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目赤肿痛,视物模糊,一个小药方,泻肝火,明目,养肝护肝

肝火是中医常见的一大证型,也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它有实火与虚火之分 。中医认为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肝火旺盛就是肝的阳气亢盛或肝肾阴虚所表现出来的火热象,多由于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心情抑郁等引起,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头晕、头疼、目赤、易怒、胁肋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眩等等症状。如果不加以治疗或控制症状很容易诱发肝脏疾病,甚至牵扯到其他脏腑也发生疾病。那么肝火所致的目赤肿痛,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眼粪多,如何治疗?在这里分享一个小药方,既能清热解毒、清泻肝火、明目消肿痛,又能护肝养肝,它就是蒲公英和麦冬两味药组成的小药方。

肝火旺目赤肿痛,视物模糊,一个小药方,泻肝火,明目,养肝护肝

肝火旺盛是肝的阳气亢盛所表现出来的热象,我们先来了解下中医对肝的认识,中医肝的生理、病理特点,什么是肝火,导致肝火旺盛的原因。

中医对肝的定位

阙,…在下者肝也。——《灵枢经》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在右侧胁肋之内,所以右侧胁下的这个肝脏是属于肝的定位。但中医的肝不仅仅是右胁下的这个肝脏。中医的足厥阴肝经也是属于肝的定位。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足趾,始于足内,环绕生殖器一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布胁肋,最后上达到顶巅的部位。所以少腹、生殖器、乳房和胸胁,以及头顶等这些肝经循行的部位,也都属于肝。

肝的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

司疏泻者肝也。——朱震亨《格致余论》

肝主疏泄,指肝脏具有舒展、畅达调节全身气机,以及宣散、流通、排泄的作用,使全身气机通而不滞、散而不郁。肝主疏泄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调畅情志、调节生殖。

促进消化:肝能协助脾胃气机升降,促进脾升使清阳升发,促进胃降使浊阴下降,从而使中焦升降有序,运化有职。同时还能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从而促进消化。

促进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津行,气机畅通,津液血运通利。

调畅情志:肝气疏泄,气血畅和,则心情舒畅。

调节生殖:肝气疏泄,肾气闭藏,二者相互协调从而使女子行经规律,正常排卵,使男子正常排精。

2、肝主藏血

人动则血运行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李梃《医学入门》

肝主藏血,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作用。

贮藏血液。肝如同“血库”一般,能够贮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体活动所需,发挥其濡养脏腑组织、维持相应功能作用。

调节血量。肝除藏有一定的血液外,还具有依据机体之需,调节循环血量作用:当机体处于安静休息,或睡眠状态时,机体所需血量减少,部分血液回流入肝,并贮藏起来;而当人体在工作,或剧烈活动时,机体所需血量增加,血液则由肝脏输送到经脉,以供全身各组织器官所需。

收摄血液,防止出血。肝藏血能使血液收摄于经脉之中,不致溢出脉外而出血的作用。

肝火旺目赤肿痛,视物模糊,一个小药方,泻肝火,明目,养肝护肝

肝的病理特点

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筋,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集阴阳气血于一身,成为阴阳统一之体。因此,肝的病理变化复杂多端,每易形成肝气抑郁,郁久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肝气、肝火、肝阳、肝风之变,且肝之阴血又易于亏损。

我们在了解了肝的生理、病理特点后,我们再来了解肝火到底是什么。

1、什么是肝火?

中医中的“火”分为虚实之火,肝火也有虚火与实火之分我们把“阴”不足时,即肝肾阴虚所导致的火称之为“虚火”。如果把人体的阴液比作成锅里的水,当把锅里的水液减少时,锅底下的火仍然在燃烧,这时就会出现火多水少的情况,人体就会出现阴虚火旺。当“阳”偏亢时就是“肝实火”。就是锅里的水不减少,向锅底下添加柴火时,水火不平衡了,就产生了实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肝火旺盛或肝火亢盛。

肝火旺目赤肿痛,视物模糊,一个小药方,泻肝火,明目,养肝护肝

2、如何区分肝之实火与虚火?

通常肝的实火表现为头晕、头晕、目赤肿痛,眼屎增多,声音粗大,脾气暴躁,一过性的两胁肋灼痛,口干口苦,口臭,大便秘结,失眠,或牙龈出血、鼻子出血,舌红苔黄,脉象眩滑等症状。对于肝之实火在中医上治疗应以清热泻火,常用的代表方如龙胆泻肝汤等。

肝的虚火则表现为双目干涩、疲倦,视物模糊、眼睛昏花,流热泪,说话声音细,像蝉鸣,两胁肋隐隐疼痛,且容易反复发作,潮热盗汗,或腰膝酸软,舌红无苔或嫩红无苔,脉象细数等症状。对于肝的虚火中医上治疗应以滋阴清热为原则,常用的代表方如一贯煎等。

肝之火有虚实之分,导致肝火亢盛的原因有哪些?

