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哪个国家综合实力最强?有怎样的实力?

当今世界的国际格局被形容为一超多强:美国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等各领域全方位的超级大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国则属于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强国。除了这些大国、强国之外世界上还存在欧盟、东盟、非盟、阿盟等几个有影响力的国家联盟。当今世界的国际格局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由上述强国与几大国家联盟所主导。

这样的国际格局实际上是由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之后的美苏冷战所塑造的。如果时光倒流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的国际格局将呈现出与如今截然不同的局面:中国、印度这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当时一个是半殖民地、一个是殖民地;如今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当时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但美国的综合国力在当时与其他列强相比仍显逊色......

一战前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是大英帝国。那时大英帝国统治着340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殖民地(占全球陆地领土的五分之一左右)。当时英国本土人口有4500多万、殖民地人口4到5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那时的英镑正像后来的美元一样是国际通行货币:当时的英国垄断着货币发行权、贸易结算权和金融交易权,那时的伦敦就像如今的纽约一样是全球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那时的英国还拥有足以傲视全球的海军:从加拿大到印度洋都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护航范围。1906年英国率先下水无畏级战列舰后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广袤的殖民地、英镑的霸权地位、傲视全球的海军使英国得以在这时仍维持着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不过这时英国这个世界头号强国实际上早已开始在走下坡路了。

从19世纪70年代起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美、德等国取代英国开始领跑。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第一名的位置被美国取代。到了20世纪初英国又被德国反超而屈居第三。搭上工业革命快车的德国只用了40年时间就走完了之前英国用80年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路程:1850-1900年德国的国民生产净产值从105亿马克增至365亿马克。工业生产的绝对值增加了近6倍。

从1870年至1900年德国的煤开采量由3400万吨增至1.49亿吨,铁产量由139万吨增至852万吨。在19世纪60年代德国的化学工业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然而在1870-1900年的30年间酸、碱等基本化学原料的产量增加了7倍,染料的产量增加了3倍,跃居世界首位。电气工业的总产值在1891-1913年间增加了28倍。20世纪初德国在工业产值上其实已超越了英国,但德国却无法撼动英镑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

工业实力的提升也使德国的军力在这一时期得以迅速膨胀。一战爆发前德国的陆军实力已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拥有81万陆军的德国还拥有克虏伯这样的世界一流军工企业。这一时期已跃居到世界第二位的德国海军也对位居世界第一位的英国海军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一战中双方爆发的日德兰海战相当于对战前的海军竞赛进行了一次检验:德国海军在此战中痛击英国海军,但德国海军没能从英国海军手中夺取制海权。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后德国取代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第一强国。战后的法国割让了阿尔萨斯、洛林等地。一战前法国的工业生产份额占当时世界总量的6.1%左右(位居美、德、英三国之后)。有77万兵力的法国陆军被视为是当时仅次于德国陆军的世界第二陆军,与此同时法国在海军实力方面位居英、德两国之后。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又一个殖民大国:当时法国统治着高达1289.8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殖民地。

美国作为如今的超级大国在当时已初露峥嵘:1859-1899年期间美国的工业产值由18.8亿美元增至114.07亿美元。1860年美国的生铁产量只有84万吨,到1900年已猛增至1401万吨。1860年美国的钢产量只有1.2万吨,1900年则达到1035万吨。至此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1860-1900年期间美国的煤炭开采量由1820万吨增加到2400万吨。

20世纪初美国的机器制造业产值已相当于欧洲各国产值总和的一半。美国的石油开采量从1960年的50万桶一路增加到1900年6362万桶。1902年全美发电量已达到60亿千瓦时。19世纪末美国汽车工业的年产量不过几千辆,到了1914年已猛增至56万辆以上。从19世纪80年代起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第一名的位置就已被美国所取代,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对英国霸权的取代。

当时衡量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指标是工业总产值,而我们现在用的是GDP(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概念。这是因为工业总产值这一指标只考虑到了各国的工业产值,却没考虑到农业、金融业、旅游业等产业。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后的确在工业产值上超过了英国,然而作为老牌霸主的英国仍掌握着全球金融霸权。这还仅仅只是从经济层面进行分析,如果要比综合国力就更能看出美国当时与英国的差距了。

