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腹痛3剂愈,分经论治是关键

年前诊治一个患者,有点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

患者为老年男性,就诊时主诉是“左侧下腹部疼痛10余年”。

就诊时所见:左下腹部隐痛,有欲排便感,呈阵发性发作,胃纳可,睡眠一般,小便可,大便尚可排出,不硬,舌红,苔薄黄微腻,脉左弱右弦。

查体:腹部略隆起,左中下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块。

理化检查:2019年12月全腹部CT平扫+增强示:肝胆脾胰腺未见明显异常,左肾小囊肿,盆腔未见明显异常。

初诊时考虑:患者虽然年纪偏大,但病程较长,没有报警症状,CT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可以初步排除肿瘤等恶性疾病,以功能性疾病的可能性大。

中医辨证方面:

虚实方面:虽然病程偏长,但左下腹部有轻压痛,按照《金匮要略》:“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的思路,应该是偏实证为主,而且从四诊情况来看,虚证的表现不明显,脉左弱右弦,是左路不升,右路不降之象。

寒热方面:舌红,苔黄,没有明显的寒像,偏于热为主。

表里方面:无表证之象,当属里证。

总结来看,应该是湿热证为主。

用药思考:

《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腹痛的“湿热壅滞证”标准处方是大承气汤,但患者无阳明腑实之象,故不可用;若涉及胁腹,可用大柴胡汤,但患者并无阳明证证据,不属于少阳阳明合病,用之也不适合。

患者病位在左下腹部,为足少阳胆经巡行之处,所以患者的病位应该在少阳,而患者的中医证型为湿热证,结合来讲,应该属于少阳湿热证;少阳湿热,常用的方子应该是蒿芩清胆汤,但患者病位偏下,有欲排便感,顺势而行,故选择柴胡达原饮治之。

拟方如下:

槟榔10,厚朴15,黄芩10,青皮10,草果10后下,甘草5,柴胡15,桔梗10,荷叶10

因为我个人主要研究东垣补土学术流派,对于伤寒和温病的方剂知之不深,而且病人腹痛达10年之久,所以,也没有对疗效抱太大的希望,所以用药后病人未来复诊,我也未随访,觉得这只是自己的思考,未必有效。

2个月后病人来复诊,说因近2周有便秘要求诊治,因为医院诊疗系统中有历史记录,才看到之前他曾来看过腹痛,就问他腹痛情况如何,他说吃了上次的方子,第3剂就不痛了,所以,7剂药也没有吃完,因为腹痛症状一直都没有反复,所以也未来复诊,这次来就诊也不是因为腹痛,只是最近过年,饮食影响导致大便不通,所以才来看看。

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个慢郎中,但这10年的腹痛,3剂药就能治愈,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事情,跟诊的学生也觉得惊奇,所以,我才想需要总结一下,找找其起效的原因所在。

柴胡达原饮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一书,属于和解三焦法。原文如下:

“柴胡(钱半),生枳壳(钱半),川朴(钱半),青皮(钱半),炙草(七分), 黄芩(钱半),苦桔梗(一钱),草果(六分),槟榔(二钱),荷叶梗(五寸)。

【秀按】《内经》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膜原。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凡外邪每由膜原入内。内邪每由膜原达外。此吴又可治疫邪初犯膜原。所以有达原饮之作也。今俞氏以柴芩为君者。以柴胡疏达膜原之气机。黄芩苦泄膜原之郁火也。臣以枳、桔开上。朴、果疏中。青、槟达下。以开达三焦之气机。使膜原伏邪。从三焦而外达肌腠也。佐以荷梗透之。使以甘草和之。虽云达原。实为和解三焦之良方。较之吴氏原方。奏功尤捷。然必湿重于热。阻滞膜原。始为适宜。若湿已开。热已透。相火炽盛。再投此剂。反助相火愈炽。适劫胆汁而烁肝阴。酿成火旺生风。痉厥兼臻之变矣。用此方者其审慎之”。

下面谈谈我的思路:

1.虽然本患者不属于邪伏膜原之证,但少阳湿热证还是可以确诊的,而柴胡达原饮本为治疗湿热侵及三焦所致,三焦亦属少阳所管,所以,用本方来治疗,多少也能拉上一点关系。

2.本病人的特点在于脉象左弱而右弦,结合病情,是左路不升,右路不降之象,需要同时兼顾,若一味开宣上焦,则腹痛难解,若单纯通下降气,则恐犯东垣所讲“升降不明”之忌,所以,在用药时,我减少了槟榔的用量,而增加了荷叶和柴胡的用量。

3.关于荷叶和柴胡的问题,需要重点提出来讲一讲

荷叶:性平,归肝、脾、胃经,其性清轻,李东垣认为荷叶“其色青,形乃空,清而象风木者也“,有升甲木之功,可以解决左路不升的问题,而且荷叶有清暑之功,故同时也能针对患者湿热的问题;

槟榔:《本草新编》:"槟榔,味辛、苦,气温,降,阴中阳也,无毒。坠诸气极下,专破滞气下行“,可以解决患者右路不降的问题,而且《药性论》认为其可"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对于湿热阻滞气机引起的腹痛也会有效果,加之其“善消瘴气”,对湿热为患也会有作用。

以3剂之药疗10年之疾,这完全是个巧合,不在我的意料之内,所以,不能算我的水平体现,但这个医案的用药思路,还是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

目前教材中的辨证以及用方多以需要针对的邪气为主,而少与归经相结合,比如《中医内科学》“腹痛”一章,所列证型为:“寒邪内阻”、“湿热壅滞”、“中虚脏寒”、“饮食停滞”、“气机郁滞”、“瘀血阻滞”等型,但没有细分,如寒邪内阻,有脾寒、肝寒之不同,湿热壅滞,有少阳、阳明之各异,腹部范围较大,涉及肝胆脾肾大小肠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脉等经脉循行之处,对于临床用药效果不好的,不仅要考虑病因、病机、病邪特点、中医证型,还需要考虑到病位在何处,与何经络、何脏腑有关,这样才能用药精准有效。

当然,以上仅是我个人看法,此方起效是否还有其他没有阐明之处,请各位伤寒大家不吝赐教。

#非常病例##健康202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草果   内阻   青皮   压痛   黄芩   柴胡   病程   方子   湿热   右路   左路   荷叶   腹部   患者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