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猜想:曹寅碑全文是一首诗

大胆猜想:曹寅碑全文是一首诗

2017年6月26日,在扬州大虹桥修缮施工工地,施工人员在南侧桥腹发现了一块与曹寅有关的石碑。

  这一发现引起众多红学爱好者和曹学研究者的注目,单单其碑上的两枚印章就引起不少解答争议,后来笔者作文解谜,文章发表于2019年12月1日《扬州晚报》,多家网站作了转载。

大胆猜想:曹寅碑全文是一首诗

令人遗憾的是石碑正文只看到“公後塵”(公后尘)三字。面对这块残碑,诸多疑问随之而来,此“公”为谁?此“文”何来?落款中的“题”字怎解?时至今日,仍无定论。我本驽钝,不揣浅陋,试作探求。

此“公”为谁?

  曹寅博学多艺,诗词歌赋之外,擅书法,晓绘画,喜收藏,精鉴赏。此外知梵文,通佛理、懂道教,至于茶、酒、卜筮、歌舞伎艺,亦无不通晓。其自弱冠即“佩笔侍从”至为侍卫,堪称文武双全。凭此而断,令曹寅尊崇之“公”定非等闲人物。依据曹寅自身言行和友人评赞,我们推测出,此“公”即宋代文坛泰斗、扬州文章太守欧阳修,他与扬州的关系情浓如酒,结缘颇深。

  曹寅一生都崇拜着这位“坐花载月”“风流宛在”的偶像,何以知之?

  书藏欧卷

  据曹寅编撰的私家藏书目录《楝亭书目》载,曹寅搜集的有关欧阳修著作有数百卷,主要书目如下:

  诗本义【宋欧阳修著十五卷·二册】

  唐书【宋欧阳修纂曾公亮表进·二百二十五卷】

  五代史【宋欧阳修撰陈师锡序·七十四卷】

  五代史【旧本·二函二十册·宋欧阳修撰七十四卷徐无党注】

  六一题跋【宋欧阳修著十一卷·一册】

  归田录【宋欧阳修撰二卷·一册】

  欧公试笔【宋庐陵欧阳修撰一卷·一册】

  牡丹记【宋庐陵欧阳修著一卷·附唐卢鸿草堂词一卷皮日休七爱诗一卷】

  六一居士诗话【宋欧阳修撰·一卷】

  李文公集【宋欧阳修序十八卷·一函二册】

  居士集【宋参政欧阳修序著八十五卷苏轼周必大序·二函十二册】

  欧阳文忠公集【明学士钱溥序一百五卷·二函十二册】

  梅宛陵集【宋尚书都官梅尧臣著六十卷欧阳修序汪伯彦跋尾·一函八册】

  醉翁琴趣【抄本·一函二册·宋庐陵欧阳修著·六卷】

  从以上书目看出,曹寅几乎将当时能搜集到的欧阳修著作尽揽怀中,可见用力之勤,用心之诚。

大胆猜想:曹寅碑全文是一首诗

大胆猜想:曹寅碑全文是一首诗

大胆猜想:曹寅碑全文是一首诗

  步蹑醉翁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曹寅和欧阳修虽为异代,但跨越时空两人步履有重合之处,为同样的地方留下了各自的诗文。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因上书为其分辩,被贬至滁州为知州,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而曹寅在滁州亦留下活动痕迹,最有影响者为1978年春在安徽滁州来安县舜山发现的曹寅撰《尊胜院碑记》。此碑记证明滁州一带曾为曹家重要的活动范围,曹寅还有一些与滁州相关的诗篇。另外,《楝亭书目》亦有不少与滁州相关的书目,如《滁州志》【本朝滁州守西塞余国榗序三十卷七册】、《琅琊代醉编》【明姑苏张鼎思辑四十卷三函二十四册】《南京太仆寺志》【明南太仆卿倪应眷重修二十卷八册】等。

  庆历八年(1048年)正月,欧阳修由滁州调任扬州。于是,扬州有幸遇见了这位“文章太守”。欧阳修的那阕《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成为描写平山堂的绝妙佳词: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曹寅在康熙四十二年奉旨与李煦轮管两淮盐务后,居扬州的时间达数年之久,写下诸多诗文。曹寅《楝亭集》中有关于平山堂的诗篇,如《楝亭诗钞·卷六》《广陵载酒歌》有句:“蜀冈花林障红锦,平山诗版埋青莎。前人风流岂终极,后生糟粕空蹉跎。”对欧公之太守风流颇为推崇。