直到1900年美国也只有10万现役兵力。1884年美国海军在全球排名第12位,远不能与英国这个老牌海上强国相比。尽管这时美国在经济上表现出超强的竞争力,但在军力上依然落后于英、法、德等欧洲列强。不过这时美国无论经济实力或是综合国力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相比之下英、法等老牌列强却是在走下坡路。从19世纪80年代起大量东南欧移民的涌入使美国人口一路增加到1890年的6300万。

到了1914年美国人口增加到9800万,137亿美元的国民收入是英国的13倍多,377美元的人均收入也远高于英国的244美元。包括俄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国民收入总和只比美国多4美元。这时美国海军的全球排名也从第12位增长到第三位,仅次于英国和德国。然而这时的美国依然只是列强之一,还并未坐上世界老大的位置。美国这时在发展势头上已超越英、法、德等欧洲列强。

不过作为老牌霸主的英国这时依然在金融、海军等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这时的美国尽管在工业产值上已超过英国,但在综合国力上仍不是英国这个老牌霸主的对手,事实上即使法、德等国的综合实力也还是要略强于当时的美国。二战后曾与美国同为超级大国的俄国在一战前却被誉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1905年老牌列强沙皇俄国被亚洲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打败了。

沙俄由此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被亚洲黄种人国家所打败的欧洲列强。与此同时沙俄国内保留着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作用下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一战前高达140万的俄国陆军是当时全世界规模最庞大的陆上武装力量,然而俄国在军工科技上的滞后导致了俄军的武器装备上的落后,与此同时俄军官兵的作战素质也弱于英、德、法、美。

俄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各领域的全方位落后在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和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充分暴露无遗。当然俄国的腐朽落后只是在列强中相对而言,如果拿俄国同当时还是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比起来依然是强大的。一战前沙皇俄国的疆域高达228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41亿人。尽管俄国在日俄战争中败给了新兴的日本,但俄国的综合国力实际上仍位居日本之上。

日俄战争前俄国的钢产量为272万吨,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当时日本的钢产量为6万吨,相当于俄国的2.2%。当时俄国的煤产量是2150万吨,而日本的煤产量是1250万吨。当时俄国的年财政收入是20亿日元,这大约相当于日本的9倍。俄国的人力、财力、军力其实都位居日本之上。然而沙俄的人口和经济中心位于欧洲部分,所以远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俄国兵力薄弱的地区。

日俄战争爆发前沙俄在远东部署有正规陆军部队9.8万余人,装备有148门炮、8挺机枪,部署在远东的太平洋分舰队有排水量合计19.2万多吨的60余艘作战舰艇。相比之下日军可用于日本列岛以外作战的部队有25万人,装备有1140门炮、147挺机枪,海军方面有排水量合计26万多吨的138艘战舰。在总体实力上呈劣势的日本在具体的远东战场上反而形成了明显的兵力、装备和后勤优势。

一战爆发前俄国的综合实力其实仍在日本之上,只不过这时的腐朽的沙皇制度已即将走向崩溃。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几乎是俄国的10倍。日本的近代工业化发展始终受到资源匮乏、国内市场有限的困扰,而日本转嫁自身问题的方式却是对外侵略。1905年的《马关条约》使日本得到了台湾和2亿两白银的赔款。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始真正取得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

由奥地利帝国于1867年改组而来的奥匈帝国在国土面积上位居欧洲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人口同样位居欧洲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和德意志帝国;机械仪器制造业和钢铁军火工业的发达程度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德国、英国和美国之后;资源总储备量和所能动员的总兵力位居欧洲第四,仅次于俄国、德国和法国;农产品种类和原油产量则位居全欧之冠。

当时奥匈帝国的斯柯达兵工厂所生产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正因为奥匈帝国的领土、人口、农业、工业、军事等各领域的实力使其被视为是与英、法、德、俄并列的欧洲五大列强。截至1913年奥匈帝国的工业产值已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4%,环顾当时世界其他七大列强的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数据比例分别为:美国35.8%、德国15.7%、英国13.6%、法国6.1%、沙俄8.2%、意大利2.4%、日本2.0%。

在领土、人口、农业、工业、军事等各方面都颇具实力的奥匈帝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复杂的国内民族关系:尽管在帝国内部匈牙利已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政府和议会,从而使匈牙利这个帝国境内第二大民族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帝国境内还有很多斯拉夫系的民族,他们的人口数量加起来超过了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的总和,但却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

