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和扬州美女的生死恋①一见倾心缘妙音

蒲松龄和扬州美女的生死恋①一见倾心缘妙音

蒲松龄,一生坚守着糟糠之妻;蒲松龄,终身苦恋着清雅之女。这情感看似矛盾,却集结于文学巨匠之一身。

是怎样的女子,竟然让聊斋先生终身难忘?是何等的佳人,竟然令柳泉居士生死苦恋?

那是一次因远游而引起的情缘,那是一场因初见而激起的爱恋。

蒲松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远游,是到扬州宝应。

康熙九年(1670)秋,蒲松龄应聘于同邑进士、宝应县令孙蕙(字树百),南下宝应县署作幕宾,帮办文牍。那一年蒲松龄三十一岁,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他遇到了一位名叫顾青霞的扬州女子,从此情由心生,演绎成一出不曾谢幕、生死相恋的故事。

蒲松龄和扬州美女的生死恋①一见倾心缘妙音

一见倾心缘妙音

蒲松龄在宝应初遇青霞,就有一种触电的感觉。能歌善舞,会弹擅弈的顾青霞吟诵诗歌堪称一绝,那天籁之音一下子就俘获了蒲松龄的心。刚过而立之年、身处异地的蒲松龄聆听妙音,情不自禁,挥毫写就一首五言诗,题目直截了当——《听青霞吟诗》,句云:

曼声发娇吟,

入耳沁心脾。

如披三月柳,

斗酒听黄鹂。

曼声,是舒缓的长声;娇吟,是娇媚的吟诵。传入耳朵,沁入心脾。蒲松龄感觉仿佛是三月里嫩嫩的柳枝在轻轻地抚慰脸颊,自己就像南朝的戴顒,在春天带着甜柑和美酒去春游,聆听着黄鹂鸟的恰恰娇音,身心愉悦,沉醉其中。

一首五言短诗,难以表达心中火热的情感,浪漫多情的才子继续引吭赞美,《又长句》云:

旗亭画壁较低昂,

雅什犹沾粉黛香。

宁料千秋有知己,

爱歌树色隐昭阳。

这首七言绝句开头就用了“旗亭画壁”的典故,因其故事中的歌女与顾青霞当初的身份一致,且内容亦有与青霞相关,故事中的诗人之一王昌龄是青霞心中的绝对偶像。

雅什,指高雅、优美的诗文。古时文章以十篇为一卷,名曰“什”,故借指诗文篇章。

蒲松龄诗末有原注:“青霞最爱‘斜抱云’之句”。由此可见,蒲松龄对心爱之人是多么关注、了解。明说顾青霞于王昌龄而言“千秋有知己”,她“爱歌树色隐昭阳”。实际上也是蒲松龄夫子自道:“我就是你青霞的今世知音!”

我们有必要熟悉一下顾青霞所喜欢的这首诗:

西宫春怨

唐·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

朦胧树色隐昭阳。

顾青霞不单纯是爱诗中“斜抱”的多姿情态,更因为王昌龄这首诗所包含的情感引起了青霞内心的共鸣。

蒲松龄喜欢顾青霞的美妙歌喉,更熟悉她的“主打曲目”。青霞悦耳动人的声音,给蒲松龄带来难以磨灭的印痕。那声音像一缕春风,抚慰着蒲松龄的情感;那声音如一片夏荫,清凉着蒲松龄的肌肤;那声音似一轮秋月,照耀着蒲松龄的心空;那声音若一捧冬雪,浸润着蒲松龄的灵魂。

漫漫人生路,知音不易求。如今能为知心的人儿做些什么呢?幸运的是,蒲松龄的机会终于来了。

那是什么机会呢?且听下回分解。

蒲松龄和扬州美女的生死恋①一见倾心缘妙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扬州   宝应县   宝应   云和   幕宾   聊斋   夫子自道   西宫   黄鹂   远游   诗文   千秋   知音   生死   声音   情感   美女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