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三国之《“三国”的忠义与智谋》

焦点三国之

《“三国”的忠义与智谋》

——真相的代价:智者之识 愚者之怒

在中国,要论最家喻户晓的历史,非三国莫属;要论当下说三国最有名气者,非易中天老先生莫属。熟料易老爷子在N久前,就天马行空地发了篇大作,纵横捭阖地将三国的定性淋漓尽致了一把。本来这也没什么,老爷子本就是文坛超男,跟谁说都是娓娓道来,说什么都是头头是道,十分地好听中听。但这回却是十分要命。

要命的是,老爷子说中国人心目中的三国,既不是真实历史的三国,也不是陈寿笔下《三国志》里的三国,而是——基本上就是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三国。要命的是,易老爷子说无论是新拍的电视剧的新《三国》、还是流传已久的《三国演义》,都是对三国历史的颠覆。最最要命的是,不论是作为电视剧的新《三国》、还是旧小说的《三国演义》,本身也是对其自身所说的各自三国的颠覆。

说别人是颠覆,自然就是要颠覆别人。就算不打算颠覆别人,其实已经颠覆了别人——这道理,大致是不会错的。

没有最要命只有更要命的是,易老爷子所说的、所指的,还都真是真的有道理的。也就是说:新《三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三国演义》颠覆的就是《三国演义》自身!

我们就说说最富盛名和久负盛名的文言白话体章回小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一个基调:尊刘抑曹;两个热点:忠义、智谋。

先说尊刘抑曹。

焦点三国之《“三国”的忠义与智谋》

【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像》蜀主刘备 波士顿美术馆

“尊刘抑曹”何所指?一是视刘备为正统,希望由刘备来坐天下;二是视刘备为正人君子,认定他所做的都是仁义的侠义的事情,即刘备是正面人物,其他则是反面人物。

事实上都不是。

首先刘备在大出所望地夺占川蜀之前,或者具体说是在汉朝的覆灭前从来没有打算一统天下,更没打算坐天下。无论在正史还是演义中,都是这么说的。在情在理的,也就是这么一个事实。道理很简单:社会不允许、条件不具备、自身没想法。

首先是社会不允许。汉朝是刘姓的天下没错,但不是所有姓刘的都有份。就像不是所有姓蒋的都会是中华民国大总统一样。综观历史,帝王之家防范同姓甚于打压异姓的情况,具有普遍性。例如秦二世登基后就把他几乎所有的兄弟姐妹杀了个干干净净;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打一开始就没把同宗放在眼里:先是在他老爹面前讥讽其他兄长的产业远远不如自己、再是警告同宗晚辈不要抢夺自己子孙的江山,后世子孙有样学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削藩”、“推恩”不外此意,七国之乱就是很好的回应;唐朝最英明的两位大帝,先是太宗皇帝三个活着的亲兄弟被他杀了俩,后是唐玄宗把诸王形同囚禁一般集中居住不得外出以至于后来安史之乱京师沦陷皇子皇孙被叛军杀猪杀狗一般灭了个干干净净;到了明朝,靖难之役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惨不忍睹;大清朝也概莫能免,诸位皇子阿哥们明争暗斗勾心斗角那是家常便饭了去,什么雍正夺嫡之谜,就是一段大公案。即便就以当时——三国时期而论,魏国的富二代加官二代曹丕,就想法设法把诸位骨肉兄弟给里里外外摘除了个遍:《七步诗》真是一字一血泪啊!至于代替魏国的晋王朝(别忘了统一三国的不是魏而是晋),八王之乱堪比英国的红白玫瑰战争,总之是把家、国都消灭了个干干净净。再至于偏安一隅的吴国,也不能例外,太子孙和与孙霸之争的结果就是兄弟同归于尽,还赔上了大丞相陆逊。有这么多血淋淋的历历在目,安见得刘备就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打起帝座的主意?

封建社会本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礼法社会,对帝位的传承,更是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并以国法、家法来约束,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这样说吧:即便汉献帝死了(专业术语是驾崩),怎么轮也轮不到刘备同学上台演出。在帝位面前,刘备是什么玩意儿?请看题版:

1、来历不明。刘备与其号称皇族,不如用自称来得更贴切。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刘备家有史可考的,只到了他爷爷这一代。问题是从他爷爷往上到中山靖王刘胜这中间几百年,就都无史可考。因此,人人都说刘皇叔,但这皇叔的来历,却是虽善无征、殆不可考。

2、关系疏远。礼法上,有大小宗之分,小宗是没有继承权的,在古些时候,过了几代,小宗还得改姓——不是认祖归宗,而是另立门户。因此,象刘备这样的,早已是此刘非彼刘了。中国皇位的继承,最大的原则是两条:立嫡与立长,简单说就是只能立嫡长子;最常见的传位现象是两种:传子、传弟。舍此之外皆非正道,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3、辈分不对。刘备即便是真皇叔,那也是皇帝的长辈。皇位向来只有往下传的,没听说往上走的。

当真是说破英雄惊煞人,说破狗熊的效果也差不多。因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这么种样子,刘备要称帝,都只能算是篡逆,都只能是遗臭万年。真不知道世人,怎么会喜爱出一个刘皇叔变身刘皇帝的幻梦来!