在当时的奥匈帝国日耳曼人占其总人口的23%、匈牙利人占21%、捷克人12%、波兰人占11%、乌克兰人占8%、罗马尼亚人占5%、克罗地亚人占7%、斯洛伐克人占3%、塞尔维亚人占6%、斯洛文尼亚人占3%、意大利人占3%。尖锐复杂的民族问题使看似强大的奥匈帝国不仅难以形成合力,甚至从还始终潜伏着分裂解体的风险。一战后奥匈帝国分裂成了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多个国家。

1870年才完成国家统一的意大利在当时被视为位居英、德、法、俄、奥之后的欧洲第六大列强。如果将当时的意大利放眼于全世界的范围内可以发现其工业产值其实还比日本高0.4个百分点。不过以意大利军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糟糕的表现可以推断意大利在军事方面实力可能还未必比得上同一时期的日本。整体上日本的综合实力在这时实际上有可能已超过了意大利。

一战前八大列强的综合实力排名应当是:英、德、法、美、俄、奥、日、意。事实上当时还有一个国家在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足以比肩八大列强,但这个国家地处远离国际热点地区的拉美大陆。由于没参与对外殖民扩张、没介入过列强之间的纠纷,所以这个国家不被视为一个帝国主义列强国家,但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当时确实足以比肩八大列强。

这个国家就是阿根廷:从1870年到1910年移民潮和死亡率的降低使阿根廷人口翻了五番;铁路里程从503公里陡增至31,104公里;小麦年出口从10万吨增至250万吨,海上冷冻船的应用促使牛肉年出口从2.5万吨增至36.5万吨,令阿根廷跻身于世界出口五强之列;归功于世俗的免费公共义务教育系统,识字率从22%激增至65%,比大多数拉美国家五十年后的水平还高。

1908年阿根廷成为世界第七经济大国,人均收入足以与德国比肩。1864年阿根廷通过参加三国同盟战争获得了原巴拉圭领土的一部分。1878年至1885年的第二次荒漠远征又使阿根廷得以抢先征服了巴塔哥尼亚。阿根廷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在这一时期其实是相当可观的,只不过位于拉美大陆的阿根廷没参与对外殖民扩张,也从未与列强发生过纠纷,所以在当时的国际格局中并不被关注。




一战前的国际局势非常复杂,德国应该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

一战之前,德国事实上主导了世界局势,法国被迫割地赔款,英国霸权受到德国挑战,德语成为科技界的世界性语言!

这一切,都在说明德国是一战之前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

事实上,德国虽然是战败国,但是德国是以一国之力,而挑战英、法、俄、美四个世界大国,而让四个国家的三个国家受损惨重!

这个结果,本身就说明德国是一战之前国家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

一战之前,德国实力到底怎么样?

德国主要有这么三个方面的强大实力。

其一、德国机械、化学等工业傲视全球,德国的科技、学术一片繁荣,德语成为科技界的世界性语言,阵亡的德国士兵们的背囊中必然能找到一两本书籍

“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的分裂状态被固化下来,德国人的强国梦从此被阻断了两百多年。

直到普鲁士各个德意志边缘的小国崛起,德国才最终在1870年,以“铁和血”的方式将德国彻底统一,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欧洲乃至世界强国。

从这时起到一战爆发的1914年,这短短的45年,是德意志千年史中真正的黄金时期!

德国国土广大:相对于同时期欧洲的列国形势,德国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机械、化学等工业傲视全球。

德国的科技、学术一片繁荣,德语成为科技界的世界性语言,哥廷根大学更是成为世界学术圣地。

18世纪之后,德国的文学走向顶峰,杰出代表有歌德、海涅、席勒等。

德国同时造就了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巴赫等,这些人物至今对世界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成就出现在德国人民深受痛苦的年代,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美好希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锋。

19世纪90年代,德国国力强盛,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驶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赶上和超过了老牌世界大国家。

随着德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几乎垄断了世界电子工业技术。

德国人文化素质越来越高!

事实上,阵亡的德国士兵们的背囊中必然能找到一两本书籍。

据说,其中最多的是诗人荷尔德林歌颂希腊时代英雄,正确评价希腊时代,德国的国力并不仅仅依靠“锤子”和化学“原子”!

