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圣诞节才知道,这个节日竟与大文豪狄更斯有关

过完圣诞节才知道,这个节日竟与大文豪狄更斯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01

对于中国人来讲,过了冬至,年味就近了。我们最看重的,还是每年的春节。当然,这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西方的节日,更多是在商业气氛下推动出的新节日气氛。对喜欢热闹的中国人来说,管他什么节日,只要是过节,就是多了一个可以拿来庆祝的理由。


前些年,我也带着孩子一起过圣诞,读相关的绘本,看温暖的电影。随着孩子学业负担的加重,圣诞节的气氛在我们家就越来越淡了。


昨天的圣诞夜,我读了一本很有趣的书,让我重新开始思考圣诞节这个节日本身。


过去还真不知道,看似古老穿越千年的圣诞节,其实真正的过节传统形成也就是最近一百多年来的事。


尤其是过圣诞节的时候,全家人在一起聚会、互赠礼物、吃火鸡等等这些我们常看到的画面,竟然是英国大作家狄更斯发明的。


你可能觉得奇怪,一个作家怎么可能发明这么重要的节日呢?


这就是狄更斯创作的《圣诞颂歌》这部小说,他以文学的力量凝聚人心,唤起了人们欢度圣诞节的美好愿望。


按照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狄更斯就是一位用文学重新发明圣诞节的人。伴随着这本书的热销,先从英国掀起了欢度圣诞节的热潮,此后又影响到世界各地,因此,在西方世界中,狄更斯也被尊称为“圣诞节之父”。


2017年,狄更斯的这段往事,还被拍摄成为了电影《圣诞发明家》。狄更斯这部《圣诞颂歌》的影响力,进一步传播到全世界。


在西方,一直有圣诞节就是耶稣诞生日的说法,但其实听说《圣经》上并没有确切记载是12月25号。


而这天是古罗马的农神节,当时的教皇,就想利用这个农神节,吸引更多异教徒加入基督教,于是自行宣布这一天就是圣诞节。


但农神节本身是一个开怀痛饮的日子,在保守的宗教人士眼中,这样的圣诞节,还是要有所限制。


所以圣诞节该不该过,就有了争议。


在狄更斯之前,也有文学家表达自己对圣诞节的热爱,但狄更斯恰好在最好的时间,做了最正确的事。


当时的英国正处在工业革命时期,社会转型期,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一些人在生活的底层挣扎,而另一些人,则抓住机遇成为资本家。这两种不同的生存处境,让大家都在忙碌中疲于奔命,圣诞节成为了一个渐渐被人遗忘的节日,节日的气氛也越来越淡了。


而狄更斯从小就是个圣诞节的忠实拥护者,包括他此前的作品中,也流露过他对过圣诞节的期待和喜爱。


而这本《圣诞颂歌》,狄更斯采用了一种在当时看来非常离经叛道的构思。一改一提到圣诞题材,总免不了说教的色彩的陈词滥调。


狄更斯笔下的《圣诞颂歌》,饱含了作家的深情。他只用了六个星期,就赶在圣诞节之前写出了这个故事,自称“边写边笑,边写边哭”,可谓是融入了极深的情感,结果确实如狄更斯所愿,这本圣诞颂歌很快就成为了一本超级畅销书,从1843年12月19日出版至今已经再版了N次,我看到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的中文版。


也因为这本书,从英国到其他国家,人们开始重新欢度圣诞节。每个西方家庭几乎都是以这本小说中描述的圣诞场面,来庆祝自己家的圣诞节。




2


《圣诞颂歌》还为英国文学史贡献了一个特别经典的老吝啬鬼形象斯克鲁奇。此人生意做得不大,但吝啬却是远近闻名的。


他吝啬到什么程度?


独身一人,无儿无女,几乎没有什么日常花销。就连寒冷的办公室里,他的办事员取暖,也只能用一块煤,在微弱的火苗旁瑟瑟发抖。


想要用两块煤来取暖?对不起,斯克鲁奇马上就会让办事员裹起铺盖卷走人。


在斯克鲁奇眼中,圣诞节这样的节日没名堂,看着那些比他还穷的人,竟然还欢天喜地,他感到不可思议。


在他眼中,穷人甚至是没有生存价值的,活着就是浪费土地。


他对外界冷漠无情。


几年前,他唯一的朋友也是他的生意合伙人马利离世,这位多年和他一起,都是无儿无女,冷酷无情的人。


现在这两个冷酷无情的人,先走了一个,而另外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也就是斯克鲁奇,只为对方花了很便宜的葬礼费,就安葬了他的这位生意合作伙伴兼友人。


到现在为止,店名还叫做“斯克鲁奇与马利”。反正在斯克鲁奇眼中,别人叫他斯克鲁奇或者马利都无所谓,重新做一个店招牌,也是浪费钱。


转眼到了今年圣诞节,他的侄子像每年一样,热情洋溢对他说:“圣诞快乐”,他却直接把侄子骂走了,觉得这个节日就是胡闹和荒谬。


当他在圣诞节的晚上,回到家时,竟意外遇见了鬼。原来是他的老朋友马利的鬼魂前来探望他。


这下可把斯克鲁奇吓得不轻。马利告诉他,因为活着的时候做错了很多事情,现在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过得也很痛苦。


