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昇:收养毛泽东的儿子,又亲自送孩子去北京,组织奖励500块

1934年10月,位于山区内的叶坪乡朱坊村一片祥和。村如其名,朱坊村中大部分人家都姓朱。

黄月昇:收养毛泽东的儿子,又亲自送孩子去北京,组织奖励500块

图:1949年,毛泽东与女儿和工作人员在香山

这天早上,山区中升起薄薄的一层晨雾。10月已经是秋季,薄雾下的天已经开始变冷。只见村外走来三个行色匆匆的人影,其中一人比较眼熟,是朱坊村当地的干部。

走近才发现,雾色中不是三人,而是四人,其中一人的怀中抱着个小孩。待到四人走近时,隐约能听到他们的对话。

那名干部说道:“请你们放心,一定会给孩子找个好人家……”七拐八不拐,干部带着另外两人,来到了朱坊村中的朱盛苔家中。

当时,朱盛苔和妻子黄月昇正在家中吃早饭。突然见到来了这么多人,朱盛苔不免心中发愣,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

干部走到夫妻面前说:“这里有个红军的孩子,希望你们能将他养大成人!”原来,另外两人是红军战士,一人抱着孩子,一人拿着件小棉袄。

黄月昇从战士手中接过孩子,只见襁褓中的孩子两岁上下,眼睛哭得又红又肿。黄月昇接过来的时候,小家伙还在不停地抽泣。

黄月昇摸了摸孩子,帮他擦干了眼角的泪水。又把手指伸向他的脸蛋,轻轻地逗了逗孩子。孩子眼睛大大的,一副机灵鬼的样子。

黄月昇:收养毛泽东的儿子,又亲自送孩子去北京,组织奖励500块

图:右侧为黄月昇

黄月昇把孩子递给朱盛苔,又从红军手上接过那件小棉袄。仔细地翻了翻,发现这是一块用旧灰色军装布当面子做成的棉袄,上面还有好几块补丁。

这时,其中一名红军战士说:“大嫂,孩子就托付给你了,一定要想办法把他养大成人。”另外一名红军战士也说:“我们代表孩子的父母,谢谢您了!”

当地干部之所以把孩子托付给朱盛苔夫妇是有道理的!

朱盛苔和黄月昇夫妇都是苦命人,家中人口多不说,而且还有老母亲卧病在床。红军没到瑞金之前,朱盛苔家穷得连锅都快揭不开了。

红军到了瑞金后,百姓们翻了身。朱盛苔对红军充满了无限感激。为了支援红军作战,朱盛苔还参加了赤卫队。黄月昇是妇女,打不了仗,便给红军做饭、洗衣、打草鞋、纳鞋垫。

后来才知道,如果不是要收养孩子,他们两人本想参军,跟随部队去长征。结果,朱盛苔夫妇没走成,他的哥哥和弟弟倒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朱盛苔夫妇知道,虽然不能直接参加革命,但是养好红军的孩子,也跟参加革命一样的重要。

两名战士临走前,朱盛苔和黄月昇还保证道:“我们一定把孩子带大,等你们回来领!”

黄月昇:收养毛泽东的儿子,又亲自送孩子去北京,组织奖励500块

图:1970年,朱道来回瑞金和“吃水不忘挖井人”碑合影

就这样,朱盛苔家多了个孩子。在那个风云动荡的年代,为了预防不测,朱盛苔给孩子取名朱道来。道来、道来,意思是从大路上捡来的。

一晃四五年过去了,朱盛苔家中又添了几口人。家里面人口多,吃饭是个大问题。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盛苔的女儿朱金兰和朱金兰的弟弟妹妹从小就要干农活。

