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开课丨5-3新东方的发展,为什么没有太受内部争执的影响

第五讲 雾里看花

1

和ETS的是是非非

2

新东方和ETS的战略合作是如何达成的

3

新东方的发展,为什么没有太受内部争执的影响

4

回到新东方领导岗位

5

新东方总部发展的艰难历程

6

新东方分校发展:个人发展与组织规范

7

老虎基金进入新东方

8

胡敏、江博的退出和新东方VIE的设立

讲完了新东方和ETS的关系以后,下面我们再来讲一讲从2000年一直到2006年,新东方在内外交困的时候,依然在保持着非常好的发展,每年大概是30%到50%的增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一方面是内部股东们在斗争,打得稀里哗啦的,日日不休地争吵;一方面是ETS在跟新东方打官司,要求新东方赔1亿多美金。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之下,新东方依然在稳步发展。

首先,这个发展是跟中国的大形势相关的,因为当时中国大量的大学生,后来再加上中学生,开始要出国读书。新东方主营业务就是各种出国考试培训,雅思、托福、GMAT、GRE等等,大量的学生想要考到好的分数的话,依然要到新东方来过这一关。这是一个大形势!

那么从内部来分析,实际上有下面几条。

第一,新东方当时的内部纷争,不是业务上的纷争,是业务上的分离。业务其实是在不断发展的,纷争是超越业务之上的利益和权限的纷争。比如说,当时我们争论的焦点是在新东方总公司的总部层面,到底谁应该占多少利益、谁应该在什么岗位上,其实跟新东方的学校是隔开的。

我上一讲讲过,当时北京新东方学校是另外一个实体,新东方总公司刚刚成立,总公司下面只有三家学校,一家在北京,一家在上海,一家在广州。上海、广州刚刚成立,规模还很小,真正大规模的是北京新东方学校,而北京新东方学校作为最大的业务体,实际上跟总公司是隔绝的,是相对独立发展的。

当时国家还没有法律规定总公司下面可以办学校,而且新东方学校是在总公司之前就已经办了的,所以它整个的管理群体、业务管理队伍,还有老师队伍,都在北京新东方学校这个层面上,上面的各种争执没有对下面产生致命的影响。尽管下面的人也都知道上面的人在打架,他们的概念就是他们打他们的、我们做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就行了。

老俞开课丨5-3新东方的发展,为什么没有太受内部争执的影响

首先当时我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保障老师的利益,也就是说在新东方增值的过程中,老师的收益是有保证的,并且是上升的。因为对于一个培训学校来说,最核心的人物就是老师,只要老师愿意在这里上课,并且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在教室里面影响学生,那么学生是冲着老师来的。

直到到今天为止,新东方学校这么大了,依然会出现一个名牌老师如果离开新东方的话也会有一批学生跟着他走的局面。很多小的培训机构,基本上一个名牌老师一走,就把这个培训机构的学生全部给带走了,这个培训机构就倒闭了,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其实是抓住了一个非常主要的概念,我跟新东方所有的人说:“我们在上面闹归闹、打归打,但是绝对不能影响新东方的教学,更加不能影响新东方的老师。”这就确保了新东方的业务能够正常发展,有业务正常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进来,实际上才能支付我们这样吵架的成本。

这带来了矛盾,但是也保障了新东方的安全。新东方主营业务依然是各种出国考试培训,实际上就是说从主管到老师,还是牢牢地把握在了我的手里。把握在我的手里也引起了矛盾,大家觉得这些业务都是你把控着,如果什么时候你把队伍带走的话,我们就什么也得不到了。大家会有这样的想法,觉得都在我手里比较危险。

但是它也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好处就是这一块业务线非常平稳、迅速地在发展,使新东方整体改革的时候,这种高昂的成本有了来源,使新东方不至于崩盘。大家知道任何改革如果没有经济当作支撑的话,就会非常容易崩盘,因为都没钱了,没法把事情往前推进了,你还改革什么呢?

中国的改革到今天,改革开放40周年,依然是经济上的改革开放,为什么?因为要保持经济繁荣,其他事情的改变才有可能。中国的政治的进步、军事的进步、文化的进步,都是依赖于经济的进步为基础的。

所以中国最近出现的金融的问题、外贸的问题、消费的问题,大家都很紧张,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问题不解决,经济就会下行,一旦下行老百姓手里就没钱,所有的改革矛盾都会变得更加尖锐,改革就无从谈起。

其实当时新东方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深刻地意识到,经济生命线是一切发展的生命线。新东方的经济生命线,我是比较强势地要抓在自己的手里。

同时在争吵的过程中,大家的矛盾都要解决,解决的话就要规范,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我们的中国的一句古话。大家共同努力,在几年的改革过程中,新东方逐渐建立了规范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机制。

比如说,原来新东方董事会成员有11个,每个元老都要进入董事会,成员都是老朋友。其实按照董事会的逻辑,原则上不管多少人,一个问题表决的话,六票通过五票不通过,那这件事情就得去做。

但是新东方它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没有任何人敢把这件事往前推进,为什么呢?因为对方也是元老,是平起平坐的大学老同学,如果他不愿意的话,你往前推进就意味着得罪他,决策效率就会非常低下。

原来我一个人做的时候,财务管理是不需要规范的,为什么?因为我一个人说了算,钱都到我兜里,我签个字钱就出去了,我签个字钱就回来了。至于说财务正规不正规,其实无所谓,反正是家族企业。但是当这些老朋友从国外回来以后,每分钱都要算清楚,因为不算清楚的话怎么结账呢?大家觉得你是不是往家里贪污钱了?所以财务人员就要非常的规范。

最后,大家慢慢地建立了从财务管理的规范到决策机制的规范。比如说,董事会排除个人感情因素,任何事情要推进的时候,只要11票有6票通过,就应该往前推进。这样大家很多问题就可以放到桌面上来谈,而不是背后互相去拉帮结派,也就使矛盾冲突得到了缓解,而当面的争执由机制来解决,避免新东方的业务发展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现在我们互相之间也常常说,一个人做事情是要有底线的。所谓的底线,实际上是人品底线和道德底线,也就是说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哪怕再受欺负,你不能去破了人品底线。在这点上我也起了带头的作用,在新东方争执最激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委屈到了不能再委屈的时候,我依然没有在哥们儿背后捣鬼,或者在背后做伤害这些哥们儿的事情。

这样合作的底线就成立了,甚至后来这些老朋友们还能全部做回来,一起把新东方推到美国去上市,共同享受上市带来的收益。我倒不是要表扬北大的人,北大也有下三滥的人,但是我们几个从北大出来的人,确实因为在北大受到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的熏陶——不管是蔡元培还是胡适等精神领袖的熏陶,所以做事情的时候,最终确实是守住了底线。

到今天为止,回头看的话,那一段艰难的岁月,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做任何下三滥的事情,这毫无疑问变成了新东方今天发展的基础,也变成了新东方今天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7月-9月,“老俞闲话”将在80天的时间里,连载《蛋壳来了》APP上的“新东方成长历程”音频课程和由此出版的新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文字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新东方   生命线   纷争   董事会   北京   中国   底线   总公司   矛盾   利益   事情   老师   业务   经济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