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的我们》:实习生发语音沟通,为何会引发观察团的讨论

在《初入职场的我们》中,有位实习生通过微信和同事沟通。因她一直发语音沟通,引发观察团的讨论,用微信沟通究竟是发语音还是发文字好?


观察团中有位成员甚至提出,不分对象场合,一直用语音来沟通,会令人有不礼貌的感觉。


的确通过语音沟通,对自己来说比较方便,可这种方式却不一定方便他人。


《初入职场的我们》:实习生发语音沟通,为何会引发观察团的讨论


那是因为通过语音表达的话语,有时候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清晰明了。且因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还会造成沟通上的误解。


几条语音下来,不仅增加沟通的时间,还影响沟通的效果。


如果想提升沟通的效果,在《沟通心理学》中提到一个比较基础的方法,就是培养自己的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就是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的态度和思路。简单地说,就是懂得换位思考。


具备同理心的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使沟通更加的顺畅,且能进一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初入职场的我们》:实习生发语音沟通,为何会引发观察团的讨论


有一对小夫妻,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妻子一个人照顾孩子非常辛苦。丈夫难得回来一趟,带孩子去游乐场玩,谁知因为大意让孩子磕破了脑袋。妻子一怒之下指责丈夫不配做个好爸爸。虽然不久孩子的伤口就愈合了,可夫妻俩的感情却出现了裂痕。

《初入职场的我们》:实习生发语音沟通,为何会引发观察团的讨论


丈夫想到多年来妻子的不容易,他主动向妻子道歉,并申请工作上的调回。妻子想到丈夫孤身在外地辛劳和奔波,也后悔对丈夫的指责。因两人互相理解对方的不易,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初入职场的我们》:实习生发语音沟通,为何会引发观察团的讨论


正因为夫妻两,都能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体谅对方的辛劳。正是这份彼此之间的同理心,才使家庭又恢复最初幸福的生活。


如果我们也想与他人的沟通更加顺畅,要如何培养同理心呢?


在《沟通心理学》中提到了两个很基础的方法,分别是尊重他人和换位思考。


《初入职场的我们》:实习生发语音沟通,为何会引发观察团的讨论


尊重他人


有时候我们的一句话语,一个行动可能是下意识的行为。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尊重别人的地方。直到发生误解,引起沟通不畅才意识到问题。


如果希望沟通能顺利进行,先要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


如果别人用生硬的语气,或不加商量的口吻和你沟通,相信会令人心生反感。因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谁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


就如席勒所说:“不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


因此无论面对的是陌生人还是熟悉朋友,在沟通中要先做到尊重他人。当对方能感受到你的尊重,自然更能接受和你进一步的沟通,这样你们之间的沟通才能更加顺畅。


《初入职场的我们》:实习生发语音沟通,为何会引发观察团的讨论


换位思考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想要做到换位思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同,因不了解或不理解,彼此之间产生误解的事时有发生。


想要更好地理解对方,就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换位思考。试想一下,如果对方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是否会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


如果希望沟通顺畅进行,除了考虑自己更要换位思考地考虑他人。


《初入职场的我们》:实习生发语音沟通,为何会引发观察团的讨论

在职场用微信沟通究竟是发语音还是发文字好?


观察团的成员给出的建议是,职场中微信沟通还应以打字为主,尤其对方是你的领导或者没有那么熟的同事。当然碰到紧急情况,也可偶尔使用语音。


想要有效沟通,理解和尊重是沟通的基础。而具备同理心的人,更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培养同理心,让沟通更顺畅。


感谢你的阅读,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图片来源网络,有侵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席勒   语音   设身处地   观察团   辛劳   顺畅   误解   心理学   话语   同事   丈夫   妻子   效果   基础   体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