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好听就是“高情商”吗?看看专家如何定义情商

“什么是情商?”

《情商》一书一经问世便稳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一年半之久,并被翻译成四十国语言。《哈佛商业评论》将这一概念描述为“革命性”和“突破范式”的。“情商”概念的横空出世,让很多人重新审视他们对智力和情绪性行为的看法。

虽然“情商”这个提法在那个时候(指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全新的表述,但其背后的概念早已存在。

几个世纪以来,领导者和哲学家们就曾建议他们的追随者考虑情绪如何影响行为。20世纪80年代早期,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智力并非仅由一种普通能力构成,个人可能同时擅长几种类型的“智力”,包括理解自身感受以及理解这些感受对自身行为产生的作用的能力(自我认知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以及理解他人情绪行为的能力(人际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尽管如此,戈尔曼、迈耶和沙洛维以及其他一些研究者还是让我们对情绪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随着“情商”研究的发展,人们对其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并带来了很多新的观点和见解。

那么,我们如何定义“情商”呢?迈耶和沙洛维在其论文中做出如下描述:

情商是指洞察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将这些“情绪与感受”区分开来,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请注意,根据迈耶和沙洛维对“情商”的定义,“情商”强调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商”不仅是对情绪本身和情绪如何起作用的了解,还指应用这些信息和知识管理自己的行为和人际关系以及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

简而言之,情商是指一个人驾驭情绪,使之为己服务而非为其困扰的能力。


小编

有话说

人们常在讨论情商,却很少有人静下心来了解“什么是情商”。情商不只是说出让别人听起来舒服的话,不只是帮别人缓解尴尬,更重要的是一种向内的力量——一种驾驭自我情绪的能力,一种与情绪融洽相处的能力。

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心理学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所写的《情商》一书,从情绪的概念、情商的运用、情绪素养等方面对情商做出了专业的解析,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读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丹尼尔   哈佛大学   情商   定义   哈佛   范式   提法   心理学   智力   好听   情绪   说话   概念   年代   自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