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略评中考卷,详解对联题2

授之以渔——略评中考卷,详解对联题2

  2020年浙江省湖州中考语文试卷上第一大项“积累”(一)第3小题是:

授之以渔——略评中考卷,详解对联题2

  疫情期间,一位同学线上学习《送东阳马生序》。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4分)

  其(1)题略,其(2)为:

  感佩之余,他觉得下面这副对联能概括宋濂其人,但他区分不出上下联。你认为上联和下联分别是哪一句?(填字母)

  A.厚实养德世称贤 B.勤艰求学书为上

授之以渔——略评中考卷,详解对联题2

  命题者为考生着想,在目前各校还没有普遍开展楹联教学的情况下,为了便于学生解答,提供了两个提示。

  提示1:

  对联要求平仄相谐……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摘自《语文作业本》)

  提示2:

  从上下联关系看,对联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串对,下联的内容往往是紧承上联而发的。

  (摘自《名联鉴赏辞典》)

  有了这两个提示,考生很容易就能选出正确的答案:上联B,下联A。

  首先,根据上下联的平仄规律来看,“勤艰求学书为上”的末字“上”是仄声,“厚实养德世称贤”的末字“贤”是平声。其次,从上下联关系看,下联的“养德”是紧承上联的“求学”而发的。

  命题者标出的两个提示颇为用心,其出处看似普通,实则提醒师生教与学之中,都应该注意课内外结合,课内得法,课外得益。

  令人遗憾的是,这道“对联题”中的对联是属于病联,无论从古四声还是新四声衡量,句中的平仄都不和谐,既出现失对,又出现失替。命题者弘扬传统文化的初心很好,播下种子,期待芬芳,让学生感受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对联艺术魅力。但在中考卷上出现不规范的对联,将会产生误导。由此看来,对联的普及与提高任重而道远,需要楹联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授之以渔——略评中考卷,详解对联题2

原创文章,转载请征得作者授权。

宋濂的轶事典故

  宋和尚

  宋濂精于释老之学,而僧人宗泐精于儒学,朱元璋每每称道:“泐秀才,宋和尚。”

  少年神童

  宋濂六岁时入小学,一日便读完唐人李瀚编著的《蒙求》,其后日记两千言。九岁能作诗,人称“神童”。十五岁时,六里人张继之听说宋濂善记,邀请他到自己家中,问多少日可通背四书经传,宋濂说只需一周。张继之不信,随机抽取杂书、稗记等五百言要求宋濂背诵,宋濂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张继之大为惊异,对宋濂的父亲说:“这个孩子天分非凡,应当让他随名师学习。”

授之以渔——略评中考卷,详解对联题2

略评中考卷,详解对联题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对联   东阳   仄声   湖州   平仄   楹联   上联   下联   考卷   神童   厚实   命题   详解   中考   和尚   考生   提示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