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没有豫剧“火”,观众也没有豫剧多,大家认同吗?

京剧没有豫剧“火”,观众也没有豫剧多,大家认同吗?

现在京剧没有豫剧红火是实情,原因我认为豫剧在不断改革,始终舞台不离人民大众,尤其乡村。特别是河南豫剧三团的现代戏无论是唱腔道白贴进生活,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在戏曲低谷的时候给广大群众搭建一个唱戏平台,使豫剧得到普及传承,唱遍全国世界,唱遍田间工地公园桥头,从三岁小孩到八十老翁都唱进生活,越唱红火。而京剧的艺术形式一直被认为是高雅戏曲,在样板戏时代得以成功改革,并在全国普及传唱。而近四十年,京剧样板戏现代戏基本不唱,而传统剧目改革变化很少,被人们束之而阁,没有走进大众。这是主要原因。

京剧没有豫剧“火”,观众也没有豫剧多,大家认同吗?

京剧没有豫剧“火”,观众也没有豫剧多,大家认同吗?

京剧没有豫剧“火”,观众也没有豫剧多,大家认同吗?

京剧没有豫剧“火”,观众也没有豫剧多,大家认同吗?

京剧没有豫剧“火”,观众也没有豫剧多,大家认同吗?


京剧内容多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重大事件。戏剧语言文雅,节奏慢,适合有钱有闲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旧时代的王公贵族欣赏,一般平常人很难有耐心听下去。豫剧适合表现家长里短身边事,语言通俗易懂。举例《朝阳沟》: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心里话。亲家母咱都坐下,咱们好好拉一拉。出门没有带被子,舍急慌忙离开家。你到家里看一看,铺的什么盖的什么。做了一床新铺盖,新里新表新棉花。

京剧没有豫剧“火”,观众也没有豫剧多,大家认同吗?

我们村以前是京剧群众基础,还有自己的京剧班子。现在全是豫剧了。逢年过节,就会有知名豫剧团来我们村演出。一连半个月。拿过梅花奖的角儿也来我们村演出过。每次演出还会售卖戏曲光盘。我给父母买的平板电脑就是看戏用的。豫剧非常接地气。平时村里还举办类似梨园春的唱戏比赛。虽然业余但也是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很好的活动。

京剧没有豫剧“火”,观众也没有豫剧多,大家认同吗?

个人之见,豫剧乃戏剧之王当之无愧,她曲调优美,婉转动人,题材多样,贴近生活,演员动作表情丰富,雅俗共赏,外省人也容易听懂看明白。相比京剧四平八稳,黄梅戏调式单一嗲声嗲气,越剧更是简单的叮叮咚咚催眠曲一般,豫剧自然更吸引人一点。但是时代变迁,社会节奏加快,年轻人贪恋电子游戏不及,更别提沉下心来看戏了。本人喜欢少数的经典戏曲,除了怀念儿时热闹的戏场子,现在最多的就是喜欢戏班子精湛的演奏技艺。估计要不多久,戏曲将会从历史上彻底消失,毕竟喜欢戏曲的人们越来越少。

京剧没有豫剧“火”,观众也没有豫剧多,大家认同吗?

以前唱京剧都是为了生活,如果不唱就没饭吃,说白了就是凭实力吃饭。现在呢?国家本意是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好让他们有时间搞创作;可是,他们认为干有工资,不干也有工资,间接地成为第二个“中国男足”。可是,豫剧就不一样,豫剧更重要的是为了生存,有节目比赛,下乡演出的豫剧团等。到处演唱,到处比同时也间接型地把豫剧带到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还带除了外国。

京剧没有豫剧“火”,观众也没有豫剧多,大家认同吗?

京剧除了国家圈养,还有投入不当的原因。现在的大院团,都有自己的剧场,剧场建设,规格越来越高,演出成本也越来越高。一个灯光,说出来成本能把人吓死。演一场赔一场,也就是必然。院团不会经营剧场,这是常理,但宁可赔,也得有。过去演员,带着行头包袱就到剧场演出了。现在演出,衣箱一动,就是费用,不够卖票的。都拿自己当祖宗那么收拾,还演嘛呀,演的越多,赔的越多。并不仅有京剧面临这样的处境,湖南省的湘剧如今市场也十分不乐观,一个600年历史的剧种逐渐后继无人,一位网友说“现在的年轻人家乡方言都不会,拿什么来传承”的确,这个问题大家都不知道如何解决,因此,数十年,数百年后,“梨园界”是否能继续传承中国经典文化还是个未知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豫剧   京剧   湘剧   亲家母   现代戏   样板戏   大众   河南   戏曲   红火   中国   剧场   观众   演出   喜欢   体育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