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母亲曾经也是个少女,我想让她为自己而活

贾玲:母亲曾经也是个少女,我想让她为自己而活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1

连续几年春晚,是越来越难有让人能看到笑哭的语言类节目了。随着今年老妈在春晚10:30准时犯困,我的困意也被成功勾起,不得不按时就寝。

像小时候那样能够熬到12:30守着看春晚的劲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

在我的成长岁月中,大概有十多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妈都是要值夜班的。那个时候,总是我爸带着我姐和我一起看春晚,每年到了快12:00的时候,还要挂上一长串鞭炮,噼哩啪啦的响过,伴着空气里弥漫着的浓浓火药味,美美地睡上一个跨年觉。

到了大年初一,我妈又总在下了夜班后第一时间回到家,吃过早饭后,又骑车带着我们一起回到30里外的奶奶家过新年。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年味似乎比现在浓很多,春晚类的语言类节目也特别有意思。而现在,在我和家人每年有限观看春晚的时间里,还好有贾玲,每年都是变着花样逗我们开心。

今年她带来的小品《一波三折》,通过她演母亲,张小斐演女儿,让人在啼笑皆非之余,更加重视老人的健康问题。

贾玲:母亲曾经也是个少女,我想让她为自己而活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无疑是贾玲带给我们春节贺岁档最大的惊喜。这是表达女儿对已故母亲满满思念的电影,温暖励志,非常感人,让人在流泪的时候,品味思考更多。

李焕英这个名字其实就是贾玲母亲的名字,和电影中有着相似的悲伤,生活中贾玲母亲也因意外离世。

那一年,贾玲刚刚考上中戏,还没有看到女儿成功,还没能享受到女儿的孝心,李焕英就告别了这个世界,这成为了女儿贾玲永远的痛与遗憾。

这部最早产生在4年之前的同名小品,是贾玲为已故母亲创作的。谁曾想到,4年之后,它被贾玲搬上了大屏幕。

故事推进中有无数充满笑点的细节,感人的点滴,那么不经意间,就让人湿了眼眶。

拍这样的电影,留给观众是无尽的感动与回味。对于当事人来讲,确是一次情感的考验,能想象感情的堤坝决堤所受到的那种冲击。

但我也深信,贾玲本人这种失去至亲,内心的快乐始终少一个角,始终留有遗憾的人生,也需要通过情感宣泄,得到治愈。而这个情感出口,对于所有想念至亲的人来讲,都是一种慰藉。




2

影片中,贾玲从小到大都是一个调皮的女孩,甚至是上学还会“拉裤”,总是带着臭烘烘的裤子回家等妈妈洗。母亲也没少因为贾玲成绩差,又爱抖机灵惹事被老师请到学校。

唯一长脸的长项,是跑步第一,可女儿贾玲报告喜讯的时候,总伴着裤子摔破的现实。

但母亲始终如一的宽容与爱,反而女儿贾玲很是愧疚。

她突发奇想了一个可以让母亲开心的“大招”,她把自己高考落榜后的“成人教育通知书”擅自作主改成一所正牌戏剧学院,这下可把母亲高兴坏了。

结果却在母亲最不想丢脸的人——王琴面前丢尽了脸,将母亲这么多年写在脸上的骄傲一扫而光。

其实这件事,足够让母亲为此发怒,她完全可以把自己这些年来的付出却如此不值的失败感宣泄出来。

尤其是在年轻时就总和自己较劲的王琴面前,人家的女儿读了国外的名校学导演,拿着高薪工作,而自己的女儿拼尽全力当演员,结果还是个自制的假文凭。

但如果母亲大气一场,也许真能让贾玲少一些遗憾。

可惜,本来一肚子气的母亲,听到女儿贾玲说,就是想让她高兴高兴才犯的这个错误,母亲瞬间就原谅了她。

原来从生下女儿,母亲就从没想过要自己让女儿大富大贵的念想,这辈子就只想让女儿开心快乐。

为了这个人生愿望,哪怕母亲终年过着拮据的生活,连张车票都舍不得买总是选择步行回家,多少年来舍不得为自己添置一件漂亮的衣服……

唯一不曾改变的,就是面对生活,始终乐呵呵地笑,身体力行去影响着女儿的三观。

至于伪造录取通知书这件事,其实,细心的母亲早已看出了签名的破绽,面对尴尬的结局,女儿一句:“妈,我就是想让你高兴高兴”,就让母亲彻底释然。

爱笑的母亲,听着女儿许给她的那些美好愿望,开心得像个孩子。

这个世界,母亲的幸福原来就是这么简单。




3

当贾玲意外目睹并有机会参与改变母亲人生的时候,让她重新了解了自己的母亲。

从贾玲有记忆开始,母亲就是一个中年妇女的普通模样,可当贾玲回到母亲年轻时,她才第一次发现,母亲是一个那么美好的女子,母亲年轻时,也是一个有梦想,对生活充满激情的浪漫青年女工。

看着这么美好的母亲,却在未来的人生遭遇一连串的平庸,贾玲下定决心,准备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母亲改写人生,让母亲有机会过另一种,让人羡慕并高兴的生活。

