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开课丨6-1我对新东方去美国上市的矛盾心理

第六讲 走向国际

1

我对新东方去美国上市的矛盾心理

2

我是如何寻找到优秀CFO的

3

新东方启动上市进程

4

不做假账:新东方最宝贵的传统

5

国家部委文件的出台,新东方上市加速

6

10天路演,新东方成为“抢手货”

7

敲钟的那天,我做了些什么

8

中关村管委会出资为新东方庆功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讲的是新东方成长历程的第六讲,叫做“走向国际”。

上一讲我讲到了新东方和ETS的合作和发展,讲到了新东方从总部走向全国各地的分校,也讲到了新东方组织结构的改造,迎接去美国的上市。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新东方去美国上市的过程,我对新东方去美国上市的矛盾心理。

老俞开课丨6-1我对新东方去美国上市的矛盾心理

大家会说,到美国去上市不是很好的事情吗?为什么有矛盾心理呢?在新东方2006年到美国上市之前,百度2005年已经在美国上市,我听到的消息是,李彦宏因为百度上市成功而嚎啕大哭,激动得不得了,为什么?

因为百度跟新东方不一样,首先百度特别缺钱,当初都是大量的投入,融轮最后都没钱了,如果上市不成功的话,百度就有可能因为缺少资金最后就没了。

第二个,作为高科技公司,它如果上市融了资金,就会有更大的布局和更大的发展前景。但新东方本质上是小本生意,是稳健生意,新东方的学费都是学生预付的,所以账上从来没有缺过钱。我也不至于就是说,非要去融一笔钱来进行大发展。

新东方开分校,每个分校也不需要花太多钱,而且中国的城市是有限的,小城市你也开不了,这样的话,对新东方去美国上市,最后融一大笔钱,让新东方能够大发展,这件事情我是不抱希望的。因为我知道,在某种意义上,教育领域不是你有钱就能够做好的。

同时我当时还有犹豫,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教育机构,没有到美国去上市的先例,那么到美国上市是不是能够成功?美国人是不是愿意买你的股票?它就是个问题。

更重要的,它跟中国的政策又交织在一起。因为在2005、2006年的时候,中国很多部门都在强调反对教育产业化。所谓的教育产业化,当时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学或者民办大学。中小学产业化就是多收学生的钱,甚至很多公立学校办了一个又一个分校,开始收学生的钱,所以教育部觉得,这件事情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

但是教育产业领域有没有细分?比如说,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之后,培训领域已经被界定为是某种盈利性的发展了,不管是叫做营业税,还是加上最后的所得税,都是要向国家缴纳的。在这个前提之下,一方面国家税收制度已经完整了,一方面你教育机构还不能教育产业化,这件事情又是个问题。

但是当上面的人讲话的时候,他不会管是哪个领域,统一就说教育不能产业化。我如果带着新东方到美国去上市的话,就变成了产业化的典型代表,极有可能会受到政府的各个部门的制约,甚至最后有可能是惩罚。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说,我到美国上市了,但是最后国家强行说你教育领域不能在美国上市,你必须把它下市,最后的结果就会极其麻烦。你上次融了那么多美金,比如说人家是按照10亿美元的估值来买你的股票的,你要下市的话,你要按照十几亿美元的估值把钱退给人家,你打死我也拿不出这个钱来。

所以有很多的风险,政策风险也好,领导的表态也好,就会有麻烦。我非常担心,政治上新东方上市是不是正确,一旦不正确的话,就会变得身败名裂。

为了新东方上市正确,我跑北京市教委,跑到教育部,跟相关的领导,还有部长们去聊,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他们说:“我们从来没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也不知道你去上市到底是对还是错。我自己来判断,我们既不能说鼓励,也不能说反对。反对了,阻碍你的发展;鼓励了,如果出事了我们就要承担责任,所以你自己去想。”

而且,当时培训学校的层面,还是由教委来管,不是由工商来管。现在是工商发执照,教委发办学许可证,当时只要拿一个办学许可证就可以办学。尽管新东方教育集团不归教委而归工商管,但是教育集团下面所有举办的学校,都是归教委管的,管理上也不一致,所以非常的矛盾。

别到时候新东方上市以后,再弄出点政治问题来,在中国就是大问题了。在西方国家可能不是问题,但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定有问题。我们首先要追求的是政治上的正确性,所以也是很纠结。

紧接着又担心上市以后的问题,因为有经验的人、没经验的人都来跟我说:“俞老师你要到美国去上市,你要小心点,上市以后,资本就能控制你的发展。”

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假如他们觉得你管理得不好,觉得你不合格的话,就有可能把你给推翻掉,就像乔布斯一样被轰出董事会了。那以后你就对新东方失控了,你看现成的例子,王志东已经被轰出新浪了,王志东创办了新浪,但新浪已经不是他的了。别弄着弄着,新东方本来你干得好好的,自己是个大股东,一上市股份缩小,你控股权也没有了,最后就被轰掉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资本是逐利的,它希望都是短期行为,它恨不得你马上招生,翻到百分之一百二百,但以后你长远发展,你的教育理想就有可能会受到伤害。”

弄得我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到底要不要去上市。但实际上,当时的势头已经不能不上市了。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新东方为上市已经准备了好几年。因为大家都说要上市,不管是一时冲动也好,还是深思熟虑也好,上市变成了新东方的必经之路。

第二,除了我有犹豫以外,新东方所有其他的股东都是没有犹豫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到美国去上市,老股东的锁定期,最多是三个月到半年,三个月到半年以后,你就可以随便买卖自己的股票了。不像在中国股市,你要锁定三年,三年之内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三个月到半年是可以预期的,一旦开放,所有的老股东就可以把自己的股票套现,套现以后就可以安心生活,甚至走人。

所以除我之外的新东方所有股东,都希望到美国去上市。众意不可违,不管我心里有多少犹豫,我的发展方向,就必须是要把新东方带到美国去上市。我就不断地自己思考,跟相关部门去沟通。

尤其到最后,要获得一些关键部门对我的想法。关键部门最后说:“你可以到美国去尝试,试一试,对中国教育领域来说,也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只要不惹出大事来就行。同时我们也不能给你出任何承诺书,因为我们不在这个岗位上,教育和商业毕竟是两个领域。”

最后我还是根据种种迹象和形势,思考了比较长的时间,最后下定决心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决定要把新东方带到美国去上市。

7月-9月,“老俞闲话”将在80天的时间里,连载《蛋壳来了》APP上的“新东方成长历程”音频课程和由此出版的新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文字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新东方   美国   矛盾   教育部   中小学   教委   分校   新浪   中国   股东   犹豫   部门   领域   心理   股票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