而是把谢林、黑格尔、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和歌德、席勒等文学思想融合在一起,唤起了德国精神,并将该精神升华为克服困难的不屈精神,从而创造了“莱茵河奇迹”。

其二、德国国力迅速增长,法国被迫割地赔款,英国霸权受到德国挑战!

一战之前的普法战争,普鲁士则动员了45万大军。

开战后法军连战连败!

1870年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率领8.6万残兵败将向普鲁十投降,至此普法战争的大局已定,此后,战事的延续不过是法国人的挣扎而已。

普军的进攻线路直接通过普法边境,而没有绕道比利时,与一战和二战的进攻路线皆不同!

普鲁士能够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便彻底打败法国是有着深刻原因的。

事实上,普鲁士在经济实力上已经超过法国。象征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煤炭和钢铁产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在这里需要要特别注意的是:德意志帝国是联邦性质的,是由德意志各邦国联合组成的,只是由于普鲁士一强独大的实力,才使各邦国承认普鲁士国王的德意志皇帝地位,各邦仍然保留了不同程度的独立性。

德国的陆权国权重决定了其主要对手是陆上邻国法国,但威廉二世无视德英海军规模1:7的差距而对大搞海军竞赛。

这也说明德国已经不再满足于欧洲霸主的地位,他已经为称霸世界做准备了!

一战爆发时英国有舰艇688艘,而德国则只有391艘,德国不仅遭到海上霸主英国的封锁,为此耗费的大量资源,也大大削弱了陆军的战斗力。

两次世界大战反复佐证,陆地战场才是决定德国成败的主战场,海上战场对于德国而言则如画蛇添足。

在大国竞争中绝不透支国力!

俾斯麦在德国统一之后的地区,他的守成战略同样非常高明,它保证了德国全力以赴工业化赶超期间和平的外部环境。

俾斯麦这种恪守边界的外交政策,让德国国力如日中天!

但是,后来被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威廉二世所抛弃,以致德国在“一战”中被全面毁灭;20世纪30年代末希特勒步其后尘,结果德国又被强力肢解。俾斯麦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政治与军事,谁是主导?

其答案似乎非常明确:政治应该主导军事战略,而军事战略只是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手段。

其三、一战之前,英国还经常面临法、俄、德等欧洲大陆强国的联合,德国事实上主导了世界局势

想当年,随着在中亚地区的大力扩张,俄国日益迫近印度这颗英国皇冠上最为闪亮的明珠,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拉通,俄国在远东的扩张也严重冲击英国的利益。

1899年的英布战争把大英帝国的这一战略上的弱点暴露的巨细无遗,但是英国缺乏足以补救局势的财政与军事力量。

更为严重的是,英国还经常面临法、俄、德等欧洲大陆强国的联合。

在这种背景下,英国不得不逐渐抛弃了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开始借助联盟的力量弥补自身实力的不足,从而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

飞机的出现!

使得英国引以为傲的英吉利海峡天险不再,英国传统岛国的地缘优势大幅缩水,这引发了英国很多有识之士的深深担忧,麦金德的“陆权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一情绪的反应。

而海军建设理念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一战前成为各国海军的主流就是为了装备更大吨位的军舰,为了发展更大口径的火炮,英德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其激烈程度只能用疯狂来形容,只有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才能超过。

这就是著名的英国“海军恐慌”!

德国疯狂的海军扩军计划逼得英国只能更加疯狂。在“海军恐慌”的驱使下,英国上下喊出了“我们要8艘,我们不愿等”的口号。

1909年3月英国议会下院不顾财政困难毅然宣布:立即批准建造4艘“无畏级”战列舰,并另行补建4艘。

在一战中担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曾这样评论此事海军部要求6艘,经济学家只肯给4艘,我们最后折中了一下,成为8艘,1912年3月英国宣布德国每建一艘无畏舰它就建两艘,对德国海军保持2:1的绝对优势。

英国此举迫使德国只能在疯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德国首先严重低估了英国维护其海洋霸权的决心。

在德国开始扩建海军后,英国立即以更大规模的扩建加以回应,英国海军的实力仍然远远在德国海军之上。

  • 如果德国不是搞短期战略,而是搞长期战略,那么德海军超越英国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结果便是,德国完全可以以一对一的方式对付二者之一。

在欧洲,只要奥匈帝国坚持与德国的联合,欧洲其他国家就无法遏制德国

对此,德国人十分清楚。

有人的推理,德国的海军实力将会成为美国的心腹大患。除了英国海军还能与之一战,德国海军在欧洲已再无其他对手,而当时英国国内的局势如果一直延续,势必会导致英国海军的衰落。

英国也就不会贸然对抗德国,除非德国触及英国权益底线。甚至有一天,英国已经无力再阻挡德国了,因为它的国力正日渐衰退,德国国力则蒸蒸日上!