其次是条件不具备。自古以来,要当皇帝的,只有两种可能:或者身份、或者实力。刘备的身份问题,法统的部分上文已经说明,至于实力,在第一代三国人中(袁绍、曹操、孙坚这一辈,包括董卓、刘表、公孙瓒们),刘备是排不上号的。曹操们只要不爽了,就会骂“刘皇叔”是织席卖履之徒,要命的是,这还真没有贬低他。无论是黄巾起义风起云涌、还是关东诸侯大兴义兵、还是各地诸侯全面混战之时,刘备都是缺兵少将没地盘的。四处漂泊、妻离子散,身无立锥之地,才是“刘皇叔”的真实写照。以他当时的实力或者说境遇,要“伸大义于天下、匡扶汉室”已是奢望,何谈一统天下、称王称帝呢。刘备当时如果敢这么说,结果只有两个:被人笑死、被人踩死。

最后是自身没想法。原因既明,结果自现。其实与其关心“刘皇叔”有木有称帝的想法,不如看一下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所谓不攻自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刘备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不外乎两点:攀龙附凤和据地自肥。简单说,就是不想当穷人想要当富人。

说到攀龙附凤,这就是“皇叔”的真实由来。因此说刘备跟“刘皇叔”一点不搭界,那是有点冤枉他了。其实他还是一直在很努力地往这方面发展的。“皇叔”的招牌,也确实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不过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利益在当时并不是他最想要的,例如被反对派拉去秘密谋反,结果差点搞得身败名裂加身首异处,不得不跟当时也是后来最大最硬也是最欣赏他的老板曹孟德闹翻,从此二人各自走向不归路。他当时最想要的是什么?是官职、银子、土地、地位这类最需要也最实惠的东西。

说到据地自肥,就更容易理解了。一个穷小子出来混社会,最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说最需要的是什么——准确地说,最缺乏的什么?饿了想吃、困了想睡,穷了想发达,这就是刘玄德的生存现状。物质决定意识,设身处地地替刘备想一想,这难道不是最急迫的、最应该做的事情么?平心而论,在当时那样一个乱世,他还能想什么、做什么?三国诸位大谋士,哪一位初登场不是高喊“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连那位一向号称宽厚长者的鲁肃鲁子敬,和小军阀孙权初次见面,就敢劝以帝王之说呢!再看最有责任也有能力兴复汉室的大汉正牌宗亲,号称“八俊”的刘表,不就是闭门以待时清,说白了就是一个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主儿么?刘表还算好的了,那位刘璋的爸,更是大汉宗亲的刘焉,不就早在川蜀割据了么?手握重兵的高门宗亲尚且如此,硬要一个在路边练摊的穷小子来匡扶汉室,是不是也太穿越了?!

刘备一辈子,干的就是这两件事。前期主要是攀龙附凤,而且附的还不止是汉献帝,他附的“龙凤”那可真是多了去了——谁让自家没本钱呢?怪不得他啊。后期有了底子,就直接自立门户单飞了——越玩越大了,末了还弄了个“刘先主”当当。顺便说一句,这两个“汉帝”,性质完全是不一样的。刘备当的,绝不是汉朝原来的那个号令天下的天下共主、真命天子,而是而就是一个军阀割据的草头皇帝。因此,在三国之间的征伐中,也就谈不上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以上说的是“刘皇叔”的正统问题,下面说“正面”,即是不是正面人物、正人君子问题。

决定一个人形象的,一是性格,二是行为。

刘备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史载刘玄德“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三国志》)。简单说就是一个好声色犬马的主儿——刘备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货但刘备也有他的好,主要如下:一是尊重江湖规矩,例如对周围的人懂得讲义气,这样使得他在无本生意中得以聚拢一些人,主要是一些介于正邪之间的、二流的人才,前者如关羽,后者如孙乾、简雍之类。二是待人宽厚,善于和人打成一片。这使得他奔走四方时,能容下各种不同的人物,至少不和他们起正面的冲突。像对待法正、许靖这类名声有问题的人。也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能把原从集团(关、张、魏延、赵云等)、荆湘集团(诸葛亮、庞德、马良等)和益州集团(李严、黄权、谯周等),在巴蜀这样一个人挤人的地方,能够捏合在一起,而不是互相对抗——在这点上,刘备就比孔明高明得多,孔明的原则是抛弃原从(魏延、赵云)、打压益州(罢黜李严、杀彭羕)、只用荆湘(马谡),结果在内部搞得势同水火。三是善于屈身。一般说人是“能屈能伸”,但刘备的本事还不止于“能”——能够,而是擅长。结合第二点看,他是唯一一个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甚至是敌对的集团之间自由穿行的人:汉帝一系、袁绍集团、曹操集团、刘表一系、江东孙氏,还有诸如公孙瓒(被袁绍所灭)、吕布(和谁都干仗)、孔融(最爱和曹操对着干)都有着不错的合作历史或者说交情。

