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必须与闺蜜暗中较量,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女性必须与闺蜜暗中较量,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该图片来源于豆瓣,感谢原图作者)

1

知名作家莱农最近总有些心神不宁,虽然说不出什么原因,但总之,哪里都有些不对劲。


这一天,深夜的电话声响起,是她多年的闺蜜莉拉的儿子里诺打来的。


原来两周以前,66岁的莉拉突然消失了,就像人间蒸发一样。


莱农很愤怒,质问里诺为什么现在才打来电话?里诺回答,自己以为母亲又像平时一样不打招呼到处闲逛而已。


气愤中挂掉电话之后,莱农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她打算翻开自己这些年和莉拉在一起的记忆,却惊恐地发现,那些有关莉拉的照片或者信件书籍,居然全都神奇的消失了。


莱农突然回想起,多年以前,自己和莉拉度过的那个跨年夜,两个人站在那不勒斯的阳台上,看着漫天烟火时,莉拉告诉莱农,自己突然感到一种界限消失的神奇感觉。


女性必须与闺蜜暗中较量,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该图片来源于豆瓣,感谢原图作者)


莱农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位只读到小学五年级的天才女友,一辈子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儿。


难道这一次,莉拉又是在精心准备之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让自己毫无征兆的消失在这个世界吗?


莱农赶紧询问了里诺,去看一下母亲莉拉家里的衣柜和其他地方,有没有什么变化?


里诺查看后惊恐万分:“天,莉拉所有季节的衣服都不见了,鞋子也不见了。就连所有关于她的照片也不见了,合影里面那些原本属于莉拉脸的地方,也已经被挖空了。”


就这样,莉拉用这种方式突然消失了。但莱农深信,莉拉从来没有想过逃离或者是改变自己身份,又或者是在别处开始生活,莉拉也不会想去自杀,因为她不想让儿子里诺帮忙处理自己的尸体。


她就是想从人间消失,让自己的每一个细胞都消失,让关于自己的一切无迹可循。


莱农想起两人这几十年的过往,她决定违背曾对莉拉的诺言——永远不把莉拉写进小说。


莱农坐在电脑前,开始用写作的方式讲述两人的故事,她用文字重新复活莉拉,想要告诉莉拉,留过的痕迹,对于整个人生来讲,其实微不足道。


如今的莱农,60多岁了,如果再不这样做的话,她怕自己可能真的会忘记莉拉存在过的点点滴滴。


就在写作的过程中,莱农总感觉莉拉在某处看着自己。


莱农不得不写一段话就及时保存,时不时还要看一看,生怕自己之前写过的东西有没有突然消失,因为她觉得,对于精通电脑的莉拉来说,要抹去正在书写的文字方面,关于自己的记忆,似乎也不是难事。


一个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的66岁女人莉拉,为何能让知名作家莱农如此在意?


莱农边写边对自己说:“我们看看这次到底谁会赢,我打开电脑开始写我们的故事,包括所有的细节,我脑子能想到的一切。”


故事从这里,正式开启了《那不勒斯四部曲》,同时也是后来火得一塌糊涂的改编网剧《我的天才女友》系列。





2


我很难用精准的语言,描述莱农和莉拉的友谊。


这不是普通的闺蜜友情,因为在这份长达几十年的友情里,莱农内心里,不止一次地希望莉拉死掉,但莉拉一旦真正陷入危险的境地时,莱农却比任何人都担心莉拉。


关于女性的友谊,是否存在谁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较量?两位女主角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并不是在相互帮助,而是相互洗劫,从对方身上窃取情感和知识,消耗对方的力量。”


女性必须与闺蜜暗中较量,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该图片来源于豆瓣,感谢原图作者)


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那不勒斯的一个落后街区,在这个小镇的边界只有往返飞驰的火车,却没有为之停留的火车站。


这里生活的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这个小镇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他们为了能活下去,早就精疲力尽了。


而故事的两位女主角,分别是鞋匠的女儿莉拉和门卫的女儿莱农,两位出身为社会最底层的女性,生命也卑微到几乎无法实现自我选择,从一开始,她们的人生命运,就随时可能被改写。


她们曾经在小学阶段,为争夺班上的第一而暗中较劲。天赋异禀的莉拉,因家境的贫寒,不得不辍学时,她无数次抗争,可除了迎来父亲一次次响亮的耳光之外,她一无所获。


为了能继续读书,莉拉居然被愤怒且粗鲁的父亲,像扔垃圾一样的从窗口扔出,瘦小的莉拉摔伤了胳膊,也摔碎了她对自己继续在学校读书的全部希望。


然而,莉拉又在暗中把莱农需要在中学、甚至是高中,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自学提前学习,后来,莱农读了大学,成为了小镇上唯一的大学生时,莉拉选择逃离舒适的婚姻,成为一名普通工厂女工,那些需要照顾孩子又坚持不断学习而熬过的深夜,最终让莉拉成为了一名电脑专家,而在当时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电脑是干什么的。


