嗝逆、呕吐,严重者可以每天频繁呕吐。研究表明,糖尿病的病史超过10年时,发生胃轻瘫的比例会达到40%。胃轻瘫发生的原因,是高血糖导致支配胃肠运动的植物神经受损所致,会影响血糖控制,导致营养不良,加剧病情。应对方法是少食多餐,采用低脂及低纤维饮食,同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促动力药物。

糖尿病引起胃肠不适,怎样识别?如何应对?

糖尿病导致的第3个消化道并发症,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道溃疡。首先,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会导致消化道溃疡,也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进一步升高。糖尿病患者发生消化道溃疡后,往往缺乏节律性腹部疼痛的典型表现,甚至没有明显症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应对方法,主要是抑酸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治。

糖尿病引起胃肠不适,怎样识别?如何应对?

糖尿病导致的第4个消化道并发症,是乳糜泻及其他肠病。研究表明,6%到15%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乳糜泻。此外,有许多患者会发生糖尿病性肠病,出现顽固的便秘或腹泻,或者是便秘与腹泻交替,特点是夜间及清晨腹泻较多,通常没有腹痛,服用抗生素无效。应对方法包括血糖控制、饮食治疗、神经营养等,还可以尝试使用益生菌进行辅助治疗。

糖尿病引起胃肠不适,怎样识别?如何应对?

糖尿病导致的第5个消化道并发症,是饥饿性酮症,通常由于过度限制主食摄入,热量不足,导致体内脂肪分解代谢增强而诱发。特点是血糖不太高,或者偏低,酸中毒的表现不明显,只是感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进餐后症状可以得到控制。应对方法,首先是注意尿液酮体水平的检查,及时确诊;其次,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拟定合适的餐饮方案。

糖尿病引起胃肠不适,怎样识别?如何应对?

糖尿病导致的消化道并发症,也可以由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或者由于合并甲状腺功能的异常,而出现消化道症状。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消化道肿瘤风险会明显增加,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谣零零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糖尿病   乳糜   牙周炎   幽门   消化道   螺杆   并发症   血糖   紊乱   胃肠   不适   溃疡   糖尿病患者   症状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