但是,在表面和谐的假象中,刘备却也有着令人震惊的劣迹,斑斑劣迹:

公孙瓒借兵给他(二人是同学关系),刘备就借机挖赵云的墙角;

陶谦挽留他,最后刘备反客为主,占了人家的徐州;

袁绍把他奉为上宾,结果刘备很不厚道,私下指使赵云在袁绍的地盘上募兵,背着主人搞私人武装;后来刘备的大将关羽还把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给杀了,只能赶紧跑路;

曹操力排众议礼遇他,“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结果刘备干的事情更出格,先是关羽要在公开场合杀曹操,接着是和反对派董承密谋杀曹操,最后是直接反叛,杀人大将(车胄)、夺人城池(徐州)等等,以至于和曹操反目成仇,不共戴天,乃至于再也不可弥补。

刘表收留他,结果他手下的主要谋士孔明,离间人家骨肉,还和在野的反对派搞在一起。最后搞得当地的掌权大族如蔡瑁、蒯越对其必欲除之而后快。而最后刘琮投降曹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感受到了来自刘备集团的直接威胁。

孙权和他结盟,结果故事就更多。争夺荆州败军覆将,以至于不共戴天,倾举国之力攻击孙吴,逼得孙氏向头号敌人曹操称臣,丢尽脸面。

孙氏和他联姻,也是搞得灰头土脸,刘备一个老男人,对人家豆蔻年华的小姑娘施加家庭冷暴力,搞得孙小妹不堪忍受,最后逃回东吴,郁郁而终。诸葛亮无意中就透露出了传为美谈的甘露寺相亲的后果:“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刘璋把他视为救星,结果刘备成了灾星,直接把人家老窝都给端了!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结合其生平,基本上是和谁合作就算计谁。说他是个正人君子,是个仁厚之人,是个仁德之君、是个可以相交的相托付的朋友——真是农夫与蛇啊!

其实这种人,到现在还有,我们海峡对岸的宋楚瑜先生,就是这么个主:和谁合作就坑谁、和谁合作谁就倒霉。偏偏他的党,就叫做亲民党,真是笑死人不偿命啊!可见这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大家不要不能接受,只不过“刘皇叔”干得忒多、忒频繁、忒绝罢了。

这样,综上所述,所谓的“正统”、“正面”,就真的是说破狗熊惊煞人了!


讲完一个基调(尊刘抑曹),接着说两个热点:忠义、智谋。

自然先说“忠义”,而且还捡最典型的说:关公。

焦点三国之《“三国”的忠义与智谋》

【明】商喜《关羽擒将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关羽其实还是投降了曹操的。

所谓“降汉不降曹”,根本就是胡扯。首先刘备和汉本身是一家,关羽是和“曹贼”打仗,而不是和汉朝对抗,何来“投降”之说?!你回家了会喊一嗓子:“我归降了!”吗?!要说,也是“汉不归曹”。其实从字面上看,就不难识得当事人当时的心理:知道是要投降了,而且还知道要向谁投降,这心里自然是别扭的。这心里一有鬼,行动上就会表现出来,结果就搞出了“降”,搞成了“汉不降曹”——心理压力太大,再加上心理定势引导,结果还是说漏嘴了。这是从关羽的方面说。而曹操的表现,就更足以说明问题:“吾即是汉、汉即是吾,降汉即降吾也,呕耶!”翻译过来就是说:只要你上了“降汉”的贼船,还怕你不“降曹”认贼作父!

关羽其实还是真降了的,降曹。首先他在曹操那边(现在是这边了)过得很滋润,还有是大家待他都很不错,也交了许多朋友,最重要的是行动上有所表现:急着立功,杀了袁绍的大将,解了白马之围,救了曹操的燃眉之急——要知道,这和他许昌围猎之时,不惜以身犯险,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斩杀曹操,可是有天壤之别呀!

但关羽还是跑回来了,因为在曹操那呆不下去了。原因很简单,和曹操感情破裂了,为了一个女人

蜀记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於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三国志-蜀书六》

“心不自安”

史籍上说得明明白白他的心。当真是红颜祸水啊!

就算浪子回头金不换,但关羽后来干的事更令人发指:华容道放走了曹孟德!

大概刘备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心二用能用到这份上!

关于吃回头草,张柏芝只不过在飞机上换了个座位,一忍再忍的谢霆锋就此竟然毫不犹豫地提出——散伙!

