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娘子外交官”傅莹:用女性脑重新定义大国风范的真女神


“铁娘子外交官”傅莹:用女性脑重新定义大国风范的真女神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1.重新定义女性美


如果说发言人这个角色,往往都是硬核的男性形象。


如今的中国,却在对外传递声音中,传递着以傅莹为代表,重新定义了一种女性优雅的典范。她们美丽且“温和而坚定”,正在用不疾不徐的优雅,对世界持续发出“中国好声音”。


我不知道你第一次看到傅莹是什么感觉?


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真是被惊艳到了,没想到她如此美,得体套装下,满头银发的她,透着青春气息的脸,带着那第一眼看到,就能让人放下戒备心的笑容,写满了优雅和从容,超级有亲和力。


可一涉及到我国的核心利益,她的声音和表情马上都会传递出坚定与勇敢,总是金句频出的她,散发出的巨大气场,让人不得不叹服。


她的存在,传达中国声音,不仅仅是日益崛起的大国的骄傲,更重要的是,她像天然的安慰剂,让更多生活中的女性,可以放下年龄和衰老的焦虑。


原来,女性活好自己的每个阶段,就能美出新高度。真正的女性美,从不会受年龄的束缚。


“铁娘子外交官”傅莹:用女性脑重新定义大国风范的真女神


出生于1953年的傅莹,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蒙古族)女性大使,驻大国女性大使,曾任外交部副部长,更是全国人大首位女性新闻发言人。


如今,她又成为了清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的名誉院长。


你说,这样永远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人,以自己过人的智慧和精力,永远敢去思考最深刻的问题、敢去面对最前沿科学的人,活成“后浪”的人,怎么可能老?


年龄本身,对她这样的人来说,只不过是外在评价体系。对于优秀的人来说,外在评价体系,其实并没那么重要。


她用自己的人生过往,践行马未都所言的人生状态:“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呢?是眼睛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


这样的女人,为我们重新定义了女性美,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女性一旦放下对自身颜值和衰老的焦虑,反而可以美出自己意想不到的高度。


傅莹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2.接纳并积极拥抱不确定


艾克哈特.托尔曾在《新世界》里说:“当你可以和不确定性安然共处,无限的可能性就在生命中展开了。”


2004年,傅莹曾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讲述过自己的“青葱岁月”。


她曾在特殊的年代,被迫中断读书时光,在只有16岁的年纪,就在上山下乡中从事体力劳动,接受再教育。


那时的她,在建设兵团的广播站工作。那三年的日子里,她只能像个男孩子爬高上低,为大家放电影、搬设备。每天回家累得半死,还要自学中学及高中课程,甚至一有机会,就继续学外语。


对于那时前途漫漫、未来并不明确的时候,也许这样的坚持,当时在别人看来,也许有些不值。


可希望不也总是在看不见的时候慢慢降临吗?等到高考消息传来的时候,傅莹如愿走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北京外国语学院。


往后的人生里,回忆那段艰难的岁月,她却说:“那段乡下生活很艰苦,但也给予了我坚韧和宽容。”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真实的修行。人在任何环境和情况下,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人生。


“铁娘子外交官”傅莹:用女性脑重新定义大国风范的真女神


傅莹的先生郝时远曾评价妻子,说傅莹没有对未来有明确的预期,但她就是一直很努力,也从未停止过努力,所以才有了,后来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傅莹。


这两个同是蒙古族的人生伴侣,一个在外交领域战功赫赫,一个从事着人类学研究。两人看似差异很大,却是极有力的互补。


就像傅莹2004年在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年会上的演讲时所言:“对外交官而言,有一条不成文的忠告——不要在学术界人士面前演讲,因为外交官不喜欢与人争执,而学界人笃信真理越辩越明,而我丈夫是一位研究人类学的学者。希望因为这层关系,我可以顺利过关。”


