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颜子悠竟然从被“鸡”转为自“鸡”?这结局有点烧脑

“佛系家长”与“鸡娃家长”孰是孰非根本无法判定,不同家庭中养大的孩子,到底人生会如何发展,我们也不得而知。很多家长,在“佛系”和“鸡娃”之间不断徘徊,今天看了某个事例“佛”了一些,明天看到什么故事又“鸡”了一些。

同时,我们习惯在影视剧中、在身边找到与我们相似思想的人,通过他们的成果给自己和孩子的人生注入希望。

比如,看到佛系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功成名就了,就多了一分对孩子放手的信心;看到佛系家庭的孩子最终被淘汰了,一事无成甚至成为啃老族,就会对孩子多一分“鸡血”。

《小舍得》做到了吗?给我们希望了吗?

我认为:并没有。

《小舍得》在我看来,是为了结局而结局。三个孩子的选择与状态,让我有些意难平。

《小舍得》颜子悠竟然从被“鸡”转为自“鸡”?这结局有点烧脑

(一)“佛系娃”夏欢欢——波折几何,回归初始状态

南俪和夏君山,是佛系家长的代表。

可是,他们无论之前多么佛系,依然被田雨岚式家长的鸡血作用下,给夏欢欢尝试了很多辅导方式,包括:爸爸上课回家教孩子、孩子上辅导班、私教课。

最后,夏欢欢被妈妈逼到离家出走的程度,然后父母害怕了,彻底放手了。她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可是,他们(或编剧)是否忘了之前夏欢欢因为学习成绩落后,被同学嘲笑、丢了副班长的职务这件事?他们是否忘了夏欢欢因为学习不好,自己躲进小帐篷无比沮丧的场景?

如果夏欢欢什么辅导班都不上了,回到电视剧最开始的状态,那么她的成绩会再次下滑,到那时,她是否能接受自己的退步?是否能承担同学的嘲笑?是否学会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

《小舍得》颜子悠竟然从被“鸡”转为自“鸡”?这结局有点烧脑

除非,她经过这件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主动认真学习,情况或许没那么糟。但是同学们都在挑灯夜读,而她在悠哉游哉,没有付出哪儿有收获?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奇迹,也许人生就此平平淡淡,甚至到了三四十岁的时候,后悔上学的时候没有认真努力。

就像作者鲁引弓所说,很多孩子注定超越不了她的父母。

再或者,她走“特长”路线,通过“艺考”实现大学梦。

否则,难道她要上职高吗?两个高材生的孩子,要是去上职高,南俪和夏君山接受起来,恐怕有一段很长的心路历程要走。

(二)“鸡娃”颜子悠——从被“鸡”到自“鸡”

整部剧下来,感觉最大的赢家好像是田雨岚。

她的工作没受任何影响,夫妻关系比之前更和睦,丈夫还从“啃老族”变成了“硬汉”,坚定地站在了田雨岚的一方。

而颜子悠,最终发自内心地选择了拼“翰林”,从小被妈妈“鸡”,逼迫到生出心理疾病,可是病好后竟然转变成了自“鸡”。——这个转折,实在无法言说。

当然,孩子好好的,我们应该为他祝福。可是,这样的结果,是否在告诉人们:

“鸡娃教育”也不错?只要父母愿意改,孩子依然比其他人更优秀?

《小舍得》颜子悠竟然从被“鸡”转为自“鸡”?这结局有点烧脑

这部剧“田雨岚”太关键了。42集的剧情,多半都是田雨岚挑事儿。比如:在家长群传递焦虑,在妈妈家里煽风点火,给南俪工作上搞破坏,逼迫孩子奔波于各个辅导班,唯分数论……

可是,没想到,她竟然成了最大的赢家。

难道,“鸡娃”的方式最终可以大概率地获得胜利?

《小舍得》颜子悠竟然从被“鸡”转为自“鸡”?这结局有点烧脑

(三)“别人家的孩子”米桃——智商很重要,经济基础也很重要

米桃,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跟着在城里打工的父母来到城里上学,基本处于社会底层。

同时,她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上辅导班,不用父母陪伴,智商140,考试第一名。有天赋,肯努力,好学又懂事。

原著中,米桃因为接受不了与夏欢欢家庭情况的差距,得了抑郁症,回老家种田去了。电视剧中,米桃在老师的帮助下,不但解开了这个心结,还帮助父母利用网络销售果蔬,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租了像样的房子,打算把妹妹接过来一家团聚。

米桃比颜子悠优秀很多,这一点从钟益老师的反馈中可见一斑。

她为什么直升风帆,而不去翰林?