因此,所谓的忠义,是“既投降了敌人,又放走了敌人”——不是我说的,这是易老前辈下的结论。

因此,对于关老爷的这种“忠义”,我看我们大家还是不提也罢,不提也罢啊。

焦点三国之《“三国”的忠义与智谋》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文寿《盖世雄风》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江湖派的关老爷退场了,还有名门正派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为千古之佳话也。他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忠心的典范。其代表作就是一生都忠于汉室、忠于刘备。

焦点三国之《“三国”的忠义与智谋》

明宣宗朱瞻基《武侯高卧图》

是吗?

从一开始就不是。

从社会阶级分析论的角度看,诸葛亮的身份非常复杂——驳杂。他是权贵世家之人(祖上做过汉朝的司隶校尉、光禄大夫),但早已没落(只能流落到乡下种地);他是当朝权贵的姻亲(刘表是他姨夫,这是个很硬的关系),但不被重用(还是只能流落到乡下种地);他广受在野党的好评(他的粉丝和铁杆都不在朝,那个水镜先生更是深藏不露),但前途渺茫(那更要流落到乡下种地),说是“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只能“苟全性命于乱世”也。

这样看来,他对之前的汉朝是怀念的,对剥夺了他的良好家境的现实是不满的。这就决定了他会扛着先汉(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名词来形容这样一个时期——汉朝所以为汉朝之时,还好能借用孔明的《出师表》的“先汉所以兴隆也”的说法)的大旗,因为他希望恢复诸葛家昔日的荣光;他会坚持反对诸侯(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名词来形容象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刘璋这样一帮子人:军阀、权臣等)的路线,因为他们剥夺了他本有的应有的东西。这就是他忠于汉室的全部出发点和全部内容。

上文说到:其实与其关心“刘皇叔”有木有称帝的想法,不如看一下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所谓不攻自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分析到诸葛亮这边,道理也一样。与其纠结于是否忠于“刘氏”(这个词就能包括了汉朝和刘备),不如看一下他真正忠于的是什么——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诸葛亮一生尽忠的,只有两个:他的家族、他的理想。其他的一切都是手段,绝非目的。

忠于家族,这是本来之理,只知忠于家族,也无可厚非。古人素来云“家国天下”,无家何以为国。在古人的观念中,家国一体,甚而家先于国的,把家族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前的,是普遍之理。我们之所以对此看不惯,或者说我们之所以经常被敬亭老弟“说破英雄惊煞人”,往往是因为我们大家对历史现实做出的认识判断,是建立在我们大家主动、被动地接受了很多错误的历史“事实”、接受了很多错误的历史方法的基础上,养成了对历史想当然甚至随心所欲的恶习后做出的固执己见之故。


诸葛孔明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得非常明显。

诸葛一门,亲兄弟三人,为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均,另有一位堂兄弟,诸葛诞,合计四位核心人物。四人之中,早期出仕者三。而出仕的三人中,竟然恰恰分属三大势力集团,也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以敌对态势互存的三大势力。这不能说是巧合,这只能是家族的安排。另外一个诸葛均,别看他不出仕就认为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这也是家族的安排,精心的安排,这种安排,更看出了家族的力量和高明之处:押宝三家,不论谁赢,最终赢的都是诸葛家;万一流年不利,还有一个在家守护的预备队——这种布局,是多么的具有远见卓识啊!我们再来看后续的情况:诸葛亮过继了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诸葛乔生诸葛攀。后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在东吴被夷三族,惨遭灭门之祸。后来,诸葛恪被平反,于是诸葛攀回东吴,承继为诸葛瑾的后嗣——多亏了诸葛亮,保存了诸葛家的血脉,也保住了大哥诸葛瑾的香火。在魏国的诸葛诞起兵,事败被杀,并夷三族。这样,三支血脉被斩断了两支之后,诸葛家的香火竟然还能纹丝不动,不可不谓善于老成谋国(家)者也。相较于关羽,蜀国被攻破后,庞德的孩子庞会为报杀父之仇,竟然尽灭关氏一族!以至于《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是否真是关老爷的后人,那还是大大地存疑的。

三国之中,最显赫的家族是谁?持续权位最久的家族是谁?在历史上留下千古美名的家族是谁?不是四世五公的袁本初(被灭了,还出了个位列十恶不赦之首的堂哥袁术),不是九五之尊的曹操(名声不好)和刘备(生了个历史上最著名的傻儿子),不是东吴的张、顾、陆、朱等大姓世家。真能名利双收的,首推诸葛家:方其鼎盛之时,一门同时出两个宰相(诸葛亮为蜀国丞相、诸葛瑾为吴国)和一个大将军(诸葛诞为魏国镇东大将军)。终三国之世,诸葛家实现了二世三公的不可企及的——又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名词来形容它、他们了:

诸葛亮:蜀国——丞相、封侯;

诸葛瑾:吴国——左都护、大将军、封侯;

诸葛诞:魏国——征东大将军、封侯;

诸葛恪:吴国——大将军、太子太傅、封侯;

诸葛瞻:蜀国——行都护、卫将军,统帅诸将,平尚书事,封侯。

以一身寄一国之命,以一家左右天下之时局,纵观中国历史,这只有战国时期以一人之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能够与之比拟!一人佩戴六国相印,执掌天下时局二十年,看了这段历史,如此“丰功伟绩”,您记住的,是苏秦,还是六国?至少不会是他对哪一国的“忠心”吧?