他告诉斯克鲁奇,今夜还会有三个幽灵探访,分别是过去、现在、将来。


斯克鲁奇将信将疑的上床睡觉,迷迷糊糊中,他与第一个幽灵也就是与“过去”相遇。


原来,看似冷酷无情的斯克鲁奇有一个特别悲催的童年。


有一年圣诞节,他还被留在孤零零的留在一个教室里。回到家,他的爸爸还经常无缘无故地暴打他,他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12岁的时候,他就被迫去做了童工,尝遍了人世间的艰辛。


后来,长大的他,渐渐被事业和金钱迷住了双眼,以至于订下婚约的前女友离开了他。


生活没有给斯克鲁奇多少温暖,他也就走上了“越活越自私冷酷”的道路。


隔着时空,斯克鲁奇恨不得拥抱一下过去那个可怜的自己。他很久以来养成的铁石心肠,仿佛在那一刻,开始变得柔软。


当第二个幽灵也就是“现在”,带着斯克鲁奇以上帝视角观察周围一切时,他看到了他的办事员一家。


这个在办公室连块煤都不敢多用的办事员,却是不折不扣的一家之主。当他们一家围坐在餐桌前,吃着那么简陋的食物,还那么开心的样子,斯克鲁奇都被这种温暖的气氛所感染。


他还看到侄子一家,在举杯庆祝前,还以他这个当舅舅的开玩笑,还全家真诚的举杯祝斯克鲁奇健康平安、圣诞快乐时,这让他心里暖洋洋的。


原来美好是这样的感觉,其实这一切真的和财富无关。


这些贫穷却又真诚拥抱生活的人,在圣诞夜这一天,让家庭的温暖尽显。


斯克鲁奇还看到前女友一家,过着幸福而平凡的生活。他还听到前女友的丈夫讨论自己:“斯克鲁奇在合伙人马利死后,变得更加孤僻与古怪。”这位先生哀叹斯克鲁奇,连最后一个朋友,都失去了。


到第三个幽灵出场时,斯克鲁奇看到了自己死去的模样,看到写在自己墓碑上的名字。


原来,他一生冷酷与吝啬,到死的时候,身边连一个人都没有,就这样孤独的死去。祸不单行,他的房间还在他死后,成了三个盗贼光临的场所。


这三个盗贼,没有觉得这样对待斯克鲁奇过分,因为他们觉得,斯克鲁奇在世的时候实在太过分……




3


这样的一幕幕吓坏了斯克鲁奇,他大叫着自己一定要改的时,从床上惊醒。


他决定为过去的自己救赎,重新做人,不仅买了最大的火鸡,送去给自己的办事员,还带着礼物,赶去侄子家里共度圣诞节的夜晚。


这样一个充满着鬼怪的故事,最终温情十足。


不得不说,狄更斯确实是一个天才作家,他的故事扣人心弦且激动人心,让当时在迷茫中的人们,真正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幸福的真意。


书中借斯克鲁奇侄子之口,重新定义圣诞这个节日的本意:“在长长的一年中,只有这个时候,男男女女仿佛都会不约而同地自由敞开紧闭的心扉,再也不将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看成是走在另一条道上的异类,而是把他们看成和自己一起走向坟墓的同伴。”


狄更斯借《圣诞颂歌》获得的成功,也扫除了自己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


在创作《圣诞颂歌》期间,正是作家本人遭遇婚姻危机,经济落魄,对自己写作才华都开始质疑的时候,这部作品,给了他极大的信心,让狄更斯能继续在文学的路上不断探索。


他的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像我们熟知的《雾都孤儿》、《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都出自他之手。


狄更斯早年在鞋油店打工,12岁时开始就替欠债的父亲还债的经历,让他对底层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观察和深切的同情。


他的小说中,不仅深情描绘了很多小人物,具有极强的人性反思,还有史实的贡献。在狄更斯所生活的那个缺乏摄影技术的时代,狄更斯的作品,忠实记录了英国社会当时风俗以及民情的方方面面。


如今在英国的一些顶级大学里,都有专门研究狄更斯的专业,他的文学作品为很多历史学家提供了研究的范本。


今天我们看到,维多利亚时代风貌的电影电视剧,都离不开狄更斯小说里贡献的丰富细节,成就了那个时代的全景图。


我也通过这篇小文,致敬这位伟大的作家。


感谢他让我们看到文学创造的奇迹,穿越时空,回望狄更斯和他发明的圣诞节,真心值得被历史记忆。


尽管圣诞节过了,但我还是忍不住对你说一声:“ Merry Christmas”。


@本文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女性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15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圣诞节   块煤   节日   办事员   颂歌   英国   圣诞   侄子   幽灵   冷酷   无情   气氛   也就是   温暖   作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