至于朱道来,黄月昇不仅不让他干活,还想方设法地把朱道来送到了学堂读书。当时家里面穷,根本没有现钱。每到学期初的时候,朱盛苔总会挑三旦谷子送到学校当学费。

有时候交不起谷子,朱盛苔还要跑到学校跟老师求情。那段日子虽然很难,但是朱盛苔和黄月昇还是支撑朱道来念到了中学。

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黄月昇却从来没磕碜过朱道来。

那个年代,吃个鸡蛋不容易。每逢家中有了鸡蛋或者是好吃的东西,黄月昇总是让朱金兰送到学校。就算这样,黄月昇还要留下一些,等朱道来周末回家吃。

因为这件事,朱金兰和弟弟妹妹提过不少意见。说黄月昇偏心,只对哥哥好。每到这时,黄月昇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解释:“你哥哥是老大,该让他多念书,等咱家以后有钱了,也把你们送到学校。”

朱金兰几兄妹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转眼就忘了。将心比心,朱道来也很爱朱金兰这几个弟弟妹妹。

黄月昇:收养毛泽东的儿子,又亲自送孩子去北京,组织奖励500块

图:左侧为朱金兰

有一次,黄月昇给朱道来煎了两个荷包蛋,而弟弟、妹妹碗里面只有青菜和红薯干。朱道来舍不得自己吃,把鸡蛋打碎,分给了弟弟妹妹。

几个弟弟妹妹也没吃,在嘴上舔了一口,又把鸡蛋夹了回去。朱金兰还说:“哥哥要上学,哥哥吃鸡蛋。”

当然,因为年纪小,几个弟弟妹妹有时候也会和朱道来闹别扭时。

每到这时,朱道来都会主动认错。周末放假回家,朱道来还会把弟弟妹妹叫到跟前,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认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朱道来来朱家已经有15年了。此时的朱道来已经在读中学。有一次放学回家,朱道来委屈地对朱盛苔夫妇讲:“有人说我是土匪的儿子!

那一年是1949年,虽然临近解放,可放心不下的朱盛苔夫妇,坚决不让朱道来再上学读书了。当时,朱道来的班主任,便因参加革命被人杀害。

那段时间,朱家风声鹤唳。尤其是某天深夜时,朱家的狗叫得特别凶。被吵醒的朱盛苔夫妇,连夜叫醒朱道来,翻墙进了后山,一连躲了几天才敢回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朱坊村附近几个村子中来了很多熟悉的陌生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红军战士,回村子找他们当年留在这里的孩子。

黄月昇:收养毛泽东的儿子,又亲自送孩子去北京,组织奖励500块

图:拍摄于1931年的瑞金,前排左起:彭儒、曾碧漪,后排左起:康克清、钱希均、周月林和贺子珍

而朱道来的身份,也终于可以公之于众了。

眼看着周围的孩子一个又一个地被领走,却没人来领朱道来。这也正和黄月昇的意,朝夕相处十几年,黄月昇早就把朱道来当成亲生儿子看待。

可该来的还是来了,1952年时,南京的一位妇女带着介绍信来到了朱坊村,说是寻找自己当年留在瑞金的儿子。但是她来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都被领走了。