诸葛满门,外则相互勾结、内则挟持其君。说人家曹操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实际上,说“名为君家、实为葛家”,也不是完全厚诬古人罢?“诸葛”诸葛,本姓葛,后来迁移,居住在一起,当地人就称他们为“诸葛”,诸姓葛之人的合称之意——真是“诸”得好啊!

诸葛家的这种做法,在当时就引起了不满,特别是在其最权势熏天的蜀国。这从两件大事可以说明:一是罢黜李严,二是诸葛亮死后立庙之事。

李严是先帝顾命大臣,临终时托以重任,“统内外军事”。一般的说法,刘备这样安排是出于个考虑:首先是互相挟制,诸葛主文、李严掌军;其次是派系协调,诸葛代表了外来派,李严代表了本地派;最后是用人和形势上的考虑,诸葛亮善于治国而不善于作战,当时刘备大败,面临了来自东吴迫切的军事压力,要依靠本地派的军事领袖对付东吴。但这无疑引起了诸葛亮集团的严重不满。

在刘备临终托孤的当时,李严的地位和诸葛亮是同等的,但诸葛亮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硬生生地把李严排挤出了核心圈子——这样说,还算轻的,因为在诸葛亮的把持下,李严从来就没能进入过中央政府!

其实诸葛亮踩踏李严,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最终打倒了李严,也没有什么稀奇,朝臣相斗,楼起了楼倒了而已。但最令人震骇的,是这一过程:在要求罢黜李严的表章中,竟然囊括了所有主要的内外大臣和将领的姓名!历朝历代,朋党勾结都是大忌,内外勾结更是大忌中的大忌(例如在明朝,大臣与边帅交往,杀无赦!)。而诸葛亮竟然毫不忌惮地就干了。

历史上,把诸葛亮的功绩,尤其是起辅佐刘禅的功劳,直是捧上了天,似乎只要有孔明在,天就不会塌下来,只要孔明一不在,天立马就会塌下来。事实上有两个大不然

一是蜀国须臾不可无诸葛。诸葛亮辅佐阿斗,凡一十二年,诸葛亮死后,刘禅自行执政,又过了一十四年。简单说,阿斗执政的时期,比诸葛亮还长;在那样一个乱世,能独立执政十几年而不倒,绝不是件容易的事(看看同时期的其他“帝”二代就知道)。

二是当事人的态度。照理说,诸葛亮如此鞠躬尽瘁,如此劳苦功高,刘禅应该是感恩戴德的。但事实远不是童话那样的美好。他做的最直接的事情就是,在诸葛死后,力排众议,拒绝为诸葛亮立庙,这期间的政治意味,十分耐人寻味。其实只要看看诸葛公流传千古的《出师表》,就可以知道,刘禅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关于这方面的事情,后人议论得已经很多了,这里只做简要的叙述,准确说是对原文的一个解释: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意思是说阿斗不仅不是个明君,还是个暗主。不仅是个没用的废物,而且还不懂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料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句话其实是说得很过头,咄咄逼人。要知道,刘备死后,“政事无大小,咸决于亮”,除了皇帝的“宫中”之外,什么地方都是诸葛说了算的——而在这里,诸葛竟然提出宫中之事,也要他说了算才行!神马“专权跋扈”、“以下犯上”、“大不敬”,跟这话比,都是小儿科了。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骂完了,还没完,接着就是排兵布阵,找了这么一帮子人对阿斗严防死守,不论小皇帝要干啥,都要他们点头才行,“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嘛。

4、“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这句话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其实问题很大、性质很严重。当时蜀汉的政权结构,诸葛管行政,李严管军事。这也是刘先主精心安排的一局棋。但孔明这么一搞,就把军事大权也全盘接手过来了!这就是这才是“南征”、“北伐”的真正的要害!这下子,军政大权全部落于诸葛一人之手也。再者,诸葛“北伐”去了,本来该他管的那一摊子事交给谁?就是上面那一帮子爪牙、鹰犬们。诸葛把这事推了个一干二净,反而“不务正业”去了。

4、“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这就简单了,就是临走了再踢上一脚,起巩固加强之效。就像江湖上打架,打完之后胜者在败者脸蛋面前挥挥拳,口中喃喃骂道:“再不老实老子就….”