她费尽心思撮合母亲选择更好的结婚对象,她想尽办法帮母亲买到了可以在全厂骄傲的第一台电视机,甚至努力让母亲参加了一场当年错过的厂区排球比赛。

贾玲:母亲曾经也是个少女,我想让她为自己而活

那是一场母亲老闺蜜口中:“要是我们当年参加排球比赛,就不可能有王琴什么好事了”。

对于这场似乎能改变人生命运的排球比赛,贾玲眼看着母亲本可以改写人生命运时,却发现母亲,依然选择了属于自己平常甚至是平庸的一生。

贾玲以为母亲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就想拼尽全力让母亲高兴高兴,但她最终发现,其实母亲一直都知道,而且母亲也用自己的方式告诉贾玲,保护好照顾好女儿是母亲的责任,这辈子我都以有你这样的女儿为骄傲,我女儿只要开心快乐就好,这辈子我就值了。

想起有位网友曾说过,“我妈这一辈子过得太苦了,如果可能的话,我宁可不做她的孩子,也想让她重新去选择人生,让她先能为自己活一回。”

我想,这同样也是电影里贾玲的心声,她对母亲的爱,也是如此。

然而,大多数母亲,哪怕自己的婚姻一塌糊涂,生活一地鸡毛,可对于自己越活越普通、越活越平凡的孩子,她们从不后悔,从来都有着永不消失的爱。

想起小的时候,母亲总对我们寄予厚望,希望我们能成为了不起的人。可随着我们长大,母亲一天天年迈,她们却只希望,我们开心快乐就好。

等女儿长大后,母亲又在操心着我们的另一半,能不能好好的对待女儿,等我们有了孩子成为母亲,母亲成为了母亲的母亲,她又会主动承担照顾和养育外孙(女)的重任,总希望能让女儿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事业追求上,努力为子女分担家务和生活压力,这就是相似的中国母亲吧。

作为子女,我们都觉得母亲这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从没为自己活过很亏,可母亲却告诉我们,为我们活过的日子,她很幸福,这就是成为母亲才有的幸福和快乐。




4

我想起,那些年的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明明值了夜班的母亲早已疲惫不堪,可她从来都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一回家,就在我们床头的新鞋里,放上压岁钱。等我和姐姐起床后发现压岁钱,她总会为我们激动地欢呼,自己喜笑颜开。

吃完早饭后,她就和我们一起回奶奶家拜年,全家每人骑一辆自行车,路上再花一个多小时,才能抵达乡下的奶奶家。到了奶奶家,除了给晚辈发红包,我的母亲总会钻进厨房,陪奶奶一起准备团圆饭。

我从来没有问过母亲,她一夜都没怎么睡觉,是怎么做到如此精神饱满的陪伴与付出?

我也是在人到中年之后,才能体会这种劳累后的身体反应。可那时候,在我眼中,母亲就是一个永不知疲倦的永动机。

我想起了自己从小到大的不省心,想起总被老师请家长时,母亲在和老师交流时,常常坚定的站在我这一方,甚至会不满老师的批评,为我辩解。

以至于老师后来再请家长的时候,总告诉我:“这次请你父亲来,不要请你母亲来了。”

不知那时看不出半点人生希望的我,为什么在我妈心中,就永远相信我会是一个“发光体”?

也许这种充分的信任,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让我从来没有感受到,来自原生家庭缺爱的匮乏,也让我能够充满自信地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

这些年,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和对未来的希望。也是因为有我妈的全力支持。无论是我在工作中取得一点点成绩,甚至只是在公众号上写出一篇母亲自己读起来觉得还不错的文章,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每一件都会被母亲记在心里。她总会开心地对我说:“我女儿很棒,我很高兴”。

可我知道,我离自己想要的成功还差得很远,我还有很多的梦想没有实现,也许我穷尽一生,都没法实现那种梦想里的成功,不足以让母亲骄傲。

但似乎在母亲眼中,我却很棒了。如今老妈也已经年近70,可她总保持着那种不知疲倦的状态,总是帮我承担很多生活琐事,让我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追逐梦想。

每天清晨,6:00准时甚至更早时间起床,坚持给我们全家做早饭的她,保持着从我读书开始,只要母亲在家,就一定会有丰盛早餐迎接我们。这样的习惯,她保持了很多很多年,直到现在。

这大概也是她,为什么晚上10:30就会睡着的真相吧,她真的是从早到晚忙了一天了。

这个世界,很多很多的母亲都了不起,每一个母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子女。

很多人看完贾玲这部电影感叹“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默默后悔。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我却觉得,所谓母子一场的情谊,是做子女的这一生,无论如何都无法回报的。

我们唯有用尽全力奔赴梦想,能让母亲这辈子保持高兴快乐,其实也挺不容易。

唯有珍惜当下,共勉。


@本文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女性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15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母亲   至亲   原图   这个世界   排球   子女   骄傲   女儿   少女   老师   梦想   发现   孩子   人生   快乐   体育   电影   贾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