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校长拜访华为,任正非:光刻机这事你们别管!直指关键问题

"大学不要管当前的'卡脖子',大学的责任是'捅破天'。"—— 任正非

10月中旬,C9高校的校长齐聚华为,任总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一语道破我国芯片产业所面临问题的根源所在。他说眼前是工程科学、应用科学的问题,深层次是基础理论的问题,而基础理论别人是卡不住你脖子的。不过,面对九校联盟的集中到访这样难得的机会,任总没有要求援助,而是高屋建瓴地指出高校需要"交叉创新",顶尖的综合性大学应该往"天上"走,不要被这两、三年工程问题受累,要着眼未来二、三十年国家与产业发展的需要。

C9校长拜访华为,任正非:光刻机这事你们别管!直指关键问题

那么可能你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 C9高校校长集中到访,为什么任总要这样说?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到底要面向何方?

C9是九校联盟(C9 League)的简称,联盟成员都是我国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流大学,可谓强者联盟,自2009年10月启动以来,共同解决了很多难题。

C9: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

在外界看来,这本是华为向各大科研院院求援的好时机,任总却没有提出类似于帮助华为渡过这个难关这样的要求。在座谈会上分享了华为的人才战略,同时面对芯片的困局,直言我们需要创新,大学也需要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难题,更具体一点就是要面向未来的创新。

C9校长拜访华为,任正非:光刻机这事你们别管!直指关键问题

是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目前,我国的芯片产业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制造能力排名靠前,可以说是世界领先,设计上已经不成问题,但是在主要制造设备上仍然有大问题。那么搞定了光刻机我们就真的搞定了芯片制造了吗,就能解决类似于芯片这样的困局吗?

显然不是,除了光刻机,在芯片制造上,我们还面临着基础工业问题,还要解决与生产相配套的化学制剂、工艺制程等问题,所以芯片产业的制造问题短时期看是设备问题,深层次是物理、化学问题,更直白的说是基础科学问题。

C9校长拜访华为,任正非:光刻机这事你们别管!直指关键问题

这样的说法,任总不是第一次说,对于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他不止一次呼吁高校、科研院所要重视基础研究。基础科学是整个科技大厦、经济大厦之根。基础科学做的是从0到1的工作,犹如开辟一块全新的疆土;而应用技术则在这片疆土上添砖加瓦,将理论科学家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任总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敢在基础科学上砸钱,敢于养"闲人",就像之前我们听说的那个俄罗斯20岁的小伙的故事:"玩了几年电脑",突然有一天,他说他把从 2G 到 3G 的制式标准算法给打通了,最后被命名为"Single RAN"。看似养了"闲人",实际上在基础科学投入,产生的效应虽然缓慢,但是影响却十分巨大。

C9校长拜访华为,任正非:光刻机这事你们别管!直指关键问题

就像这个小伙带来算法是基于数学学科的,在研究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成果要求,但是数学是一种工具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往往数学上的突破,会带动很多其他学科的突飞猛进。就像目前的华为一样,数学家算法的突破,成就了华为目前的地位。是的,科学研究需要扎根在基础研究,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

诺贝尔科学奖,就是奖励科学"发现"而非"发明"。不解决"钱学森世纪之问"的根因及机制问题,恐怕难以解决中国高校可持续的基础科学引领世界的问题。在华为有一个名叫陆家羲数学家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一篇转载的《一个被我们"嫌弃"了23年的数学天才,累死才知道他的价值》文章你可以看看。18年里,他一次次投稿,却一次次被拒,他的青春年华在等待中逝去,学术最好的前进岁月在时间上流逝。中国问鼎世界数学巅峰的绝佳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C9校长拜访华为,任正非:光刻机这事你们别管!直指关键问题

18年的心血苦熬,他与"寇克曼系列"永别了!但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很快抬起头,望向数学王国的另一座高峰——"斯坦纳系列"。

如果简单地高喊科技创新,可能会误导改进的方向。我们真的要沉下心来多做科学"发现",最近中科大教授陈秀雄、王兵发表在《微分几何学杂志》上的关于高维凯勒里奇流收敛性的论文,率先解决了"哈密尔顿—田猜想"和"偏零阶估计"猜想,这可是几何分析领域20余年来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但是有人说这样的成果既不能解决芯片这样的制造问题,也不能搞定经济发展问题,意义何在?很多实例说明科研要坐得了"冷板凳",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产业发展,"一窝哄"最终只能满地鸡毛。


C9校长拜访华为,任正非:光刻机这事你们别管!直指关键问题

今年9月,董明珠在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发展论坛上,以《发现中国科技创新拐点》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制造业不能有投机心理,一定要有吃亏的精神。不要看到钱赚得多就过去干,不赚钱的就不想干。我们经常会讲多元化好还是专业化好?其实关键是你能不能专注,能不能用科技和创新来支撑它。"

关于科技创新,关于投机心心理,我们看过许多,见多许多,也许又不得不去做许多。

科学家要把"铁链"甩了,要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研究。要让自己飞翔起来,谁知道飞的东西最后会不会有用?现在特别不主张去问高校的科学家:"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啊,对国家有什么贡献啊?" 这样科学家把锚都锚在地下,就飞不高了,我们要允许几个"梵高"存在。

余音回绕,值得深思和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华为   光刻   基础科学   疆土   中国   算法   科学家   学科   校长   芯片   关键   高校   数学   发现   基础   科学   联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