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用“摩斯密码”聊天,专家都无法破译!父母们快长点心吧

今天突然看到一篇文章,展现了小学生之间特殊的沟通语言,号称新时代的“摩斯密码”。看完之后一脸懵,父母们就是再跟得上时代的潮流,也追不上孩子们如此活跃的大脑吧?

科普:摩斯密码

百度百科上说:

摩尔斯电码也被称作摩斯密码,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它是由美国人摩尔斯在1837年被发明的,它的组成是由点dot(.)划dash(-)这两种符号所组成的。

孩子们的新时代魔斯密码是什么?

让我们看一看。

曾经有位小学生,晒出了自己和另外一个学生的聊天记录。如此聊天,只是为了不让家长和老师发现。

小学生用“摩斯密码”聊天,专家都无法破译!父母们快长点心吧

还有这样的。

小学生用“摩斯密码”聊天,专家都无法破译!父母们快长点心吧

网上还有对应的破解规则。

你看得懂吗?

反正我看不懂。也许,我当时学二进制就没学明白吧。

小学生用“摩斯密码”聊天,专家都无法破译!父母们快长点心吧

还有这样的。

小学生用“摩斯密码”聊天,专家都无法破译!父母们快长点心吧

这特殊的“摩斯密码”估计连专家都无法破译吧?

就连老师都不免调侃:“智商超出宇宙”。

当特殊语言流行在孩子群体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

是废寝忘食、迎头赶上吗?

非也!

时代的差距、年龄的鸿沟,我们是无法回避的。有些东西,我们真学不来。

可是,面对孩子们如此特殊的交往方式,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哪些?

(1)不要奢望孩子对你知无不言,每一次沉默背后都有缘由。

孩子小的时候,想吃个苹果、上个厕所都会告诉我们一声,可是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有些事情他便不愿和我们分享了。

这个时候,我们不要轻易往坏处想,认为孩子是在做坏事,所以才不告诉我们。我们这种怀疑心态,会表现在言行之中,将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既然不是坏事,为什么不告诉我们?

想想我们,是不是每件事都会告诉父母?哪些事会回避父母?为什么不告诉?只要我们仔细想,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小学生用“摩斯密码”聊天,专家都无法破译!父母们快长点心吧

如果我们有天天喊着要俭省节约的父母,我们出去胡吃海喝、买奢侈品或者旅游,有可能就会对父母保持沉默。因为我们知道,告诉他们以后,他们一定会对我们耳提面命。

如果我们的父母总是告诫我们不许早恋,那么当我们发现对某个同学心生爱慕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告诉父母。因为我们知道,父母会批评我们,甚至觉得丢脸。

当父母只关注学习成绩,我们与同学发生矛盾回家诉说的时候,父母说:“别整天想一些没用的,好好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下一次,你和同学发生争执了,你还会对父母说吗?

发现了吗?

我们不说的事情不一定是坏事情,但是我们能预感说完之后父母肯能会有的反应,所以我们选择沉默。

由此往回推导,我们就应该明白,如何与孩子沟通,会让孩子放下更多对我们的防备。

别轻易去指责某个行为,即使是议论别人的,孩子也会听到心里去。

比如:嘲笑某个孩子被打了,也不知道打回去。

孩子听到了。等到下一次他偶然间被别人打又因为害怕不敢还手的时候,他多半不敢对你说,因为他怕你会嘲笑他。

小学生用“摩斯密码”聊天,专家都无法破译!父母们快长点心吧

(2)可以不“求”亲密无间,但一定要“求”十足的安全感!

有的孩子健谈,回到家什么事都和父母说。有的孩子内敛,没有特殊的事情,都不会特意告诉父母。这些,都是正常的,父母不要强制孩子去改变。

让孩子身心健康地长大,是我们唯一的目标。

所以,不要奢求孩子与我们亲密无间。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要努力给到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这个安全感,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让孩子知道:

遇到困难了找父母!父母可以和他一起面对困难。即使帮不了什么,也会给他安慰和陪伴。没有落井下石,没有冷嘲热讽,更没有恨铁不成钢的失望。

当孩子扛不住外面的“风雨”(无论在成人眼里这问题是大是小),孩子都有底气回家找爸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线,也应该是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种安全感如何建立?

