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元帅的三次落泪

朱德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位居十大元帅之首。朱德同志身经百战、戎马一生。由于他长期担任总司令一职,被同志们亲切地称为“朱老总”,在党内和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朱德元帅的三次落泪

朱德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是朱老总这样的铁骨铮铮的汉子。然而,在“文革”中,他却三次落泪,让人看到了他柔情的一面。


第一次是因彭老总的去世而落泪。

朱德同志与彭德怀同志在战争时期长期担任我军正、副总指挥。工作上,他俩密切配合,为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生活上,朱老总为人和善,平易近人,而彭老总则脾气火爆,眼里不揉沙子,虽性格不同,但彼此互相尊重,成为莫逆之交。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被免去了职务,又遭受批斗、迫害长达10多年,旁人唯恐避而不及,但朱德却惦记着自己的这位老战友和兄弟,经常来看望彭德怀,他不避嫌,也不怕受牵连。朱德的每次来访都给满腹冤屈和苦闷的彭德怀带来极大的安慰,使他感动不已。

朱德元帅的三次落泪

朱德与彭德怀对弈


1974年11月,彭德怀因病去世。临终前,他一次次向看守请求,想见朱老总最后一面,然而却没有人告诉朱德,彭德怀最终在绝望中离开了人世。

彭德怀去世后,朱德才知道他的临终遗愿和遭遇。朱德顿时老泪纵横,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大声质问:“为啥子不告诉我,不让我去见彭老总?一个要死的人还有啥子可怕的,他还能做啥子嘛?”


第二次是因陈毅同志而落泪

朱德和陈毅都是四川老乡,两人也同是我军的缔造者,当年朱德、陈毅等人带领南昌起义的队伍与毛泽东同志带领的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冈山上胜利会师,壮大了红军队伍,并成为了红军的主力。

“文革”期间,朱德和陈毅等一批老同志受到冲击,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1971年1月,陈毅因为腹痛加重,就医后以为是阑尾炎,便做了手术。没想到术中发现是结肠癌,由于已经扩散,医生已经无能为力了。后来,朱德去医院看望陈毅,然而,此时病重的陈毅浑身插满管子,因为身体虚弱,已经不能再发出他那豪迈激昂、富有诗人浪漫的声音了。朱德握住陈毅瘦骨嶙峋的手,许久也没有松开。

朱德元帅的三次落泪


1972年1月6日,陈毅去世。1月10日下午,陈毅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然而,此时的朱德却因为身体原因而无法去为老战友送最后一程。他一边落泪,一边作诗,写下了《悼陈毅同志》:一生为革命,盖棺方论定。重道又亲师,路线根端正。


第三次是因周总理而落泪

周恩来与朱德二人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严峻考验,从相识、相交到相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文革”后期,周恩来不幸患上了重病,朱德本想去探望,但是又害怕影响周恩来养病,所以一直没有过去探望。

1975年7月11日,周总理请朱德来医院,两人进行了一次会面,没想到这竟成了一次诀别。

朱德元帅的三次落泪

周总理与朱老总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当时电话是康克清接的,她担心朱德知道这个消息后,经不住打击,便没有告诉朱德。

第二天,即离向总理遗体告别还剩下一天的时间,康克清才故意将话题转移到周总理的病情上。朱德也表现出唯物主义者的态度,表示这是人类的自然规律。

康克清以为朱德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便将周总理昨天去世的消息告诉了他。朱德听后,一下子就跌坐在藤椅上,顿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第二天,朱德特意穿上整洁的军装,在女儿朱敏的陪同下,赶往北京医院吊唁厅向周总理遗体告别。从走进吊唁厅起,朱德就开始流泪,等走到周总理遗体身边,朱德左手脱帽,颤颤巍巍地举起右手,向周总理的遗体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把他对周总理的千情万意都融汇于这一军礼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南昌起义   解放战争   周恩来   军礼   老泪纵横   缔造者   我军   遗体   元帅   临终   文革   红军   老总   队伍   同志   医院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