全场笑声响起,大家把热烈的掌声给予了这位优秀的中国女外交官。她总能把别人眼中看似无比艰难的事,在云淡风轻中解决。


如果没有她多年形成的积极拥抱不确定性的勇气和智慧,真是很难应付各种未知的。


这就是傅莹的魅力。



3.用女性脑去观察这个世界


从傅莹开始,中国外交给人的感觉就是坦诚开放,真诚自信面对一切。这和傅莹熟悉东西方文化,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沟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比如面对棘手的中美关系,她会一一盘点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几种不同的态度,回应美国民众的疑虑,然后再阐明中方的立场,提出合作共赢的具体解决路径。


她简明扼要却又掷地有声,清晰的思路和解决能力秒杀现场一众人。此时的傅莹,雌雄合体,又飒又美。


“铁娘子外交官”傅莹:用女性脑重新定义大国风范的真女神


但其实,更多时候的傅莹,则有着典型的女性特质,而且把“女性脑”的经典特质,运用到极致。


《女性脑》的作者丹尼尔·亚蒙,是世界知名的脑成像专家,他通过对比男性脑,系统总结了女性大脑的五大优势,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法,提出进一步养护大脑的执行力。


亚蒙博士认为,女性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繁衍后代,进化出一系列区别于男性的大脑优势。


而这些女性脑的特质,形成的独特优势,最终会让女性的直觉更准,共情力更强,更擅长与人合作。


你看,每次傅莹在公开亮相时,都能让人感受到,她绝佳状态背后,“女性脑”运用的优势。


2017年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时,中国青年报的一位记者提出有关青年妈妈们的问题:“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多多少少会遇到就业歧视,以及产假和职位的矛盾。请问发言人,您怎么看待包括‘二孩’妈妈在内的女性权益保护问题?”


傅莹在当时是用了3分23秒,600余字,回答了这个问题。


她坦言二孩政策得到了全社会的欢迎和支持,但在实行过程中确实也有一些新的问题,包括记者提到的女性就业歧视。


傅莹以强大的共情能力直面:“对于女性来讲,无论是从她实现个人价值,还是从维持一个家庭的生活来说,就业都是非常重要。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来讲,女性的参与也很重要,我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可道理可以讲得很丰满,现实可能很骨感。”


不仅如此,傅莹还换位思考举例了一位男性招聘者,曾放弃了一个条件很好的女孩子,确实是担心育龄女职员,影响到单位的工作效率。但同时,这位男士也承认,如果他的妻子或者女儿遇到就业歧视,他也会很郁闷。


面对这种矛盾,傅莹提出:“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服务要跟上,公共资源社会资源的配置,也要尽快的跟上。”


最后,她再次强调我国法律法规的层面严禁歧视就业,相关的政策也是非常重视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


这有着响当当的大国态度。


事后,傅莹坦诚,这位记者的问题,问到了她的心坎里。


作为女性,她多年都关注女性的各项权益和保护,也在多个场合坦言女性平衡家庭与事业的难点。


她始终选择直面这个问题,以寻求解决之道的积极态度不断努力,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这种感性与理性双重闪耀的智慧,正是傅莹把“女性脑”运用到极致的体现。


生活里的傅莹,在先生郝时远眼中,同样是一个非常有女性魅力的人。


只要回到家庭,傅莹总能迅速地切换成另一个频道。


她的家庭和睦,与女儿无话不谈,她关心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尽到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她总会尽自己的全力,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这也许也是见过大江大河,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傅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女性的家庭与事业平衡之道:“不去刻意去寻找爱,找到自己的生活,就会把你想要的那种爱带来。”



傅莹这样一位女神,用自己的人生过往告诉我们,属于你的,终究会是你的。


而当下,不用去考虑做事的未知结果,对未来的真正慷慨,就是把一切赋予当下,享受这个过程本身,远比执着一个结果更重要。


这样的从容人生,是一个女人活出的极致体面与优雅。


共勉。


@本文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女性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15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外交官   蒙古族   女性   全国人大   风范   中国   极致   特质   大国   女神   优雅   定义   男性   优势   记者   政策   家庭   人生   作者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