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 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怎么判断是否有价值

大家好,我是@狂人先生,欢迎来到“每周读本书”的栏目。我们有不少人都在强调“快速阅读”,对于一些难度不高的书籍,这是可以的。最近我重新规划了一下自己研究的领域,都是在跟那些特别烧脑的书籍较劲,如果用快速阅读的方式,也许就有点“囫囵吞枣”的节奏。因此我决定,还是把这类型的书进行深度阅读,只求阅读的质量,不过分追求阅读的数量,避免错过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因此,从今天开始,本栏目改为“深度阅读”,今后将为你拆解每一本大家觉得特别烧脑的书籍。今天开始,我将为你拆解书籍《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 | 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怎么判断是否有价值


这本书的作者是萧亮,作者不但会思考,而且还会认真思考,什么才算是合格的思考,通过六步养成法,构建出思考的底层逻辑。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思考,包括以下六个步骤:定义、抽离、辨别、筛选、设计和反馈。今天我们先谈第一步:定义。


当我们向老板汇报工作的时候,通常都会把当天的工作记录填得满满的,包括很多只需要10分钟就完成的事情,比如帮领导收了个重要的快递,也填写到工作记录里边去,但关键的是老板如何定义你“勤奋”呢?做销售的人,到下午收工之前,都会向上级汇报,今天拜访了多少个客户,跟多少个客户沟通过,但关键是你的上级如何定义你“能干”呢?也有不少微商,每天都在狂刷朋友圈,发广告产品,非常地勤奋,这就是“拼搏到感动自己”,但关键是如何定义自己真的在“拼搏”呢?


人们在聊天时80%的话是废话,浏览网站看过的80%的新闻纯属浪费时间,商业合同上80%的内容和其他合同没什么两样,可以说,最重要的是余下20%的部分。深度思考养成的第一步就是定义对自己有用的20%的信息,剔除无用的80%的部分。还有就是时间尺度也很重要,比如有人告诉你,他20年前卖大哥大赚到第一桶金,所以你今天也去卖大哥大赚钱吗?无用的信息,要么就是需求不匹配,要么就是这个时间不对,都是会误导你的。怎么破?本文通过拆解《深度思考》关于“定义”的章节,帮助你找出这个事情“是什么”。


1 要是不能妥妥地按“确定”,那就是按“取消”


我们网购的时候,有没有一个经历:当你看中了一个商品,特别的喜欢,把它加入购物车了。然后,准备清空购物车,付款结账。到了最后一步,准备输入密码的时候,你忽然醒悟过来:再等等,好像我又不怎么想买了。假如淘宝不是机器,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它认为你是“购买”还是“没有购买”呢?你前面做了很多的步骤,都彰显着你有强烈的购买欲望啊。可是,到了最后,你就停留在那里,迟迟不输入密码,按下 “确定”键。因此,系统默认着,你并没有购买。


深度思考 | 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怎么判断是否有价值


在一个饭局中,大家喝酒喝得很嗨,一边干杯一边说“合作愉快”!双方都答应了,以后建立合作关系。然而,酒醒了以后,一方较真了,憧憬着跟对方合作,有什么样的未来;另外一方却说“有过这样的事吗”?


现在“杀猪盘”的骗局层出不穷,尽管媒体已经报道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但还是有不少人会上当,到底是她们的智商有问题吗?关键点源自信息的不确定性。我就拿一个大龄女性来说,一开始有人加她微信,也很难确定对方一定就是骗子啊,但她又有这个“求交往”的需求,面对对方的不确定性,只能通过对方的朋友圈去了解信息。尽管骗子的朋友圈都是一个模板的,但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去求证,除了在对方的朋友圈和对话之中获取信息,也没有别的渠道去验证。至于为啥被骗?因为一直给到她“确定性”。为什么老实人很难追到美女呢?就是因为不会画饼,给不出一个妥妥的“确定”,连按“取消”的资格都没有。


有个朋友问你借1000块钱,急着周转,你借不借?当你决定要借的时候,你能确定他一定能还吗?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有可能出错的事情一定会出错,如果你担心坏的情况可能发生,那它更可能真的会发生。反正,如果你要借的话,就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尽管对方做了100%承诺什么时候会还,但你也要做好0%的心理准备,也就是这个钱可能收不回。如果你把“借钱”定义为“施舍”,那你不妨借出去。


2 找出真相的“十万个为什么”


我特别喜欢《你的灯亮着吗》里边的经典故事。在瑞士日内瓦湖是一个著名的度假胜地,一开始的时候,非常多的游客去那里游玩,但是,过了几个月,去游玩的人少了很多,然后旅游局就找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负责人在自媒体平台上发个帖子请教,为什么大家不愿意来了呢?结果让人出乎意料:只要来这里游玩的游客,很多都经历了车子没电抛锚。诶,奇怪了,为什么会车子抛锚呢?因为车子到了景区的时候,忘记关车灯。为什么没关车灯?因为要经过一个隧道,都提示要打开车灯,然后出隧道就忘记关了。为什么会忘记关车灯呢?因为出隧道没有提示啊!锲而不舍,终于找到原因了,解决方法,在隧道口贴一个牌子——你的灯亮着吗?