因为“钱”。

翰林是私立学校,每年至少也得几万块学费。

当时,择数两万块钱都能让这一家三口站在红绿灯前垂头丧气,何况持续几年数万元的支出?

再说,私立学校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都差不了,米桃前面有欢欢家的相形见绌,再次强行融到不同阶层的圈子,势必又是一轮心路煎熬。

不过,即使留在风帆,米桃也依旧是数一数二的优秀学子。不出意外的话,她的人生一定会逆袭。名校毕业,定居城市,成为“城一代”。如果发展不错,她的孩子可能成为第二个“夏欢欢”,被捧在手心享受优越生活。

《小舍得》颜子悠竟然从被“鸡”转为自“鸡”?这结局有点烧脑

(四)我们是其中的谁?我们的路该如何选择?

看完整部剧,我发现我不是这三个家庭中的任何一个。

我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妈妈。我没有南俪那么“佛系”,没有田雨岚那么“鸡血”,没有他们两家那么有钱,同时,也没有米桃他们家那么贫穷。

我的孩子也是普通的孩子。没有米桃那样140的智商,没有夏欢欢那样出色的才艺,也没有颜子悠那么勤奋好学……

我在意孩子的成绩,因为成绩可以影响孩子的自信,而且大数据表明,考上大学之后获得成功的几率更大。但是同时,孩子尚在小学阶段,我又没有那么在意成绩。

《小舍得》颜子悠竟然从被“鸡”转为自“鸡”?这结局有点烧脑

我有两个孩子,女儿三年级,儿子五年级。

女儿:别人口中的“学霸”

女儿学习主动性特别强,认真努力,但凡考试没考到第一名都觉得对自己不满意。经常超额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时候我会担心影响她的休息和玩耍时间,会对她说:“这样就挺好的了,别写了,去玩儿会吧!”

对女儿,我常常给她放松,对她说:“在妈妈心里,小学阶段前五名其实都没什么差别的,只要认真听讲用心答题就好。”

女儿的要强心体现在各个方面,我担心她过于重视排名/高低会影响她的快乐指数,所以经常给她减压。

儿子:恣意玩耍,长期十几名

儿子和女儿截然不同,家庭作业他会在学校里抽时间挤时间完成,回到家整整一个晚上都是玩儿的时间,考试长期班里十几名,不着急不上火,玩儿得坦然。

我最近常常给儿子紧发条:“淏仔,五年级了,咱们抓点紧,朝着前十努努力,如何?”

每次儿子都嘿嘿一笑,说“好”,然后该玩儿还是玩儿。

《小舍得》颜子悠竟然从被“鸡”转为自“鸡”?这结局有点烧脑

你们若问我,对儿子这种状态担心吗?

说实话,有些担心,但没有过度担心。

因为我了解他。他的记忆力特别好,思维能力也不错,学东西速度快。他这个成绩是因为投入太低,回报自然就低。

每次他期中期末考试的卷子我都会认真看,看他错题的原因,从而判断他是否还能跟得上进度。每次都会问他:

这些问题问了好几年,儿子已经熟悉了这个流程。这次期中考试,没等我问,便主动对我说,什么科目错了什么题,是否应该错,可以怎样改进。

我认为,他有这个思维模式对他一生都很有帮助。

等到有一天,他觉得他确实需要努力学习/工作的时候,他知道如何分析自己的情况,如何归纳原因总结优劣,如何寻找努力的方向。

他11岁了,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强迫他去学习只会适得其反。我能做的,只是适当地“引导”,还有“等待”。

影视剧以及网友们的分享,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参考。但是,具体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如何教育、引导,还要取决于孩子的性格、能力、家庭状况以及我们自身的条件。

可以借鉴别人的做法,但不要盲目攀比。选择一条适合我们走的路,才是最好的。

朋友们,你们的孩子属于什么情况?

你想如何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

欢迎留言分享。

——END——

作者:皓月长歌正面管教,家庭教育讲师。家有两只神兽,挑战不断,成长不息。所写文字皆出自个人学习实践,或有局限性,请大家建设性参考。如果你喜欢,欢迎关注我@皓月长歌正面管教,让我们一起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皓月   翰林   辅导班   结局   儿子   担心   家长   父母   女儿   状态   成绩   努力   妈妈   情况   孩子   家庭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