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结构——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进化(上卷)(79)

不可逆结构——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进化(上卷)(79)

十七、进化之路(9)


我们或许可以作出如此推断,人的本能与智能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也相互竞争。随机性变异所产生的跳跃性可能会导致物种进化的过程缺少稳定的方向,这时主动性行为所导致的变异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承担起连续性和方向性的重任。本能正是在此力量的持续推动下形成的行为模式,智能也是如此。本能的进化无疑早于智能,而智能的进化则起源于本能反应方式的局限性。本能的进化更多地依赖肢体行为,通过经常性的行为建立某种固定的身体反应模式。一旦这种模式建立以后,意识就失去了对这部分肢体行为的控制。本能的优势在于对于简单的情况反应迅速、直接,但是它缺少了灵活应变的能力。有些本能也会因为一成不变而失去了实际效用,进而被逐步放弃。当本能在面对复杂情况难以做出有效反应时,智能的进化就会被激发,来填补这个空缺。智能的进化更多地依赖大脑的活动,它的行为方式更为灵活、主动,它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强,因此自然选择对它的影响力趋弱。智能不同于本能的地方在于它是集中于大脑的、高度复杂的意识活动,它具有明显的目的性、方向性。它虽然不能像本能一样对外界的变化作出即时的反应,但是它能够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对眼前的或未来的变化作出更全面、深入的判断和应对。由于本能和智能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优劣差异,它们在生命活动中便形成了一定的分工,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也弥补各自的弱点。本能主要负责对一些简单的、固定的状况作出反应,而智能则用来应对更复杂的、难以作出直接反应的环境。由于本能的直观效果明显,一旦形成便非常稳固,因而它对属于自己的控制范围具有强烈的支配欲,智能通常难以与之对抗。在本能占据优势的地方,智能的作用就居于下风;当本能难以应对比较复杂的局面时,智能的优势便突显出来。但是,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容易作出清晰的划分,在相互的冲突中也存在相互的合作甚至转化,只是这种相互渗透的过程是非常复杂而缓慢的。当本能作出的反应违反了智能作出的判断时,智能可能就要加以矫正;当某些简单的智能判断形成某些固定的反应模式之后,这些智能反应也许就慢慢地转化为本能的反应方式。不同的物种以及不同的个体在本能和智能方面的优势都是不同的,运用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倾向性。人类是智能方面进化和运用的典范,而且至今仍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正是由于智能的强大作用,人的本能就相对退化了,甚至比不上一些低等动物,因为低等动物对本能更加地依赖。

对于个体而言,本能和智能的进化是缓慢的,它们的适应性和影响力是有局限性的。当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直接依赖人的本能或智能的进化了,生理性遗传的作用也降低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进化所依赖的促进因素转变为人类群体智能所创造的语言、文字、政治、文化、宗教、科学、技术等内容,这些因素变成了可以进化和遗传的社会基因,而个体在其中则被这些基因逐渐同化。社会基因将人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人类社会,并协同创造出各种复杂的生产方式和高级的生活方式。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复杂内涵,对人类的进化产生了直接的强化作用。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与个体的本能、智能一样都具有实实在在的遗传效果,它们通过一代代人延续和传承,长期地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方式。


这些(人性)价值似乎明白显露于外的,是被创造的和被组构而成的。它们内在于人性结构本身之中,具有生物学和遗传因子的基础,且随文化发展而发展。

——亚伯拉罕·马斯洛《完美人格》

意识看来不仅成为进化的驱动性原理,而且在有意识的生物中,人类又占有了特权的地位。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不再停留在程度上,而是在本质上。

——亨利·柏格森《创造的进化论》

有史以来,人的演化一直是社会性的而不是生物性的:其进化程度不是经由物种遗传变异,而主要是因为经济、政治、智力和伦理道德的革新,通过模仿、习俗和教育的力量,个别地或者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群体内的习俗和传统,与物种的类型和遗传因素相一致,也与个人的本能相一致;它们随时会做出调整,以适应那些典型的和不断重复地情况。

——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人类进化最初是从一个“点”开始的,最终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面”。“适者生存”的原则并非仅仅针对个体,更是针对一个群体,一个完整的食物链,或者一个进化中的社会结构。群体、食物链或者社会结构的整体状况涵盖了大多数个体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只有当整体得到了进化,并获得了一定的优势,存在于整体中的个体才能得以生存;反之,如果整体失去了这方面的优势,被淘汰的往往是整个群体、食物链或者社会。所谓“适者”也许并非是那些效率最高的领先者,而是兼顾了系统的稳定和效率的中间者。在生命进化的历程中,我们看到,处于食物链上最强的或者最弱的一系列物种经常遭到淘汰,而得到进化、延续的往往是处于居间的物种类型,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另外,人类在构建自身文化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是积极主动的,并不像基因变异那样被动地等待自然选择的来临。这预示着古老的遗传和变异方式在人类社会中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虽然人类的生理结构仍然会产生一些进化,但与文化相比已经显得非常微弱。社会的习俗、文化、思想已经主导了人类的行为,并且产生了一定的放大效应。与物种的本能、习性的特点相似,人类文化一旦形成便有了遗传性质,不仅难以改变,而且还会自我强化。从不可逆结构进化的阶段性来看,人及其社会的遗传和变异从被动的适应逐步转变为主动的改造,以至于人类可能最终希望控制和加速自身的进化过程。当这种极端的现象出现时,对于人类来说可能就意味着“巨变”将要发生了。




微博地址:

https://weibo.com/6531153024/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number&is_all=1

头条地址:

https://mp.toutiao.com/profile_v4/graphic/articles

知乎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bu-huo-de-ren-sheng-guan

百家号地址:

https://baijiahao.baidu.com/builder/rc/content?type=&collection=&pageSize=10¤tPage=1&search=&app_id=1689927612608295

企鹅号地址:

https://media.om.qq.com/author?id=MW4nAKads6magogpECtKBP-Q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结构   食物链   上卷   物种   基因   本能   群体   个体   人类   作用   优势   自然   方式   地址   智能   社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