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美国懵了,赵立坚回应轻描淡写却霸气十足

西方再次大肆炒作中国新式“武器”,并积极渲染恐慌。而就在关键时刻,中方却用简单却霸气的回应,平复一切“谣言”。

10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于今年8月试射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该文章称,这枚“导弹”先是进入轨道以后进行“环绕地球”飞行,随后再重返大气层进行“高超音速滑翔”,不过最终落在距标靶二十余英里处。

报道还援引相关人士的话称,“此次试验表明,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取得惊人进步,而且比美国官员意识到的要先进得多。”

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美国懵了,赵立坚回应轻描淡写却霸气十足

对于这篇报道,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不会发表评论,但他最后还是简单表态,称“我们已经清楚阐明我们对中国持续谋求军事发展感到担忧,这只会加剧本地区及其他地区的紧张局势,这也是我们将中国视为首要挑战对象的原因之一。”嘴上说着不会发表评论,可最后还是进行了表态,可见美方对中国这一高超音速“导弹”也非常忌惮。

而就在谣言传得沸沸扬扬之际,10月18日,外交部对此进行回应,表示:这只是中国的一次例行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对于降低航天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发言人赵立坚强调说,中方这一试验可以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简单地回应,却不失霸气。既不失中国热爱和平的主张,也不否认中国在科技上取得的成就。

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美国懵了,赵立坚回应轻描淡写却霸气十足

事实上,有关外媒爆料的8月试射,的确应该如赵立坚所说,是例行航天器试验。而西方之所以要热炒这是一种“导弹”,是因为这种“导弹”假如真的出现,的确不容西方人不畏惧。

《金融时报》中所描述的,其实是一种“在轨高超音速武器”。这种武器发射后能够达到入轨速度,将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理论上它几乎可以打击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而且对现有的一切反导和预警体系有极强突防效果,假如中国真的掌握该技术,那么美军意图靠中段拦截弹进行拦截的想法也只能作罢。

但是,有优必有劣。连《金融时报》都能说出该武器的特性,可见其理论框架早已经建设好。但是之所以至今无人实现,是因为该武器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存在诸多难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打击效率和载荷的冲突。这种武器需要以入轨速度冲入近地轨道,仅此一点就需要占用大量载荷,这导致其作为导弹,投掷重量会相对受限,打击效率自然也就低了。因此,这次试验,早在外交部回应之前,就有推测称其大概率是用于航天领域其他方面。

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美国懵了,赵立坚回应轻描淡写却霸气十足

西方突然这样大肆炒作,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中国导弹武器太过畏惧,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中国已经实现“在轨高超音速武器”,但是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方面,中国走到了国际前列,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拥有实用化的高超音速武器,即东风-17弹道导弹,俄罗斯的“先锋”“锆石”导弹稍稍落后。而美国在该武器研发领域落后较多,尽管目前各兵种正加快推进多个项目,但鉴于差距明显,如果中方不刻意放慢动作,想必美方自己也难以超越。

正是意识到这种差距,所以美方一直对中国的导弹发展十分忌惮,一次试验就草木皆兵起来,如果外交部不及时澄清,不知美方还要炒作多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美国   霸气   音速   导弹   中国   外交部   航天器   载荷   美方   轻描淡写   中方   谣言   轨道   金融时报   武器   简单   高超   赵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