当地干部便把她带到了朱盛苔家,在朱盛苔家中,妇女见到了朱道来。后面几天,妇女又来了几次,还和朱道来聊过几回天。

没多久,妇女一口咬定朱道来就是她的儿子,还要求把朱道来带回南京。直到这时,朱金兰几兄妹才知道,原来朱道来不是自己的亲哥哥。

离别那天,家中哭成一团。黄月昇更是伤心得不能自已,尤其是夜深人静时,总能从朱家听到抽泣的声音。正在黄月昇准备接受现实时,家中又来了一个客人。

客人自称王家珍,说是受组织上的委托,来瑞金一带找红军的儿子。王家珍来的前几年,来村子里面找孩子的很多,基本上都被领走了,也包括朱家的儿子朱道来。

黄月昇:收养毛泽东的儿子,又亲自送孩子去北京,组织奖励500块

图:1970年,朱道来(右二)回老家瑞金,和朱家几兄弟的合照

黄月昇先是热情地招待了王家珍,然后告诉他说:“自己家也有一个,只是半年前被他的生母领走了!”王家珍此行是为了找谁的孩子?事情还要从几个月前说起。

几个月前,幽居在上海的贺子珍,写信给江西,希望托江西的同志帮他找找当年留在瑞金的儿子毛岸红。

那是1934年,红军准备长征。两年前,贺子珍刚刚生下毛泽东第四个儿子,并取名为毛岸红,意在纪念红军。两年后,因为长征又不得不把孩子留下。

新中国成立后,贺子珍托妹妹贺怡多次前往江西寻找毛岸红。不仅没有任何线索,还因为意外搭上了贺怡的命。

江西的同志接到贺子珍的信件后,立刻将这件事情部署下去。最后,寻找孩子的任务落到了江西省民政厅的王家珍同志的肩头上。

接到任务后,王家珍四处奔波,最终打听到在朱坊村中,有人曾收留过红军的孩子。顺着这个线索,王家珍来到朱坊村,并找到了朱盛苔夫妇,谁知道来晚了一步。

虽然来晚了,但是王家珍仍然没放弃,想听一听朱道来的故事。就这样,黄月昇给王家珍讲起了朱道来的事情。临结束时,还拿来了朱道来的照片以及朱道来来时的那件小棉袄。

黄月昇:收养毛泽东的儿子,又亲自送孩子去北京,组织奖励500块

图:1937年,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延安

看着照片,王家珍默默念到:“像,长得真像。”接过棉袄,王家珍突然愣住了,脑海中闪现一个念头:“如果那人真是朱道来生母,为何没带走这件棉袄呢?”

虽然这是一件普通棉袄,而且上面打满了补丁。但是它却是历史的最好见证者,尤其是在黄月昇的悉心保存下,棉袄只是看上去有点旧罢了。

带着这些疑惑,王家珍写了份材料,并把朱道来的照片附在其中交给了上级领导。后来这份材料和照片,又辗转来到了贺子珍的手上。

拿着照片,贺子珍带着哭腔地说道:“从材料和照片上看,朱道来很可能就是我的孩子毛毛。如果方便的话,希望组织能带孩子和他的养母来上海一趟。”

没多久,趁着朱道来回家看黄月昇的空档,组织上派人把朱道来和黄月昇送到了上海,跟着一起去的还有王家珍。一下火车,就有一辆汽车将三人送到了四川北路一栋二层小楼前。

从外面看,这栋小楼有点老。走进发现院子不大,院中的一条水泥路将房子分成了对称的两边。水泥路的两旁还栽了不少的花花草草,显得幽静冷僻。

在这里,贺子珍和朱道来见面了。两人见面时,贺子珍仔细打量着朱道来。越看朱道来,贺子珍的心情越激动。到了最后,贺子珍抱着朱道来哭着说:“毛毛(乳名),这就是我的毛毛!”

黄月昇:收养毛泽东的儿子,又亲自送孩子去北京,组织奖励500块

图:1943年,毛泽东和女儿李讷在延安

随后,几人坐了下来,开始回忆过去十几年的辛酸经历。聊天当中,黄月昇还把那件小棉袄拿了出来。看着手中的棉袄,贺子珍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真没想到,这件小棉袄还能留到今天,真是不简单!”

拿着棉袄,贺子珍陷入了回忆。那是1934年,红军马上就要长征了。为了革命的需要,很多战士将孩子留在瑞金,贺子珍也不例外。

送走孩子的头天晚上,贺子珍抱着小毛毛哭了又哭。红军长征时已经接近10月份,抱着孩子的贺子珍心想:“天冷了,我的小毛毛还没有件过冬的衣服,说什么我都得给他赶出来一件!”

