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学异地校区是为他人做嫁衣吗?深圳却做到了互相成就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城市为深圳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均选择在深圳设立异地校区。不少人认为,这些名校只是占了深圳的一块地皮,其实对深圳的意义不大。真实情况如何呢?

一、名校在深圳的发展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深圳设立研究生院,不仅没有出现生源下降的情况,反而大家对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和北大汇丰商学院认可度很高。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更是被誉为“南国燕园”。哈尔滨工业大学选择深圳作为校区,是最明智的决定,这样就可以避开在北京、上海和当地高校的直接竞争,也可以弥补自身地理位置的劣势。聊湾区看世界了解到,目前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录取分数线在超过一半的省份均已经高于哈工大本部,名校的深圳效应越发明显。

名牌大学异地校区是为他人做嫁衣吗?深圳却做到了互相成就

北京大学深圳校区

二、名校教授流失问题

一个月前,兰州大学一个学院一名黎姓院长跳槽到广州大学担任院长,是兰大近年来发展的一大缩影。能在西北一隅坚守一生的教授没有那么多了,因为大湾区和北方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级别降了,待遇升了,城市大了,世面多了,眼界广了,可合作企业多了,经费足了,物业保值增值了,后代教育更好了,还有人不理解黎院长的决定吗?明降实升,是一次有编制的下海。同样为落后地区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能够选择在深圳设立校区,最终实现肥水不流外人田,兰大错过了太多。既然落后地区的高校教授流失率很高,如果能够选择深圳作为异地校区所在地,就完美解决了母校情结和待遇问题,从而使得名校教授从外部流失转移到不同校区的资源流动。

名牌大学异地校区是为他人做嫁衣吗?深圳却做到了互相成就

名牌大学异地校区是为他人做嫁衣吗?深圳却做到了互相成就

三、深圳人才培养的问题

深圳崛起不过40年。深圳一直被认为是偏科生,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足。聊湾区看世界认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深圳如果仅仅依靠在本地发展起来的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显然是跟不上人才需求的。因为这两所大学的在校生不过几万人,和100万在校生所在城市武汉相比落后太远了。

因此深圳选择了“拿来主义”,将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来。聊湾区看世界认为,未来深圳将形成清华、北大、港大、哈工大、港中大的异地校区和深大、南科大、深圳技术大学这样的本地高校共生的局面。由于深圳对人才的缺口极大,这些大学异地校区培养的学生很多都选择在了深圳就业,对于繁荣深圳的经济意义很大。

名牌大学异地校区是为他人做嫁衣吗?深圳却做到了互相成就

因此,深圳和名牌大学的联姻是一种相敬如宾、水乳交融的明智之举,双方互相成就对方,大学是城市的名片,城市是大学的载体。

#我要上头条##大学##深圳头条##高校##中山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深圳   异地   校区   中山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哈工大   嫁衣   名校   研究生院   院长   落后   成就   教授   高校   城市   体育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