深度思考 | 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怎么判断是否有价值


我们学会持续不断地问“为什么”,对事物的表象提出追问,步步深入,直至根本。它不局限于次数,直到找出真正的信息为止。有时你只需要3个问题,有时则需要30个。运用“为什么”分析法的基本原则是,放弃用确定性思维思考问题,带着不确定的疑问锲而不舍地寻找最初原因。即使这么做,有时也不能找到最精确的答案,但一定比不这么做离它更近。


3 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它决定人们如何认识自己、他人、这个世界的其他事物,以及怎样思考。心智模式根深蒂固地生长于人们的心中,指导着我们如何思考,影响着人们眼中的世界,左右着人们如何认知、思考世界。但是,你知道自己的心智模式是怎么样的吗?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自己心智模式的存在,更不要说判断心智模式对自己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了。在鲁迅的《狂人日记》里边的主角,他的心智模式就是周边所有人都在“吃人”,这一类的心智模式已经是根深蒂固了;但从其他人的眼中看来,感觉“吃人”这个事情是习以为常,也不觉得有什么样的异常,这就是两者心智模式的差别。


深度思考 | 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怎么判断是否有价值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外卖员因为讨薪遇到障碍,就引火自焚,这就是心智模式出了问题。作为我们旁观者而言,欠薪这个事情多么习以为常啊,为什么就不能用正常一点的手段来解决呢?但是,对他本人而言,也许这么极端的手段,才是正常的。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因为他所掌握的信息,只有用极端的手段,才会大概率地提高拿到工钱的可能性。按照我的理解,如果遇到这个事情怎么办呢?既然拿不到工钱,那就不要再接单子,及时止损才是正确的姿势啊。最坏的情况,损失的工钱,总没有烧伤的医药费多吧?当然,这只是我的心智模式,跟我头脑里固有的数学思维息息相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而且每时每刻都会受它影响,要是不能驾驭自己的心智模式,最终都会成为它的囚徒。能够驾驭和改善心智模式的人,才能变得精于思考、敢于行动。如何改善心智模式呢?书上讲了好几种方法,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就要不断地学习,目的就是让自己不会墨守陈规,凡事都会多维度地去思考。怎么学习呢?不仅仅是看书、报课程,更多的是要向其他人学习,尤其是失败者,在失败者身上找到宝贵经验和教训。除了学习,还要复盘,学会自我反省,随时思考着自己哪里还可以有所改进的地方,并且总结经验教训。


另外,就是要变换环境来思考路径。这一点我非常有体会,记得我刚到绍兴的时候,租的房子是1100元的单身公寓,住了一年多。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要换地方,然后尝试找中介租了一个小区房,没想到租金才1000元,而且是一室一厅,比原来宽敞多了!原来我的想法就是死活不找中介,能省则省;但是,当我换了一个思维、换了一个行为以后,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我们总以为很多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但世界上哪有这么多的理所当然,当你从新的场景,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这个世界,就会看的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还有就是要避免“选择性观察”,因为“选择性观察”是人性的本能,也是心智模式的自我增强特性。你怀疑邻居老刘偷了你家的花盆,就会有意地搜集种种旁证以确认该判断;你怀疑老刘出轨,是个品德败坏的家伙,你就会格外留意他和妻子吵架、出差久久不归等信息,企图验证自己的观点。就对事物的定性而言,这是最易出错也最难防范的环节。当人们心里有了某种想法之后,一定要避免启动心智模式中“选择性观察”的机制,避免去寻找更多能够印证这种想法的事例。如果你阻止不了,就会坚定自己最初的判断,直至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那应该怎么着?就要假设自己是一个啥也不知道的路人甲,你会觉得老刘这个人有问题吗?


深度思考 | 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怎么判断是否有价值


其实,改善心智模式的方法有很多,书上说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与持续的“修炼”,因为学习和修炼都贯穿人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同时也要思考到老。改善心智模式,会让每个人受益,会让他们变得积极自信,超脱浅思考的层面,越来越有魅力。事实上,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们每天都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同时这全新的心智模式,也让他们思想越来越发达,事业越来越好,人生也更加精彩。


结语 你怎么定义一件事,取决于你的心智模式


面对当下众多的信息,很难确定真伪,所以具备深度思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信息过载,让我们产生焦虑感,如何缓解信息焦虑?就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正确的姿势应该就是问:为什么头痛,到底经历了什么,然后为什么会经历这些……就这样一直追溯到底,才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解决问题。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谈何容易啊,因为我们的心智模式都是根深蒂固的,虽然知道应该多问“为什么”,但真正能做到的,真心不容易。所以,归根到底,还是通过不断地修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从而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也许这才是应对信息过载有效方式。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在下一篇我们再聊聊另一个话题,有什么对我们思考产生了障碍,我们应该怎么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个留到明天再谈。我是@狂人先生,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希望我的分享能对你有帮助,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深度   都会   信息   工钱   错综复杂   根深蒂固   车灯   选择性   心智   狂人   隧道   朋友圈   定义   事情   原因   模式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