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过多的溢美之辞,实则是安徒生童话中皇帝身上的新装

应该戳破这层窗户纸

文 | 戴宇威


在我国,可能没有哪一个职业,像教师职业那样承载了如此多的道德内涵。作教师,不仅是一门职业,更是一种奉献——一种“春蚕未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


“托起明天的太阳”,“民智的开启者”,“知识的播种人”,“辛勤的园丁”, “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灵魂的铸造者”等等,什么美好的赞辞,都毫不吝啬地往教师脸上贴。


正因为如此,谁如果说厌恶当官,厌恶当公务员,那可能是清醒、清高、洒脱,只会受到世人的肯定和称赞;谁如果说厌恶当医生,厌恶当会计,那完全是人家的职业志趣和人生取向,无关乎品行的高低,也没有谁会说三道四;谁如果说厌恶当教师,那就不仅是志趣的问题,而是有悖奉献精神,属思想意识的问题,难免招物议,犯众怒,甚至会被一些神经过敏的人上纲上线作宏观考量。


对教师过多的溢美之辞,实则是安徒生童话中皇帝身上的新装


在如此高调语境下,作教师的都识趣,都知道顺着竹竿爬,都会口口声声地表白对教书育人的向往和喜欢,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忠诚。可以说,凡是当教师的,没有哪一个在报考师范院校的志愿表上,在应聘教师岗位的申请书和面试的答辩中,在年年业务考核和涉及职称评定、评优、提拔的述职或自我总结中,没有作一番言之凿凿,信誓旦旦的坦陈。


然而实际情况呢?时下学校、教师的许多表现和做法确实差劲,学校近似于名利场,教师多是盯着考分、奖金、职称、提拔这些关乎名和利的东西暗暗较劲甚或厚颜争抢,其形象和影响颇为负面,以至被人妖魔化。


对教师过多的溢美之辞,实则是安徒生童话中皇帝身上的新装


同时,现时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姑且不说,莘莘学子整体滑坡的趋势似乎还未见底姑且不说,单是学生的思想意识,人格人品就委实不敢恭维,诚如北大教授钱理群的雷言,“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中小学又未尝不是如此呢?


再者,坚守心灵月亮的教师实在不多,只要有机会,有几人不想着跳槽改行往上蹦?年年各地公开招聘公务员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除了待业的大学生,凑热闹最多的就是教师,胜出的也多是教师,以至曾出现40多位教授竞争一个处级职位的景观。


如此反常,不能凭意气一味地对老师批和骂,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不是孤立的现象,考虑现有的语境——体制、环境、风气、世人心态等,应客观公正地看待,很多方面如应试、补课、滥购资料、追求升学率、分重点校重点班等就不是教师和学校自身的问题,而是社会方方面面合力推助的结果。


对教师过多的溢美之辞,实则是安徒生童话中皇帝身上的新装


就是学校和教师普遍有向钱看齐的趋势,可时下,哪个部门不是在以种种名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呢?很多公务员就是被单位丰厚的福利待遇宠坏了头脑手脚,宠坏了口舌肠胃。今天,可以说没有哪个社会性职业没有遭受整体性的道德质疑与批评?只因为主流的宣传和舆论把教师捧得太高,似乎教师比不能“混同于普通老百姓”的领导干部还要高尚,比引领时代的“先进分子”还先进,期望值与实际的反差太大了,人们失望埋怨的情绪自然就特大,这种置疑和批评就显得更强烈。


教师就是教师,不是道德楷模,不是智慧化身;教师更不是神,他们也有自己的道德缺陷和能力缺陷,更有自己的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因此,还得以平常心来看待教师。


对教师过多的溢美之辞,实则是安徒生童话中皇帝身上的新装


其实,“上之所重,下之所轻”,自古而然。凡是主流宣传极力赞捧的往往是备受挤兑和歧视的。不正常时期教师虽没现时这么多耀眼的光环,但仍被抬得很高,按当时的说法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生力军”、“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园丁”。可实际恰相反。那时什么都讲政审,独有师范院校(除政治专业)的政审门槛最底,很多出身差或表现有瑕疵的考生,其政审表上就注明只宜报考师范专业。


很多早年投身革命,本已任职于党政军部门的知识分子,一旦发现政治上或历史上不够“清白”,不宜再呆在这些部门,便往往将他们撵到学校教书。以至曾有这样的事,某乡党委书记对教师讲,好好干,书教好了,调你到供销社当门市员。


对教师过多的溢美之辞,实则是安徒生童话中皇帝身上的新装


今天政审好象不是一回事了,但有些专业还是设有政审门槛甚至较高门槛,师范院校却没这样的要求,或者说,没有比任何其他专业更高的政审要求。招聘教师,除了专业知识,政治条件和个人表现也绝没有招聘公务员或领导干部那么高,比如党员身份,在后者的竟聘中就是有利的优势甚至是必要的条件,而在前者的竟聘中,就基本上不是考虑的因素。


说句实话,我身为教师,我都不大看得起现时的教师。一是教师一些先天性胎记如明哲保身、昧于尽忠、怯于外争、工于内讧等,具体点就是苏东坡在《留侯论》中讥讽的“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趋命”,在时下的教师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二是越来越多的教师不但自己向书生气彻底告别,而且,还视书生气为另类。今天,一个特立独行,有较强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喜好读书,书生气重的人,在学校,肯定有点处境尴尬。这两方面,我深有体会。


对教师过多的溢美之辞,实则是安徒生童话中皇帝身上的新装


总而言之,时下对教师那么多的溢美之辞,不啻为安徒生童话中皇帝身上的新装,到底是怎么回事,实际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如窗户纸般,没人愿戳破。是戳破的时候了。教书无非就是谋生的职业,是自己的饭碗,明乎此,自然知道珍惜。教书同任何职业、捧任何饭碗一样,都得讲良心,讲道德,讲具体点就是我拿了国家的工资,要对得起自己的学生。若捧得太高或自视太高,实际做不到,便只有走向虚伪,只有让世人失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安徒生   园丁   溢美之辞   教师   书生气   师范院校   现时   时下   领导干部   门槛   新装   厌恶   世人   皇帝   公务员   道德   身上   童话   学校   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