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楼之半空屋书藏:《经史百家杂钞》

【说明】古之君子,其志唯学。治学之要,首在经史。经史浩瀚,在择其善者、精者而习之。

《经史百家杂钞》

欲知中华之文明,当读中国之典籍。欲精中华之文章,亦当求古圣先贤之载籍以习之。

然即以古籍论之,浩如烟海,欲求以有涯随无涯而不可得。且精芜不一,欲求其真而反失其道者比比皆是,足为吾人之惕励。

有鉴于此,古人在这方面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闾巷之徒,皆愿求其一法而效之。

有唐之际,太宗、玄宗二帝皆有志于此。太宗命魏征等编撰《群书治要》。而据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记载:

玄宗谓张说曰:“儿子等欲学缀文,须检事及看文体。……卿与诸学士撰集要事并要文,以类相从,务取省便。令儿子等易见成就也。”(张)说与徐坚、韦述等编此进上,诏以《初学记》为名。

这段话大意是说,皇子们要学习文化、学写文章,唐玄宗于是要求文臣们编写一部教科书,内容要求是汇集重要的事件和重要的文章,来作为范本;而且便于检索——这《初学记》的名称,就起得很好。成书的《初学记》,取材于群经诸子、历代诗赋及唐初诸家作品,体例略仿《艺文类聚》。

中国各朝代,大部头的类书也编纂了不少,质量也非常的好。例如《艺文类聚》、《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到了明清之际,诸如《千字文》、《弟子规》、《龙文鞭影》等蒙学读物,就非常盛行了。这二者虽体量有繁简、取裁有高下,但对于文化的推广及至文明的传承,皆有聚沙扛鼎之功。

从“研读历史、模习文章”的角度看,余以为同类书籍中,曾国藩氏编纂之《经史百家杂钞》尤善。

第一、作者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三立”从来都是国人理想与追求之至高境界。而曾国藩氏“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至有誉其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者。

因此清末民初的梁启超,对曾氏就已是倾心推崇,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指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对曾国藩倾服备至,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藩家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泽东手书的“咏之珍藏”。毛泽东并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连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国藩。

毛润之、蒋中正是现代社会之雄杰,是离我们最近的历史性人物。他们对曾氏的评语,对我们有极现实的借鉴意义。


书籍的编纂,其主编非常关键。诸如《资治通鉴》、《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其编写班子皆一时之妙选,其主编皆当朝之精英。主编的学识,直接关系到书籍的优劣。因而,《经史百家杂钞》斯可谓系出名门之作。

第二、取裁

曾氏一生,从书生到朝官、从文臣到武将,曾担任过: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江西乡试正考官、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官居一品;同时,创立湘军,以军功封侯,成为清代文人封侯第一人,可谓“出将入相、才兼文武”。身故之时,“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观其履历,几至凡百职司,无不赅备。

丰富的人生阅历、扎实的学问功底,铸就了其旷古之学识。且曾氏本为一代文宗,一生著作等身,内容亦几至无所不至。如此人物所编纂之书,在立意和取裁上,自是高人一筹

曾文正公有云:“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乎强有力也。”毛泽东就说,曾国藩氏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具体到《经史百家杂钞》上,“孕群籍而抱方有”,取精用宏,讲求经世致用,实为吾辈修齐治平之典也。

第三、范围

虽说类书的主要特点是:包罗万有,以利于检视摹习也。这和“研读历史、模习文章”的初衷,亦可谓不谋而合。

历史上著名的类书有:

《北堂书钞》:隋代虞世南编撰。

《艺文类聚》:唐高祖李渊令欧阳询等编修,成书于武德七年(624)。

《初学记》:唐玄宗令徐坚等撰,成书于开元十六年(728年).

《太平御览》:宋太宗命李昉等编辑,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

《永乐大典》:明成祖命解缙等纂修,成书于永乐五年(1407年)。

《四库全书》:清乾隆时编纂,约成书于1782年。

不难看出,各书在取材上,由于成书时间上的制约,大多不尽人意。这也是我们在选取古籍读本上,经常遇到的难题。即如《资治通鉴》,可谓万世不灭之佳作,但对于宋代以后的历史——而宋以后,有元、明、清三大朝代,又创造了多少激动人心的历史啊——就只能概付阙如。

而曾国藩氏(1811-1872年),乃晚清之人,这一时间节点,在资料搜集上,几无遗憾。同时,曾氏乃中国封建社会——古代社会的最后一位大师级人物,因此,在文献取裁上,亦可称几无遗憾矣!

上述三大特点,成为了此书的三大优点,亦成就了其不可逾越的历史地位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版本问题。即以《初学记》为例,我手头只有一本中华书局——虽说是2005年印刷,却是1962年的旧版:繁体、竖排,密密麻麻,没有注解。

文言与白话的鸿沟,向来是古籍和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命门。而万幸的是,《经史百家杂钞》已经有一个非常好的、适合现代人阅读的版本:贵州人民出版社《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的《经史百家杂钞全译本》。

该书全部采用适合今人阅读习惯的简体横排法,且每段原文下加有《注释》,对重点、难点之字句、典故等做出注释;在注释后,另有对原文的白话译文,使读者阅读起来一目了然。

贵州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系列,是国家出版规划重点项目,并获得了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大奖”。余以为该系列选材甚佳,书中虽有错漏之处,然瑕不掩瑜,实为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上佳读本。惜乎此书自1999年初版后,仅印了1500册,此后就更无再版,以至很久以来,市面上就已经无处求购。

不下楼之半空屋书藏:《经史百家杂钞》


生而在世,而知有此书,不亦幸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010年1月30日于不下楼

不下楼之半空屋书藏:《经史百家杂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艺文   人民出版社   太平   类书   成书   中华   此书   永乐   大典   古籍   半空   注释   中国   学士   人物   体育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