看,把刘后主欺负到没边了吧?这事实上不仅是写给小皇帝看,更是写给一众大臣看的。这不仅是《出师表》,也是《示威书》,是诸葛的公开宣言也。

诸葛亮牛到什么程度,我们看看他与李严的私聊就可以知晓:“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有人说这是诸葛亮的篡位书,篡不篡位我们不知道,但自比于管仲在先我们是知道的;现在又高比于萧何我们也是知道的。史上权臣,最高也就“九锡(九命)”了,诸葛公这里来一个空前绝后的“十命”,吓坏所有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前面我们说到“诸葛家的这种做法,在当时就引起了不满”。诸葛亮一死,立马就有人上书皇帝,内容很有代表性:

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震撼,无语。

诸葛亮其实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其实还是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的。只不过,支撑诸葛亮这么哀哀劬劳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

我们只要研判一下诸葛亮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就很容易明白他一生的功过是非,他一生的正确评价。

说到底,诸葛亮心仪的,是大汉名宦的显赫;献身的,是诸葛一门的荣光;迷恋的,是自己的人杰之名。说到底,诸葛先生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流芳百世——为此,他不惜牺牲一切:他自己的和别人的。这就是一个有志青年的全部真相。

诸葛亮其实还是一个极有表演欲的人。不过也难怪,专制国家的二把手和民主国家的一把手,都会是极有表演欲的人:因为无论是老板还是群众,要看的不就是他们的表演么?他们要让人家看的,不也就是他们的表演么?

像这样的一个自恋狂,在世上从不做第二人想的人,为了一己之名不惜身家性命的人,又怎么会去忠于一个没落的王朝、一个卑贱的军阀和一个在他看来无比凡庸的伪帝王呢?

世人大谬矣!


还剩下“智谋”。三国有智谋吗?有,而且很精彩。

但这似乎也没能给我们带来安慰——坏就坏在世人的两个假设,在病理学上唤作心理预期:

首先是好人有好智谋。简单说就是诸葛亮最聪明,司马懿最不该聪明;诸葛亮最聪明,本来很聪明的周公瑾变得不要聪明;诸葛亮最聪明,刘备不聪明但胜似很聪明;诸葛亮最聪明,其他的聪明就都不聪明——真是纠结啊!

考虑到群众的承受力:说孔明其实是个大笨蛋岂不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北京人叫做“马路上捡烟屁股——找抽”,说刘备兄弟不忠不义岂不是也是那样。因此对于“智谋”的部分,我们从简从略。柳青同志说:“人生要紧处就是那么两三步”,是否聪明睿智,其实也是不难说清的。我们就以蜀汉的两大人物刘备、诸葛亮为例:

刘备的智商一般,跟对手比就没有优势可言,跟最大的对手曹操比,那可谓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权威史料中,应当对刘先主最客气的《三国志-蜀书》是这样给他下结论的:“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样样比不上人家,我们也就不再多说了。

关键是诸葛亮,这位鲁迅称之为“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智慧的化身”,真实的情况又如何呢?

首先智慧当是大智慧。孙中山先生云:“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识天下大势,就是最高的智慧。逆潮流而动,小智不足以当历史潮流,大智只会加速自身之灭亡也。孔明的悲剧命运,其实在出山之时的《隆中对》就决定了。

1、大方向根本错误。在当时天下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的时代背景下,人心思定、人心思安是大势所趋,社会安定、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而蜀汉和孙吴恰恰是逆潮流而动的,诸葛和鲁肃的心意是赤裸裸的:割据、称霸。大方向一错,满盘皆输——大概这就是水镜所宣称的“卧龙逢其主,奈何不逢其时”的原因吧!

2、战略布局不对路。无论是诸葛的《隆中对》还是鲁肃的合榻饮谈,无论是“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的“天下有变则霸业可成”,还是“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的“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其中心思想无非两条:一是根据人主的意愿投其所好来“献策”,二是根据可能割据自保、割据自雄来“规擘”。江东的事情姑且不议,诸葛的策略却是从一开始就做反了的。从历史上看,割据巴蜀的政权非常多,历数其主要者,例如两汉之际公孙述的成家政权,东汉末年的刘焉、刘璋父子割据政权和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西晋末年流民李特、李雄父子建立的成汉政权,东晋末年焦纵自称成都王建立的政权,五代时期王建建立的前蜀和孟知祥建立的后蜀政权,元末红巾军起义时徐寿辉的部将明玉珍占领巴蜀建立的夏政权,明末张献忠政权等,他们的命运都是惊人地相似:成于斯、败于斯。不仅未能一统天下,连踏出“国”门都不可得。

因此,诸葛《隆中对》提出的方案,确实是刘备集团当时情况下最可行、最高明的设计,但也就仅限于此了。刘备走上建号称帝的辉煌之路,实始于此;诸葛的走上“出师未捷身先死”不归之路,亦始于此也。

3、通才、专才与偏才的问题。大才者,皆是通才与专才的结合,但如诸葛者,只能算是偏才。在“才堪其任”问题上,孔明交出的答卷是千疮百孔的。

对于历史上的很多名将、名帅和名臣、名相,仔细研读他们的生平和著作后,我们往往觉得很惊讶、觉得不可思议。我们选几位家喻户晓的来说:

宋朝,岳武穆。大名鼎鼎的岳飞,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写得一笔好字,而且文采斐然,其《满江红》一词,千古流传。

明朝,王阳明。王守仁,典型的书香门第、书生意气,却是那个时代最能用兵的统帅,以文臣而封侯者,有明一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清朝,曾文正公。曾国藩,一介书生,当世名儒,却能带出当时最好最强的军队,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再如新中国的几位军事领袖,实际上都是一介书生有的还弱不禁风,例如林彪——但都是战场上的虎将。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小平同志,做地下工作,一次也没有被捕过;戎马倥偬数十年,竟然一次负伤也没有过!这些事情,封建社会往往美化、神话为“王者不死”,实则乃其人是在是个大才、通才、奇才也——所谓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所谓吾道一以贯之也。

而反观诸葛亮,其才具与性情的短板,却是致命的。有关这方面的议论,自魏晋起就非常多,说得也非常全面,周至而中肯,只可惜世人了解三国,读的多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本,听的是街头巷尾的《三国志平话》,奇谈怪论,不一而足;胡编乱造,恶紫夺朱。真正的历史事实,反倒堙没不可闻。


我们往往还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事实:就是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往往是需要时间的。时间往往是最公正的、最准确的裁判。诸葛亮生前,留下了大量的文字,主要是其精心制作的治人、治军、治国之法。但在这些卷帙浩繁的著作中,竟然没有一种、没有一篇是可以跻身一流行列的!特别是其最得意、最拿手的部分,竟然基本是失传的为多了,例如名震天下的八卦图、八阵图。而最为世人所炫目的《诸葛亮兵法》,后世也未能成为主流,例如《武经七书》中,就未能有其一席之地。至于当时号称“蜀国是三个国家中治理得最好”的根本大法《蜀科》,也是早已消失,只言片语不存了。与其说这些内容是遗失了,弗若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了。诸葛亮自己恐怕也没有想到,自己流传最广的,竟然是那篇也只有那篇《出师表》。

诸葛亮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其实是不适宜做一把手、当老大的。这需要两个素质:一曰器局,二曰识人;两项技能:一曰用人、二曰赏罚;一项基本功:善于搞平衡。而方之于诸葛,五个科目中,他只得了不到50分:

器局:30分。在最重要的素质中,诸葛得了最低的分数。不要说与历代先贤后进相比较(如汉朝开国的刘邦),就是与同时代、同级别的人相比较,诸葛也是大大落后的:本国的刘备、敌国的曹操、盟国的孙权,其胸襟气度和识人、用人的雅量,都远非诸葛所能比肩。

识人:50分。虽说50分是个毁誉参半的分值,但作为领导,这其实是不及格的。首先诸葛不识大才、其次诸葛不用大才。其所得之士,皆远不如自己,也远不如同时代竞争对手的同级别人物。其特点是善于培养和提拔二三流人物,委以重任,但难以发现和容纳一流更别说是超一流的人物了。 例如李严、魏延、马谡等。简单说,诸葛用人,用“吏”可得高分,用“贤”尤其是大贤——一个都没有!

用人:60分。用的都是二流人物,例如蒋琬、费祎、向宠、杨仪、王平这样的人物。而对于当时有名望的人物,则非杀即贬。例如李严、魏延、孟达、马谡、廖立等。其中李严是先帝托孤之臣,魏延是蜀国后期唯一的大将。

赏罚:90分。诸葛在历史上有这么高的地位,除了《三国演义》的大肆渲染功不可没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赏罚严明。这正符合了朝廷和百姓的嗜好:“民不患寡患不均”,只要公平对待,哪怕吃糠咽菜。

平衡:30分。其中对外部分,对吴国90分,对魏国0分。对内部分,自家人50分,竞争者30分。平衡其实是很重要的,大家要的不就是个平衡吗?只有老大最会搞平衡,只有老大最需要搞平衡。而诸葛在这方面恰是最弱的一环。我的意思是说,在这方面的每一个方面,诸葛都出了问题,出了大问题

外交方面:

吴国:做好联盟工作,目标或者说考评标准有二:1、互不侵犯;2、同气连枝。前者诸葛做到了,还功不可没。后者效果不大,最典型是表现在无论是蜀国进攻魏国还是魏国(晋国)进攻蜀国时,吴国基本都是按兵不动,指望不上。考虑到实际上对吴国的工作也是很不好做的,因此从实际的80分升到90分。

魏国:魏是敌国,不像吴国这样,亦敌亦友,因此事情比较简单——分化瓦解、拉拢打击。但诸葛都没做。其实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汉贼不两立只是只能是一个政治的口号,就好像反攻大陆一样,需要喊归喊、做归做。在这一点上,诸葛的认识是有误区的。