  诗赞欧阳

  能够证明曹寅对欧阳修之敬仰程度,莫过于曹寅自己的诗文。诗以言志,曹寅在自己诗文中多次赞颂自己的偶像欧阳修,并常借用、化用醉翁的诗句,在此举例一二。

  《楝亭诗钞·卷六》载有曹寅24韵240字的长诗,《尚中索书真州东园,予有愧焉,作诗留别,情见乎辞》。

大胆猜想:曹寅碑全文是一首诗

大胆猜想:曹寅碑全文是一首诗

  此诗开篇四句为“庐陵揭高文,珠斗罗青天。楮墨向千载,咳唾犹芳鲜”。

  庐陵,此处代指欧阳修。欧阳修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欧公常以“庐陵欧阳修”自称。高文,指优秀诗文,亦用作对对方诗文的敬称。珠斗,乃指北斗七星。因斗星相贯如珠,故名。楮墨,即纸与墨,此处借指诗文。咳唾,《庄子·渔父》:“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后以“咳唾”称美他人的言语、诗文等。”曹寅于此极力颂扬欧阳修的高文《真州东园记》灿若星斗,流传千秋。诗的中间又直抒胸臆道:“仰怀欧阳子,再拜当题镌。”其诗末四句为“奂兮清宴堂,栌枅皆楠楩。子酹六一翁,更诵归田篇。”曹寅又提及欧阳修之名号“六一翁”与作品名《归田录》,既是对尚中的褒扬,又是向欧阳公表达敬意。

  《楝亭诗钞·卷七》之《早春泛舟至平山堂分韵》有句:“倚天阑槛极空明”。这很显然是脱胎于欧阳修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首句“平山阑槛倚晴空”。曹寅对与欧阳修相关的典故更是了然于胸,如《楝亭诗钞·卷二》有一长题,《甲戌仲夏,二十二日,有吴门之役,午憩句容驿院,梦为投琼之戏,予素不解此,醒与客论其祯祥,真不异梦中说梦也,又记欧公“札闼洪庥”语,几于脱颐,因题数句命客书于壁,以为他日来往笑柄》,此诗为曹寅梦后所作,想起欧公故事,曹寅忍俊不禁。

  人比欧公

  曹寅一直以欧阳修为自己的榜样,在别人的眼中,曹寅与醉翁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人们觉得曹寅身上具有欧阳修的人格魅力和艺术特质。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状元、扬州宝应人王式丹曾撰写长诗《柬曹楝亭》,其中有数句从歌颂宋朝欧阳修,到赞美当代曹楝亭:

  赖有庐陵六一翁,力挽天河洗尘雾;

  三朝著作凌江山,留得南车导先路。

  千秋响答古今同,继其后者今曹公;

  正逢天子右文日,手捋琼英云气中。

  作者将欧公与曹公并列齐颂,欧阳修“力挽天河”“导先路”,曹楝亭“继其后者”步后尘,“千秋响答古今同”。这诗句不仅仅是王式丹一个人的心声,而是当时许多文人雅士的共识。诗的最后又写道:

  平山江外山如笏,广陵之涛流不歇;

  归持一卷荔轩诗,吟眺烟光恣揽撷;

  头尘浣后双眼清,好傍两峰看明月。

  欧阳公的平山堂,曹楝亭的荔轩诗与广陵涛、扬州月难以分割,欧公、曹公与扬州已经相融相合,他们共同打造出了扬州古代史上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

此“文”为何?

  人们最关心的是曹寅碑的碑文究竟是什么,全篇来自何处。我们推测出“公”为何人,那么再来猜想一下碑文。

  目前我们所见曹寅之碑,正文残缺,仅见“公後塵”(公后尘)三个字,这给人们解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而留下诸多困惑。

  从篇章结构上揣度,笔者觉得“公后尘”作为文章结尾有仓促之感,似乎难以收结全文,而在诗词上则是可行的。故而推测这块石碑上所刻是诗歌,而非文章。也就是说,曹寅碑是属于诗碑。

  所谓诗碑,是指刻有诗作的石碑。宋刘安世《论蔡确作诗讥讪事》五:“臣闻确昨移南阳,既离安陆,复遣亲吏取去诗碑,洗涤刮劘,靡有存者。”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石乃所镌诗碑,游人取以为台,以供饮馔。其诗乃张涣、沉思充者;诗不甚佳,而涣字极遒活可爱。”

  唐人已将金石铭刻作为诗歌传播的一种方式,宋时亦能见到唐代诗碑,如欧阳修《集古录》收唐时金石刻共12种(如《流杯亭侍宴诗》);赵明诚《金石录》收唐时金石刻共66种(如《明皇行次成皋诗》碑)。明清时代,诗碑更是常见,有的保存至今。如2003年,巫山职教中心教师周亚武发现的“巫山神女庙诗碑”。

大胆猜想:曹寅碑全文是一首诗

  该诗碑长、宽、厚分别约100厘米、80厘米、15厘米。碑面文字从右至左竖刻,繁体,厚实圆润,每字长、宽均约6厘米。诗文为:

  庄严正大蕊宫仙,

  楚客无端赋浪传。

  一十二峰沾惠泽,

  朝云暮雨润桑田。

  落款是“癸巳春正月郡守德克进布题”。此诗碑赋写、刻刊于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距今已近200年。