从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建立起来。

比如:

当孩子被老师批评了,诚实地告诉我们,我们不要伤上撒盐,再批评孩子第二遍。双重伤害,每一个孩子会愿意反复经历。

当孩子遇到问题了,无论大小,父母不要嘲笑,不要冷眼旁观。需要帮忙的时候,适当地施予援手。想要引导孩子独立克服的时候,要用安慰和鼓励的语言,在背后给孩子陪伴与支持。

如此,孩子才能知道,父母永远是我的后盾,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和父母说。那里没有风雨,那里四季如春。

小学生用“摩斯密码”聊天,专家都无法破译!父母们快长点心吧

(3)当孩子真的做错了事,需要我们干预时

没有人不犯一次错误,犯错是正常的。但是,每一次犯错之后处理方式的不同,会导致结果不同。

“错误”,可以是绊脚石,也可以是成长的机会。

比如:当孩子偷偷拿钱的时候。

有个网友私信我,孩子偷偷拿她钱包里的钱,她很生气也很失望,认为孩子的品质坏掉了。

我常说一句话:

当遇到问题,我们应该与孩子站在一起面对问题,而不是与问题站在一起,为难孩子。

孩子偷钱,这确实是一个不好的行为,需要大人引导和干预。

小学生用“摩斯密码”聊天,专家都无法破译!父母们快长点心吧

可是如何引导?

这需要方式,也需要分寸。

首先,找到原因。

这个网友的儿子偷钱,是因为他想买零食。同学们每天放学都买零食,他也很想吃。但是妈妈给的钱很少,不够用,所以他便偷了。

其次,抓住“本质”,少去“定性”。

孩子偷钱,就是因为要吃零食。满足对美食的需要,是这个问题发生的症结所在。

那么父母要思考的是,如何处理这件事。而不是着急地给孩子扣一个“撒谎、小偷”的帽子,轻易地去否定孩子的品质。

孩子并不是惯犯,而是在尝试。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寻找不同的方法。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定性。这很关键。因为你一旦定性,你就不愿意积极引导孩子走出这个模式了。

在我看来,除了告诉孩子撒谎不对,诚实才是一个人的好品质之外,摆在父母眼前的有三条路可走:

1.给孩子增加零花钱。

当孩子零花钱足够花了,孩子自然不会去偷。

这是治标之法。

2.给孩子科普零食对身体的危害。

从三岁开始,我带着孩子逛超市就叫他们看配料表,哪些是健康营养的成分,哪些是添加剂。同时,我也会找一些文章和视频,给孩子看某个添加剂对身体的危害。

平时买东西,也会给他们科普。比如,定生日蛋糕时,我都会说定“动物奶油”的,因为植物奶油是人工合成的,含有反式脂肪酸和氢化物,影响我们的心脑血管。

当我们是以科普友好的态度给孩子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听得进去。当孩子知道这些添加剂对身体不好的时候,自己就会主动控制摄入量。

这是治本之法。

3.批评孩子撒谎,说他是小偷,时刻监视他。

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说他撒谎,骂他是小偷,只知道否定他的行为,却不引导他正确地思考,不帮助他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同时还时刻监视他会不会再次偷钱……

在这样的失望和否定当中,孩子的自信心不但会大受打击,而且孩子永远都学不会正确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孩子愿不愿意和我们聊天,不止取决于我们怎么做,还与孩子的性格、私人逻辑有关。但是,我们无法控制孩子那个方面,只能调整自己的言行。

如果我们想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想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那么希望我们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END——

作者:皓月长歌正面管教,家庭教育讲师。家有两只神兽,挑战不断,成长不息。所写文字皆出自个人学习实践,或有局限性,请大家建设性参考。如果你喜欢,欢迎关注我@皓月长歌正面管教,让我们一起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摩斯   皓月   父母   密码   都会   亲密无间   零花钱   添加剂   点心   零食   小学生   小偷   安全感   失望   批评   事情   孩子   专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