某种程度上,这两位女性的暗中较量,都让她们走上了人生巅峰。


长大后的她们,都曾在不懂爱情和不懂婚姻的年纪,被所谓的爱推进了一段并不理想的婚姻。


没有幸福可言的她们,后来居然共同爱上了一个男人,并且都为这个男人,选择成为了“出走的娜拉”,最终却都成为了独自养育孩子的单身女性。


这段故事的背景,发生在距今约70多年前的那不勒斯。其中的艰辛,真的要读原著才能够深切体会。


然而,我看完小说后,还是选择了去追剧。其实就只是想看下,故事发生的真实场景,究竟是什么样子?


我看着故事里,两个年幼的女孩一晃就到了青年时期,看着她们彼此真实而又血淋淋的竞合关系,让两位女性,在不断的突破自我的边界,逐渐活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


尽管按照传统的观念,甚至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她们的很多人生选择都显得惊世骇俗、离经叛道,尽管两人因为教育的起点不同,表面上进入社会后,看似差距越来越大、越离越远,貌似走向分离,但终究两人又交织缠绕,彼此镌刻到对方的生命里。


所有在外人看来的荒诞不经,她们都无需对对方解释太多,彼此的秒懂,是只有两人之间才有的默契。





3



女性必须与闺蜜暗中较量,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该图片来源于豆瓣,感谢原图作者)


我怎么也忘不了,莱农第一次写字时被老师表扬时的刚刚产生的喜悦,瞬间就被自学成才的莉拉早已学会的复杂阅读和拼写“秒成渣渣”。


我忘不了两个小女孩趴在一起阅读《小妇人》,从那时起,就确立起成为女作家赚钱的梦想。


最后莱农真的走上了这条道路,然而无论是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小说的出版,还是她的第一篇引起自己心上人尼诺的强烈嫉妒的社会评论,都在其中,闪耀着莉拉才有的智慧和见解。


其实这两年因为工作变化的原因,我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阅读、研究地方史料和补充相关学术理论方面的书籍,因此阅读的时间,总是那么的宝贵和短暂。


然而,遇见这部如此深刻的小说时,我无法拒绝。真是很久没有这样被大部头的小说深度吸引了。


这部从两个女孩孩童时代写到66岁的人生过往,有着太多关于人生、女性意识觉醒、婚姻与爱情等深刻的洞见,值得每一位女性仔细品读。


从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身上的局限性,找到自己的生存智慧,真的可以少走很多人生弯路啊。


尽管这部小说的讲述方式,显得比较缓慢甚至有些拖沓,但作者埃莱娜就是有一种能力,总在不动声色中,牢牢抓住了你的注意力,每次想要放下书本休息一下眼睛时,她就会精准的在此刻,往你心中的池塘投入一块石块,这种紧张的节奏感一下就抓起来了,意外随之到来,此时就真的很难把书放下了。


我一直在想,莱农和莉拉两个明显性格和人生不同的女性,为何能维持长达数十年的友情?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莉拉和莱农的这种独特友谊,似乎正在直面女性本身的脆弱,仿佛一定要在自己身边有一个参照系,才能确定自己的坐标?


而这个参照系或是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母亲,又或是身边最懂自己的闺蜜。但如果只是简单的比赢身边人,这依然是一个很狭隘的维度,绝不足以解释这部小说引起的轰动效应。


其实那些暗含着小心机的比较,是女性不安于现状的一种动力,如果不是深爱和共情,其实是很难理解这种女性之间独有的友情力量。


她会那么真实地剖析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其实也不过是为了让阳光照进来,让这里恢复生机,活出更加丰盈的样子。


我愈发相信,尽管女性的名字不是弱者,但在自己看不见方向的人生丛林里,相互搀扶前进的力量,远比自己悄悄摸索着行走,又在途中黯然转身有力量得多,强大得多。


如果你身边也有一个总比你强一些的女性朋友,请你勇敢地跟上她的脚步。等走出浓雾弥漫的丛林,你也一定会和她一起,看见别人无法看见的一种更瑰丽的色彩。


@本文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女性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15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那不勒斯   女性   友谊   原图   豆瓣   婚姻   身边   力量   两个   人生   作者   故事   体育   电脑   图片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