那一晚,贺子珍彻夜未眠。他先是从老乡家中借来棉花,又用自己的旧军装连夜给小毛毛缝了件棉袄。军装太旧,上面打满了补丁,同时也挂满了母爱。

贺子珍再和小毛毛见面时,距离当年已经过去18年,“小毛毛”也20岁了。过去18年中,贺子珍无时无刻地不在想着这个丢失的儿子。

1947年,贺子珍从苏联回国后一直抑郁寡欢。只有女儿李敏来看望她时,脸上才能多点笑容。而随着朱道来的到来,贺子珍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黄月昇:收养毛泽东的儿子,又亲自送孩子去北京,组织奖励500块

图:贺子珍在上海居住期间

朱道来在上海期间,贺子珍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作为母亲,她想把她对朱道来的亏欠用一天时间弥补。她也想把对黄月昇的感激之情,用一天时间倾倒。

两个月后,北京传来消息,要求朱道来和黄月昇去北京一趟。虽然贺子珍心中不舍,但是一想到朱道来去北京能够见到毛泽东,心里面又开心不少。

朱道来出发前,贺子珍还给女儿李敏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贺子珍告诉女儿说,她找回了她失散的哥哥,如果朱道来去了北京,别忘记带她出去逛逛。

很快,上海的火车来到了北京。一下火车,朱道来、黄月昇和王家珍就被人接走,并住进了一家招待所中。在招待所的那几天,来看朱道来的人络绎不绝。

有周恩来、有朱德、有谢觉哉、有帅孟奇等等,每一个看到朱道来的人,都觉得很像,甚至还有人说:“没错,就是他了。”

可就在朱道来要去见毛泽东的时候,南京的那个妇女来到了北京,说朱道来是他的孩子。很快,消息传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说:

不管是谁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把他交给人民,交给组织吧。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历来不主张让人帮忙找自己的孩子。这次有人要认时,毛泽东也没坚持。就这样,朱道来住进了帅孟奇家。

黄月昇:收养毛泽东的儿子,又亲自送孩子去北京,组织奖励500块

图:1974年,毛泽东和周恩来

当时,帅孟奇家中有很多像朱道来这样身份的人。他们是红军后代,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父母或是牺牲,或是失联。

一个月后,黄月昇要回朱坊村了。临走时一身轻松,她感到光荣的完成了红军交给自己的任务。当组织上问她有什么要求的时候,黄月昇坚定的回答道:“没有!”

虽然黄月昇没有要求,但是组织上不能忘记她的功劳。临走时,组织部的人来找黄月昇,给她送了500块钱,三匹布,还有一些日用品。

就这样,黄月昇回家了,朱道来也留在了北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断掉联系,朱道来走后,一直和弟弟妹妹们通信。又是在组织的帮助下,朱道来的弟弟妹妹们都上了学。

有一段时间,朱金兰在老家南昌女中上学,朱道来在清华大学念书。得知朱道来手头紧的消息后,朱金兰直接将自己攒的零花钱寄给了朱道来。

1962年,毕业后的朱金兰被分配到了哈尔滨工作。1963年冬天,朱道来专门从北京到哈尔滨去看望朱金兰。那个时候,朱道来已经改名李雄,和李敏一个姓。

这次见面,朱道来告诉朱金兰。他和李敏以兄妹相称,李敏对他非常好。经常带他逛公园、看电影,希望朱金兰和母亲不用担心。

后来,朱道来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南京工作。

1968年,朱道来在贺子珍家举行了婚礼。婚礼当天,李敏特意从北京跑来,给朱道来带来了新婚贺礼。

黄月昇:收养毛泽东的儿子,又亲自送孩子去北京,组织奖励500块

图:朱道来的女儿

结婚后,朱道来在南京工作,妻子在济南工作。虽然聚少离多,但是几年后也有了个可爱的女儿。

而朱道来离开朱家后,也从来没有忘记朱家。经常给朱家写信,往家里面寄东西。

1968年,也就是朱道来结婚那年,朱金兰把妈妈从江西接到了哈尔滨。1970年,黄月昇带着朱金兰的儿子,去南京看望朱道来,并在朱道来家住了一段时间。

临走时,朱道来还让黄月昇给妹妹朱金兰带了个热水袋,说东北冷,让朱金兰注意保暖。

然而,1971年冬天,朱金兰突然接到贺敏学的电报。从电报中得知,朱道来已经去世,那一年,朱道来39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北京   瑞金   儿子   孩子   江西   棉袄   南京   红军   夫妇   战士   家中   弟弟   妇女   女儿   妹妹   组织   毛泽东   黄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