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木头缔造了一个强国

作者 老里

战国时的秦国一开始只是处于七雄的中上游,而并不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导致其真正跻身一流强国的是著名的商鞅变法,而商鞅变法的则是开始于一根木头。

一根木头缔造了一个强国

商鞅把变法的具体章程准备好以后并没有急于公布,因为他还必须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史记●商君列传》

徙木立信看上去像一个简单的独幕剧,用现在的话说像是一场简单的秀。然而,这肯定不是一个秀,它是大秦决心的体现,是公信力的昭示。

现在的人一提到“信”就会说:噢,做人要讲诚信,做企业要讲信誉、、、、、、然而,分析一下这些话的语气、语境,自己觉得这里好像有一点本末倒置的地方,或者说有避重就轻的地方。对于社会的个体以及小团体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或者说是遵纪守法应该在前面,还是诚信和信誉在前面?是道德、忠孝在前面,还是法律应该在前面?这个问题很重要吗?

一根木头缔造了一个强国

这个问题应该很重要,因为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对于“大秦帝国” 而言,法律和诚信哪个最重要的问题。大秦帝国(政府)是法令的制定者、主导者,而非具体的执行者和被执行者,也就是说它和遵纪守法没有什么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个法人,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法人代表或者个体,所以它不存在守不守法的问题。这里必须说明一下可能产生的曲解,当大秦的商鞅、太子、公子虔、公孙贾等以个体出现的时候,他们代表的是自己而非帝国,这时候在秦法面前他们是和国人一样的,遵纪守法也就成了他们必须做到的一件事(后面的“法太子”,“商鞅法自己之法”正好验证了这样一个道理)。所以说对于大秦来说,也就只剩下了“诚信”这件最重要的事情了。

反过来说,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遵纪守法。当然这里的老百姓是广义的,他包括国家里的每一个人。至于诚信到底重不重要?应该也很重要,但它不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对于国人来讲必须做到遵纪守法,而诚信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再反过来讲对于大秦帝国而言做到诚信,让老百姓相信帝国是说话算话的、是有公信力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切法令、制度得以执行的必要前提。

孔子云“君君臣臣 ”,意思是说君主要有当君主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言外之意就是说:你君主像个样子,当臣子的才会像个样子。都说儒家和法家是死敌,老里倒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是非常一致的。

一条马路这个看看说:哎不好太窄了。于是下令挑了拓宽。那个又看了看说:哎,宽是宽了,但那个下水道怎么修的不好呢?于是又下令挑了再修;一个景区的山坡,早上这个来了说:弄个台阶多好啊!于是下令花了一百万快弄好了。结果晚上又换了个来了说:咦这中间开挖多坏风水啊!于是又下令花了两百万清除、填平再种上树木;今天一个政策,明天一个口号,换一个人折腾一次,换一个人脱一层皮。朝令夕改,民且狼顾。朝秦暮楚,物力尽靡。

一个企业没进大门就能看见几个大字闪闪发光“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老百姓有句话叫会咬的狗不叫,更何况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第一是遵纪守法,第二是赚取利润。绕那么远,扯那些毛线有什么用呢?自欺欺人罢了!保不齐背后都是些行贿、偷税、造假、坑蒙拐骗。

一根木头缔造了一个强国

该讲信誉的,不知道玩什么去了;该遵纪守法的不是在糟蹋法律,就是走错了方向去专攻信誉去了。真所谓南辕北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秦国   臣子   执行者   公信力   帝国   法令   君主   强国   木头   遵纪守法   老百姓   个体   信誉   样子   事情   诚信   法律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