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

在汉语里,

暑为热,小暑也即小热。

此时暑热之气未达极盛 ,

因此得名“小暑”。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夏日雨水过后,艳阳一照,

地面热气升腾,

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蒸笼。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民间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滚滚热浪席卷而来。

温热一日日叠加,万物繁盛亦躁动。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桃子、李子也都相应成熟,

一个个红扑扑得像太阳,

挂在小树枝上,

因饱食日照所以格外的甜。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可即便如此,

舌尖总念着多汁的西瓜,

一刀咔嚓清脆,“啪”的一声,凉气四溢,

那红色的肚囊里有着藏不尽的甜蜜。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切成片分着吃,捧在手心里

用勺子挖着吃,冰着吃,躺着吃......

原来小暑才是这盛夏的滋味。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七月盛夏,清风暖日,

月下花开,风动荷香。

烟雨阁楼,氤氲朦胧。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风声,雨声,虫鸣声,

声声入景如诗,入耳成乐。

观花,观月,观山石,

处处入心若禅,平心静气。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风拂翠色,流泻满地。

不必繁多又名贵的花木,

不必恢弘又精致的造景,

若有心处,自得雅静。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炎热的夏天气温高、湿度大。

无论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

还是大可容人的巨树,经过露打雨淋,

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

只要你坐上去,以体温

接受树木散发的潮气,

就诱发了痔疮、风湿和关节炎一类的疾病。

所以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大自然以众多气候物候的变化,

引导我们恢复身体的直觉或灵觉,

小暑节气亦是如此。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小暑之时,新米收获,

南方的客家人有“食新”的习俗。


食新,即品尝新米,

时在小暑之后第一个辛日,也称“食辛”。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先以米饭祀神、祭祖,

之后人们饮酒食新。

俗语讲“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除了食新,人们也吃藕。

传统医学认为,暑天吃藕有益于健康,

“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另外,小暑前后,

人们还有吃黄鳝的习俗。

此时的黄鳝体壮而肥、肉质鲜美,

“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六月初六,是中国人传统生活中的节日。

据 《宋史》 记载,宋真宗以为这一天

有天书再降的祥瑞,

因此将这一天定为“天贶节”。

天贶,意为“天赐”。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民间传说讲,唐玄奘西天取经,

过河时经文被水浸湿,于这一天晾晒经卷,

也称为“晒经节”。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又说,这一天是龙王晒鳞的日子,

此日下雨,就要闹水灾,

“六月六,晒龙衣,湿了龙衣烂蓑衣”,

民间也因此称这一天为“洗晒节”。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关于此节,各地还有一些别样的称呼,

如在江苏徐州一带,人们称这一天为“曝阳节”,

连云港称“亮宝”,扬州称“晒龙袍”,

镇江称“晒红绿”,苏南则称“晒霉”,等等。


虽然称呼有异,但“六月六”的节俗

多与洗、晒有关。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旧时,这一天皇宫要晒銮驾,

寺院要晒经卷,民间也要晒日用物什,

“六月六日晒衣物,不怕虫咬不怕蛀”。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除了晾晒,人们这一天也要洗澡,

“六月六,洗白肉”。

民间选择六月六这天给男孩子剃头,

是为了让男孩子避开灾祸。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古来小暑分为“三候”:

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

三候鹰始鸷。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诗经七月》描述蟋蟀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这八月即夏历六月,属小暑时令。

小蟋蟀离开田野到庭院墙角下避暑,

好似游子省亲,可亲。


清风回到温风,蟋蟀回到庭院,

老鹰回到长空,回到搏击翱翔的本性

都是归宁。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热归于暑天,

蝉归于蝉鸣,新绿归于苍绿,

花儿归于果实,草木归于生长……

出嫁的女儿被请回来团圆……

万物各归其性也都是归宁。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众生各得其所,皆有皈依。

回归、反刍, 继而才能真正懂得知足、

感恩和自新,让生命始终丰盈自尊。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是一首追凉小诗,出自南宋文人杨万里。

最后一句“时有微凉不是风”,最妙。


如果不是风,那又会是什么呢?

我想,许是“定”吧。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易经》64卦中有记载,

小暑卦象为“遁”。

遁是退避、隐居的意思,

正如古人言:应夏藏,闭门谢客。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心里慌张,想法太多,事情过杂,

日子就淤塞、暗沉起来。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酷暑之下,

有意识地做一些减省,

比如减省一些语言、思虑、动作,

情境就会变得专一、简单、透气起来。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这样,就算外界只有一丝微风,

我们也能轻易察觉;

内心的清凉,也会

因着这股子沉着,生发出来。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满目湛青碧绿,细看就会发现

墨绿、深绿、灰绿、翠绿、粉绿层次分明,

这是造物主泼洒的景致,

浇熄了蠢蠢欲动的热浪,

让人心旷神怡。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道德经》里讲:

“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用俗语来讲,不外是:

心静自然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暑字,是日、土、日

三个字的组合会意,

即土地上下都有日光的炎热照耀。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小暑时节,

此时大地上的万事万物,

包括人在内,都是日者,

都是为太阳照耀的人。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生活摇摇晃晃,

能打乱我们节奏的,不止有炎夏,

还有欲望、恐惧、怯懦。

但清凉,总会关照心神安定者。

小暑是“伏”,也可以是“福”。

愿你窗下有清风,人生有闲忙,

心静自然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小暑   真宗   宋史   心静   暑天   大暑   经卷   黄鳝   蟋蟀   节气   俗语   热浪   香气   万物   清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