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为什么批孔子三不可以

老里读《史记●孔子世家》(四)

作者老里

晏婴为什么批孔子三不可以

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史记●孔子世家》

晏婴做出了三个不可以的论断:不可为下,不可为俗,不可为国。再加上后面的“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其实有四个不可以。

他们能言善辩,不情愿受到律法的约束。高傲任性自以为是,不能任为下臣使用;(这里的“下”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即下面,指民众、老百姓的意思。就是不可以用来教育百姓的意思。本人的纸版《史记》就是这种解释。)他们过于看重丧事,竭尽哀情,为了厚葬而不惜倾家荡产,不能让这种做法形成习俗;他们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能任用他们来治理国家;(祈贷的另外一种解释是,祈求资助的意思。个人觉得前者比较贴近孔子的生活。)自从那些圣贤相继下世以后,周王室也随之衰微下去,礼崩乐坏已有好些时间了。现在孔子讲究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也搞不清楚。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

晏婴的话虽然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但句句讲来不无道理,就算是孔子在场怕也是有口难辩。虽然孔子在齐国被晏婴一棒子打死了,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其它的国家争取到一定的发言权。当然正如晏婴所料,孔子在政治上最终是失败的。也许正是在上面的失败,才更加促成了他在下面的 “成功”。

晏婴为什么批孔子三不可以

是否真如晏婴所言,儒者真的就一无是处?自己水平有限不敢妄言。但不可以为国,不可以为俗,这两点本人是坚决认同。至于是否可以以“礼”来教化民众,个人觉得还可以吧!最起码你得给人个去处吧,最起码“君君臣臣”、“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些都讲的有道理吧!有些东西你不把他推的太高,错了是可以纠正的;而有些东西,你把他捧的高高得像“神、圣”一样挂在哪里,就算是明知道有错的地方,谁又能说些什么呢?有苦水也只能自己下咽了。

自己不太爱读儒者、儒家、儒学的书,对于儒教的书更是嗤之以鼻。对于孔子的论著有一个模糊的感觉,似乎观点很零散、很随机,缺乏系统的论述。(当然,因为读的少、了解少,不正确的几率是很大的。)而这也许正是后来者能有一个很大操作空间的缘故吧!那个老朱同志,一面和尼姑们谈着理想、谈着工作,一面就能让儒教的“天理”横空出世。从而让儒教的发展在“天理”指导下,在孔子“圣像”的掩护下,一步一个脚印地飞速发展。想想晏婴这也是责任重大啊,怎么就没能看住老朱这个妖孽呢?祸害了中国一千年!

一直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儒学在两千年来做了些什么?除去一个大儒教出了几个大儒二代,然后又一代代地大儒下去。对国家的科技、文化、政治、军事、经济等等,到底起到了怎样的、直接的推动作用?有一些模糊,有一点混乱。

但是,自从独尊儒术以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往手持“教育资格证”的各家,统统都被撵了下去,只留下了儒者可以开堂收徒。这样一来就不好说了,但凡有些成就的,不管是哪个方面的,好像都可以和儒者联系到一起。也就是说,但凡有些成就都可以算作儒学的成就。也许,这就是近一千多年来,我们方方面面的发展越来越慢,以至于最后沦落得到处挨打的原因吧!

晏婴为什么批孔子三不可以

晏婴在两千多年前对儒者所做的评论,虽然有一些主观,虽然有一定的偏颇,虽然还不够精确。但这些都瑕不掩瑜,他的说法在以后的日子里得到了充分验证。然而,可悲的是基本都是一些悲催的印证,验证这一结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让一个民族用血泪来证明晏婴说的是正确的。

周室衰微,礼崩乐坏,所以想到了“复礼”。但大错特错了,周室衰微是原因,而礼崩乐坏是结果。用改变结果来改变原因,这真的是不知所云了。本末倒置又在国家层面上缺乏大局观,所以才有了企图用改变局部来改变全局的奢望,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当然,就局部而言“复礼”是没有错的。教化民众做到“知书达理”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你的“礼”过于繁琐,过于追求形式,难免就会让人生厌,难免就会让所谓的学习流于形式。学了一辈子一直在学习,结果还没想到如何施用,就挂机了。哎,这学来何用?一直在学,偶尔想去去实践一下,结果被一棒子打了回来,还是学无所用!

教书育人就教书育人,却有一颗远大而政治的心。老想着上升到国家管理层面,老想着一统江湖。结果呢,不能舍己从人,以佐天下之急。

晏婴为什么批孔子三不可以

任何事情、事物都会有好的一面。但如果你把它放错了位置,那它很可能会发挥其破坏性的一面。说简单一点,自己还管理不好自己,如何去管理一个国家?

所以说,一个适合的定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晏婴为什么批孔子三不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孔子   大儒   儒教   细民   史记   儒者   齐国   教书育人   儒学   棒子   天理   民众   成就   事情   国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