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不唱戏,观众没戏看,豫剧给“国粹”京剧的发展哪些启示

演员不唱戏,观众没戏看,豫剧给“国粹”京剧的发展哪些启示

豫剧名家常香玉,建国前就在河南陕西安徽一带出名得很,抗美援朝义演唱花木兰、捐飞机更是家喻户晓,如日中天。5,6,7十年代河南豫剧团的当家唱将。后来排演了几出现代戏,比如著名的朝阳沟,常香玉渐渐发现自己以五六十岁的年纪再包揽主角,扮演大姑娘银环已经不太讨喜,也不合适了,于是主动转变思想,放下主角光环,主动要求退居二线,出演配角。在朝阳沟里出演银环娘,一样很出彩,很成功。所以你说得对,顺应潮流,主动转变思想,对于戏曲这类传统艺术是很重要的。

演员不唱戏,观众没戏看,豫剧给“国粹”京剧的发展哪些启示

演员不唱戏,观众没戏看,豫剧给“国粹”京剧的发展哪些启示

演员不唱戏,观众没戏看,豫剧给“国粹”京剧的发展哪些启示

演员不唱戏,观众没戏看,豫剧给“国粹”京剧的发展哪些启示

演员不唱戏,观众没戏看,豫剧给“国粹”京剧的发展哪些启示


虽然梅尚程荀风格不同,但是也要看演绎,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贵妃是梅派,不过我记得李碧华也写过贵妃,还是转世轮回在现代的贵妃,在京都开个店重新遇到了李三郎 讲真还写得挺有意思,那个贵妃就很像程派风格啊,里头也有一段贵妃醉酒,为啥程派没人按照这个写一个本子?李碧华的小说都能改得奖电影,京剧怎么就这么高贵了?若说国内一号传统艺术,人家民歌歌手说话了么?宋将军都能和周杰伦周笔畅合作浏阳河改得还不错,京剧咋就一个字不可以变。

演员不唱戏,观众没戏看,豫剧给“国粹”京剧的发展哪些启示

京剧和豫剧在服装道具上无差别,但是京剧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大多数人讨厌京剧,只不过沾了首都北京的光总是被拉出来唱,受众十分有限,豫剧喜欢的人比京剧多很多,朗朗上口让人容易接受,在中国很多地方都能听到,戏迷很多!年轻人不是不爱听,是静不下心来去认真听,戏曲百听不厌的不是里面的故事,是那个调调,那个味道。

演员不唱戏,观众没戏看,豫剧给“国粹”京剧的发展哪些启示

现代人太浮躁,传统文化的回归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传统戏曲文化与流行歌曲,相声,舞蹈等融合发展的空间很大,每一个成功融合的作品都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获得全国人民的喜爱与点赞,说明国人的内心还是认可传统文化,这方面的人才还需要更多更多!

演员不唱戏,观众没戏看,豫剧给“国粹”京剧的发展哪些启示

我觉得雅不光是布景美就能算雅吧,其实京剧一直以来崇尚的就是无实物表演,所以布景什么的倒是其次,京剧其实真正美的是他的唱腔,装扮,动作,身段,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正儿八经京剧,但是我每一次看戏的时候,尤其是梅派的戏,梅兰芳先生的戏,我都会觉得很美,扮相美,服装美,尤其是动作身段那真正是美到极致,不夸张地说那真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皆是风情啊,媚而不俗,艳而不妖,贵气十足。

演员不唱戏,观众没戏看,豫剧给“国粹”京剧的发展哪些启示

不说京剧,所有的戏曲,甚至是音乐剧歌剧这种艺术,近来的确是涌现了一批比较红的青年演员。他们演得差吗?不是。演得很好吗?倒也没有。更遑论德云社,都只能算是票友。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的确确吸引了很多的人进入了这个圈子。有一部分人可能止步于此,但是却有另一部分人真真正正地体悟到了这种艺术。然而有一部分浸淫多年的老戏迷骨子里有着一份“骄矜”,对新入坑的萌新嗤之以鼻。这样太赶客了。

演员不唱戏,观众没戏看,豫剧给“国粹”京剧的发展哪些启示

热爱这门艺术,不就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他,知道他,喜爱他吗?我觉得还是要对新入坑的人多一些宽容,指引他们正确地了解这门艺术是必要的,但是戾气真的可以少一点。这些本就式微的艺术,真的是包容才能长久啊!我不听德云社的相声,但是他能让这么多女孩来关注京剧,又热爱上京剧的可能,我就觉得十分感激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豫剧   京剧   梅兰芳   花木兰   浏阳   戏迷   国粹   布景   河南   贵妃   身段   戏曲   传统文化   启示   观众   主动   演员   传统   艺术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