肝火旺目赤肿痛,视物模糊,一个小药方,泻肝火,明目,养肝护肝

1、饮食因素饮食不节,长期食用辛辣刺激物或肥甘厚味食物,或过量饮酒,长期使湿热蕴在体内而郁而化火,导致肝火上升。

2、情绪因素情绪抑郁,导致肝疏泄功能受损,肝气停滞于中焦,气不能上行,久郁化为肝火;暴怒使肝气上行太过,上行的多余之气形成肝火。

3、生活方面因素:如不运动,熬夜,起居不规律,黑白颠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引起肝火旺的原因之一。

4、天气方面因素炎热干燥的气候,也会造成身体不适,导致上火,使肝火过旺。

5、某些脏腑疾病的传变也是引起肝火旺盛的原因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是互相关联的若其他脏腑遭受热邪侵袭,可循经而行传至肝经,进而影响肝脏。比如肝胆相互为表里,如果胆经有热,则亦可内传于肝。

下面从一列病例分享肝火旺盛所导致的目赤肿痛,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眼屎多,来分享蒲公英、麦冬这两味药组成的小药方

1、临床资料

李某,今年26岁,平素喜食辛辣刺激物,最近三周以来由于工作繁忙,加之生活压力大出现双目红肿、疼痛,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眼角眼屎多,先后在社区诊所就诊给予挂吊瓶消炎、局部外用氯霉素等眼药水等治疗,经过一周的治疗症状稍有缓解。患者见一周以来的治疗病情缓解不甚明显,略显得有些焦虑,于是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来咨询有什么方法治疗。在了解患者的情况后发现患者除了以上症状外还有小便色黄,舌红、舌尖有点刺,少苔,脉象细数,辨证为肝火证,建议患者吃中药治疗。一听到吃中药,该患者很坚定的说不习惯中药的味道,不想吃中药,看看有没有简单的方法。于是就给他了蒲公英、麦冬这两味药配伍的小药方,让其回家煎水当茶饮,并告知其禁忌辛辣刺激物,按时作息。在饮用三天后反馈症状大减,原药再饮用两天,总共喝了五天而愈。

2、该患者目赤肿痛,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眼屎多所导致的肝火证是属于虚火,还是实火?

在上面我们了解了肝之虚火与实火的区别,如果单从目赤肿痛,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眼屎多这个症状来看,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目赤肿痛、眼屎多是肝的实火,眼睛干涩,视物模糊是肝的虚火,因此该患者既有实火,也有虚火,按照这个思路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不要忘了该患者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此乃阴虚之象,而中医治病也关键在辨脉象,虽有实火之症象,但不能被外在现象而迷惑,这也是中医的难点,所以不辨为虚实两火同在,而判断为肝之虚火之候。

肝火旺目赤肿痛,视物模糊,一个小药方,泻肝火,明目,养肝护肝

患者长期嗜食辛辣刺激物,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日久化热入肝,使肝火上升出现肝热,也就是向锅底下加柴,而肝开窍于目,火热之邪为阳,其性炎上,易于伤精耗液。肝热循经于目而出现目赤肿痛,热邪煎熬阴液出现眼屎多、小便色黄;热邪煎熬阴液使阴液亏耗,出现阴液亏虚,阴虚火旺,阴液不足以滋养眼神而出现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综合舌脉之象症状及病史判断病位在肝属肝阴虚之虚火。

3、蒲公英、麦冬这两味药配伍组成的小药方为什么能治疗该患者肝火旺盛所导致的目赤肿痛,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眼屎多。

这个小药方中蒲公英蒲公英味甘,寒,微苦,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蒲公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强化肝脏,保护肝脏的作用,也能降低胆固醇。

肝火旺目赤肿痛,视物模糊,一个小药方,泻肝火,明目,养肝护肝

而麦冬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能够养阴生津、滋阴益精补血明目,润肺清心、缓解疲劳。现代药理发现麦冬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包括谷甾醇、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具有抗疲劳、消除自由基的作用。

肝火旺目赤肿痛,视物模糊,一个小药方,泻肝火,明目,养肝护肝

两者配伍合用清热解毒,利尿滋阴益精明目,使热邪从小便而出,阴液得以补充以滋润眼睛而缓解干涩、视物模糊使眼目而明,热毒得以泻,阴液得以补而眼睛肿痛自然得以消。同时此小药方还可以保肝护肝养肝,而患者工作繁忙,压力大正好可以缓解其疲劳,恢复其精力。同时这里还应注意的是,患者为阴虚为主所致的火旺,而麦冬主要滋阴,所以在用量上麦冬用量要多于蒲公英的用量。综上所述,因此这个小药方可治疗肝火旺盛所导致的目赤肿痛,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眼屎多。

那么,有朋友可能会问,此男子为阴虚所致的阴虚火旺,那实火火旺能不能应用这个小药方呢?由于蒲公英、麦冬这两味药性味寒凉,而蒲公英也归肝经,所以针对肝之实火者是可以用来降低肝实火的,在用量上应加大蒲公英的量,减小麦冬的量。但是蒲公英这味药主要清降胃肠道的热,如果针对肝的实火较严重者运用可能疗效不好或不明显,这时就要加些专入肝经,清泻肝经实火的药物如菊花、龙胆草等,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结语:肝火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类症候,有肝火有虚火与实火之分,引起肝火的原因有情志不遂,嗜食辛辣刺激物,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等等因素。告诫生活中要做到饮食有节,科学合理膳食;作息规律,起居有定时;适度运动,强壮身体;有病及时就医,切勿失治误治以免延误病情。最后祝大家开心快乐每一天。

#健康乐享官# 大家好这里是@神农日记 欢迎大家点赞、转发、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肝火   肿痛   药方   模糊   肝气   眼屎   麦冬   虚火   干涩   肝脏   蒲公英   患者   血液   中医   眼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