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息事宁人、父母一味忍让,被校园霸凌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最近,一件发生在北京朝阳的校园霸凌事件浮上网络,情节恶劣的程度、父母、老师、学校和警方的态度,都让人郁结不已。

(一)事件回顾

来源:英国报姐。

受害者小豪的高中生涯,是从恐惧开始的。

他的舍友们从未给过他任何好脸色,每天都用各种肮脏不堪的语言羞辱他,并且付诸于行动。比如,曾经在凌晨扒下他的衣裤,朝下面泼花露水,拍下视频放到群里。

学校息事宁人、父母一味忍让,被校园霸凌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再比如,往他书桌、衣柜、床上倒垃圾、放图钉,还在他洗澡的时候偷走他的衣服,掐着脖子把他逼到墙角,无处可逃、无人求助……

小豪就这样先后被8人侮辱、骚扰、猥亵,一些行为甚至可以构成犯罪,令他重度抑郁,试过割腕自杀。

学校息事宁人、父母一味忍让,被校园霸凌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小豪将他们的恶行上报给老师,老师带着他指认出施暴者,这8个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但面对如此严重的指控,学校的处罚却只是罚施暴者抄写4遍中专生日常行为规范

小豪不但没有得到一个公平正义的结果,反而被劝:“五年同学不要鱼死网破”、“他们只是孩子”、“他们是在开玩笑”。

老师还说,这是在保护小豪。

学校息事宁人、父母一味忍让,被校园霸凌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老师一直说会处理,让小豪信任学校,可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被欺凌的小豪被要求休学在家,而实施欺凌的学生安然无恙地留在学校。

后来,他选择报警,可警察的回复也令他大失所望。因为小豪是男性,所以构不成性侵害、性骚扰的罪名。

他向妈妈倾诉,但让人无奈的是,他的妈妈也觉得只要忍忍就好。

学校息事宁人、父母一味忍让,被校园霸凌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没有人重视,也没有人愿意支持他,令他几乎绝望。

——就这样一篇报道,让我看完以后浑身发颤,气得心肝脾肺肾都跟着疼。

多么不负责任的校方和老师,多么懦弱的父母!

一个孩子,尝试了所有他可以尝试的方法,却没有一扇门为他打开。

太悲哀了!

看看下面这幅图,那个手帮孩子推开了校园暴力?

学校息事宁人、父母一味忍让,被校园霸凌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二)要分清“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

我想,每一个被持续欺凌的孩子背后,总有那么一两个让孩子忍着的父母。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所站的立场就是家长的立场。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将这件事中牵扯到的相关人员进行分类,分成两大类: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

(1)不可控因素

我们无法控制学校和老师怎么处理这件事,无论是严肃处理还是息事宁人,都不在我们控制原范围内。

我们无法控制警察如何定性这件事,无论是违反了法律还是在法律之外,这也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

我们无法控制那8个同学的家长如何教育他们的孩子,为何把孩子教育成这般恶毒的样子?

这些,很抱歉,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

学校息事宁人、父母一味忍让,被校园霸凌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2)可控因素

我们可以控制的是我们自己的言行,我们可以干预的是我们自己的孩子的言行。

我们可以做什么?

1——告诉孩子:你是个好孩子,你值得被好好对待。

我们要尝试理解孩子的痛苦感受,给他陪伴,给他安慰,给他一切你可以给他的精神力量。

我们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这是那8个同学的错。是他们不应该如此侮辱你,不该如此对待你。

我们要告诉孩子:孩子,你很好,你值得被好好对待。

2——尽我们一切力量,表达出我们对孩子的支持!

我们控制不了老师的言行,但是我们可以严肃告诉学校和老师:我们不满意你们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我们不满意你们这样的处理结果。我的孩子身心受到了伤害,我需要另外8个同学拿出诚恳的态度向孩子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继续。

我们控制不了警察和法律,但是我们可以严肃的告诉警方:如果法律只是规定只有女孩子受到侵犯才能立案,男孩子则不行。那不是我们的错,那是法律错了,是法律不完善,我们不认同这样的法律。

我们主宰不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为孩子发声,让孩子明白我们坚定与孩子站在一起的态度。

这是我们的爱,是我们对孩子的保护和支持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们控制不了那8个同学的家长,他们如何教育他们的孩子我们管不着。可是,你的孩子侵犯了我的孩子,我就有责任陪着我的孩子出面,去面对你家孩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代替你去教育你家孩子。

既然你不教育,那么就让我来。或者,让社会来。

再不济,退一万步讲,我们还可以安抚好自己的孩子,主动给孩子办理转学。

惹不起,我们还躲不起吗?

给孩子换到一个安全有爱的班集体,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什么分数,什么大学,如果孩子的心理生病了,如果孩子放弃了生命,那么所有的一切都等于零。

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比软弱地让孩子一味去忍让强。

孩子已经退无可退了,竟然还让孩子忍?

这些话,作为老师和父母,怎么说得出口?

学校息事宁人、父母一味忍让,被校园霸凌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三)父母应是孩子的避风港,不是让他坠入苦海的推手

父母是什么?

父母应该是孩子伤心了可以给他拥抱、孩子沮丧了可以给他依靠、孩子被欺负了可以帮他寻回公道的人。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避风港,而不要做让他坠入苦海的推手,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越来越痛苦,还觉得这些痛苦他应该承受。这对孩子来说,太残忍了!

他们知道告诉父母,得不到任何帮助,所以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自己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咽不下去,就只能憋出病来,或者再不眷恋这个世界。

不要这样,真的不要这样。

没有哪一个孩子活该被别人欺凌!

我们要勇敢地保护弱者,何况那个弱者还是我们亲生的孩子!

——END——

作者:皓月长歌正面管教,家庭教育讲师。家有两只神兽,挑战不断,成长不息。所写文字皆出自个人学习实践,或有局限性,请建设性参考。如果你喜欢,欢迎关注我@皓月长歌正面管教,让我们一起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息事宁人   皓月   父母   孩子   学校   范围内   言行   何去何从   可控   控制不了   态度   家长   因素   同学   老师   法律   校园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