内政方面:蜀汉集团要面临的势力有三种:原从集团、荆湘集团和益州集团(早期的刘备时期,三股势力的划分更多地体现为:原从集团、东州集团、益州人士)。这三者分分合合,各有诉求,也矛盾重重。刘备在世时,平衡关系还是搞得比较好的,原从的关羽张飞赵云魏延,荆湘的庞统诸葛马良,益州的法正许靖黄权,各得其所,倒也戮力同心。但到了诸葛这,平衡打破,形势大坏。诸葛的方针很明确,也很固执,就是重用荆湘集团人士,除此之外排斥一切:打击益州集团,例如贬杀李严、彭羕等人;压制原从集团,例如不重用赵云、魏延等人。这就极大地激化了矛盾,前者如李严的罢职,后者如魏延的冤死。而对于自己嫡系的“执政党”,在诸葛治下,也并非铁板一块,反而也是矛盾重重。最典型的就是马谡事件:大家都以为马谡之死,是由于街亭兵败,其实那是“演义”版。马谡真实的死因,在于逃跑,而且引起了诸葛核心集团的分裂,因此才十恶不赦。真实的情况如下:

先是诸葛“违众拔谡”,引起各方面的不满,所以一旦兵败,就授人以口实,一时间舆论沸腾,诸葛只好挥泪——抓起来。但面对各路人马来势汹汹,马谡惊骇至极,千不该万不该选择了一条下下策:逃亡。这下立马搞得诸葛里外不是人,到处没法交代。于是就更非有个交代不可。马谡事件,不是一个单纯的行政上、军事上的处罚问题,而是演化成为了一个政治问题,演化成为了不同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问题。既然有斗争,就会有帮派——即便在同一个集团内部也一样:这个时候,那位“性行淑均”,本被诸葛亮委以看守阿斗重任的“将军向宠”,干了一件千不该万不该的事情:藏匿逃犯。这就不仅仅是两大不同政治集团的斗争了,这还涉及了自己人内部的斗争!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叛变和对诸葛权威的公然挑战。于是性质很快发生了变化:从自己人斗他人,变成了需要自己人斗自己人。之后的事情,就不需要我们再多说了,总之,马谡是死了,大红人向宠从此被废置了20年,没有官做。

诸葛晚年,每死一个嫡系属下,自家就要痛哭一场,概因实在是因为无人可用啊!

蔡成平在微博上说:米兰·昆德拉将他最深恶痛疾的一种人命名为“灵魂膨胀症患者”,这种人狂妄自大自以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真以为自己有能力指引和领导别人“前进”,他们骨子里极度鄙视人民,认为人只有在他们的领导和指引下才能“前进”,但实际上,他们是一伙祸国殃民的自大狂

这种类型的人历来层出不穷,一般的尊称是“领袖”,更准确的全称是“人民领袖”或者“伟大领袖”,例如希特勒,还有近期很郁闷的卡扎菲、萨达姆(在天上或者地下)。

还有说得更直截了当的:

所谓作恶的最高境界,就是明明没有这样的才能,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硬要去干一些所谓的好事。这才是恶人中的极品。诸葛就是这样的一个极品,他明明是个不成器的村夫,明明是个投机的落魄文人,明明是个贪图权位的小人,这些我们都不计较了。但他现在居然要把自己往军事天才,战争英雄上面靠,就实在是太不要脸了。偏偏当时的时局给了他这样一个不要脸的机会。

诸葛粉丝们,别拍砖。这是当年明月先生在他不朽的大作《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指出的(只不过是改了几个字:把王振公公改为诸葛村夫)!

其实,我们对“智谋”的评判,应该超越智慧本身,应该看到,这些智谋究竟给国家、人民带来了什么,给他本人带来了什么。智谋犹如道家用于比喻的那把刀:可以用来救人,也可以用来杀人。一个用“高明”的手法杀人的人,不可称之为富有智谋而是称之为狡诈残暴。这,才是决定智谋的好坏,决定智谋的高低的最重要标准。

本文的最后,关于“忠义”与“智谋”问题,还是以陈寿的《三国志》传主本传的评语来做最后的总结吧!

“忠义”说——《刘备传曰》: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说白了,就是所谓伸张大义、匡扶汉室,都是幌子,实际上是因为自家已经走投无路,为保命而已!

“智谋”说——《诸葛亮传》云: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简单说,就是诸葛亮的才识,尚不足以担当刘备的委以重任,不足以实现他自己的人生梦想也!


大致的意思,就是“三国”本身,就是对其宣扬的“忠义”与“智谋”的全盘否定,活生生地。

焦点三国之《“三国”的忠义与智谋》

颜松柳大师陶瓷作品《新三国》

焦点三国之《“三国”的忠义与智谋》

索求真相方能以史为鉴

敬亭2011年写于不下楼 2020年配图

焦点三国之《“三国”的忠义与智谋》

焦点三国之《“三国”的忠义与智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忠义   智谋   先帝   益州   魏国   东吴   皇叔   汉室   蜀国   吴国   汉朝   诸葛   焦点   集团   体育   历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