  和曹寅碑的形制、字体、布局等较为接近者,有“善昌诗碑”(石刻)。

  此诗题为《戊申秋日游崆峒归途作》,诗曰:

  斜日又将沉,携筇下西岭。

  穿林缓缓行,一路赏幽景。

  木叶未全红,秋岚浸衣冷。

  晚钟忽催人,欲归恋佳境。

  回首看碧峰,一僧入云影。

大胆猜想:曹寅碑全文是一首诗

  这块诗碑嵌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太白殿墙上,约高37厘米,宽41厘米。题诗为阴刻楷书9行,满行9字。长白觉罗善昌题。作者觉罗善昌,满族,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平凉知府。

  扬州曹寅碑的形制与此相似,那么碑上的文字出自何处呢?

  目前查阅《楝亭集》及清宫御档奏折,均未见以“公后尘”为结尾的作品。“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从《钦定四库全书·缘督集卷二》里找到宋代曾丰所写五言诗,题为《用山谷新诗徒拜嘉之句为韵赋五篇报尹直卿》,其一云:

  吾土欧阳公,一代不数人。文星蜚上天,山川效其珍。

  刘①郭②相望出,才藻岂不新。所恨狃时态,未蹑公后尘。

  ①自注:侍郎。②自注:内翰。

大胆猜想:曹寅碑全文是一首诗

  请注意,这首五言八句诗的最后三个字正是“公后尘”,更重要的是作者颂扬之人物乃一代文豪欧阳修,这与曹寅心中的崇拜对象为同一人。

  曾丰(1142-?)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享年近八十,有《缘督集》。曾丰晚于欧阳修数十年出生,与欧阳公同属宋朝庐陵郡人。他极其崇拜先贤欧阳修,并因其同乡而倍感自豪,诗文中多次颂扬欧阳公。

  《缘督集卷十八·白石丛藁序》言:“进贤有徐孺子,耒阳有杜少陵,吾邑有文忠欧阳公。故家余韵犹存,君收而入于诗,不失为思无邪者。”

  《缘督集卷十九·博文斋记》:“吾州故多士,自欧阳公为代文宗风声气习相鼓百年间,士又加多应大比诏浃万其间,以忠义孝亷旌于朝。”

  如今发现的扬州曹寅碑或许是为纪念欧阳修而立,可能曹寅觉得曾丰的这首诗正合立碑主题,故而录题全诗。曹寅所题之诗或许是应人所约,而录题前人诗文自古以来并不少见。

此“题”怎解

  最后一个小问题,我们说说曹寅碑的碑文落款中的“题”。石碑落款文字为“康熙五十一年岁在壬辰四月,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盐漕察院曹寅题”,其他不作说明,这里着重谈谈“题”字。

  题,意为书写;题署。题诗,是将诗歌写在墙上、石上或器物上。唐·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诗:“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崔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那么落款署“题”,可以是别人的作品吗?答案是肯定的。书写者所题的内容可以是自己所创作,亦可录写别人的诗文。

  请看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的一幅书法作品:

  日毂行天沦左界;

  地机激水卷东溟。

  这是柳如是题望海楼联,用笔娴熟,匠心独运,充满着浓郁的书卷味,劲健的笔画,飘洒的结体,给人以悦目养心的艺术享受。

大胆猜想:曹寅碑全文是一首诗

  这一副联摘自元代柳贯《次韵鲁参政观潮》的颔联,用在望海楼尤其贴切,因原诗尾联有句云:“望海楼头追胜赏,坐中宾客弁如星。”

  我们看到作品的上款为“题望海楼”,而这两句并非是柳如是自己所撰,而是她书写。可见“题”也是可以书写别人文字的。

  曹寅的书法艺术水平颇高,再加上其身份地位不一般,故请其题字顺理成章。

  《续仪征县志》云:“康熙中,吴文垐继葺,内有澄虚阁,额为两淮盐政曹寅书。今并废。”曹寅的诗作也证明自己擅长书法,能题写匾额大字。《尚中索书真州东园予有愧焉作诗留别情见乎辞》有句云:“请我书绰楔,擘窠当门前。”

  《扬州画舫录》卷二言:曹寅,字子清,号楝亭,满洲人。官两淮盐院,工诗词,善书……今之仪征余园门榜“江天传舍”四字,是所书也。余园余熙,以字传。

  曹寅碑虽然残缺,但作为重要文物,它是研究曹寅与扬州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曹寅碑上的文字我们目前无法见其全貌,笔者作这种大胆推测,其目的是期望有更多的人关注、研究此碑,当然也盼望着奇迹出现,某一天,镌刻完整碑文的石碑被人发现,它重见天日,价值连城,令人不胜感慨,思绪万千。

大胆猜想:曹寅碑全文是一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情见乎辞   平山   太守   滁州   诗碑   欧阳   扬州   碑文   落款   后尘   石碑   诗文   金石   书目   大胆   全文   体育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