事实上,一战之前德海军超越英国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 一战中,德国以一国之力挑战英、法、美、俄,而使四个世界大国损失惨重,而俄国被迫退出战争,英法从此衰落,也说明当年德国之强大的综合国力!

事实上,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之后,英国世界霸主的地位便开始衰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陷入前所未有的苦战,衰弱之势更加明显。尽管英国最终取得战胜国的地位,但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丧失了霸权的两大支柱:海军优势和世界金融中心。

英国70%的舰队毁于一战,丧失了战前的双强优势,保持了二百多年的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在金融方面,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海外投资的1/4,而英国为战争支出124,34亿英镑,相当于国家收入的44%,大量从国外购买军需物资和生活物资使英国贸易逆差不断增加。

可见一战,德国虽然是战败国,但是德国是以一国之力,而挑战四个世界大国,而让四个国家的三个国家受损惨重,这个本身就说明德国是一战之前国家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

综上所述,一战之前,德国事实上主导了世界局势,法国被迫割地赔款,英国霸权受到德国挑战,德语成为科技界的世界性语言,这一切都在说明德国是一战之前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


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关注!@龚柳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超过了英、德、法等欧洲列强国家。不过,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仍然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一战前,综合实力最强的六个国家是英国、德国、法国、俄国、美国、奥匈帝国。

第一、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

英国作为世界老牌殖民强国,当时控制的殖民地曾经占据了全球陆地领土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皇家海军,从加拿大到印度洋都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护航范围。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被美国超过,但英国在军事、工业、科技等方面依然领先于世界各国。

第二、德意志第二帝国(德国)

作为后起之秀的德国,直到1871年才实现统一,并迅速取代法国成为新的欧洲陆军强国。一战前,德国的国力已经接近英国,工业生产份额占世界的14.8%,德意志帝国的陆军世界第一,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英国的皇家海军。一战时期,德皇威廉二世的德意志帝国要远比二战时期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强大得多(同向对比德国周边的国家)。

第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国)

法国在拿破仑时代曾是欧洲第一强国,但随即在争霸战争中输给英国、德国,并在阻止德国统一的战争中输给德国的普鲁士王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作为一个老牌的殖民帝国,一战之前的法国的工业生产份额占到当时世界的6.1%,陆军力量仅次于德国,海军仅次于英、德。英国需要借助法国的陆军才能牵制德国,而法国需要借助英国的海军才能牵制德国。

第四、沙皇俄国/俄罗斯帝国(俄罗斯)

沙俄是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辽阔的帝国主义国家,人口众多、战略纵深巨大,不过总体实力不如英、德、法。当时,俄国的工业生产份额占世界的8.2%,钢铁产量比法国都要高,但工业化水平却远远落后于法国。此外,俄国在日俄战争惨败,其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这是后来俄国在一战时表现不力的原因之一。因此,俄国的人口基数大、土地辽阔,但军事力量还很一般。

第五、美利坚合众国(美国)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周边没有强敌,美国的经济异常繁荣,工业发展迅猛。不过,美国在一战时的军事力量并不算强大,陆军不如德、法、俄,海军也不如英、德、法,但是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特别强,工厂多,生产效率高,这就决定了美国发“战争财”的先天优势。一战前,美国工业生产份额占了全世界的32%左右,并向欧洲国家大量出口武器。

第六、奥匈帝国(奥地利、匈牙利)

奥匈帝国是由奥地利与匈牙利组成的联合帝国,奥地利在德国的统一战争中被普鲁士排挤了出去,从而脱离了德国,进而与匈牙利组成了新的国家。奥匈帝国是当时欧洲国土第二大国,人口有5200多万,工业发达,工业生产份额占到全世界的4.4%,以盛产重炮与枪械而闻名,不过军事力量逊色于俄国,而且国内的矛盾尖锐化。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日本虽然早就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清朝,在日俄战争击败了俄国,但其工业生产份额仅占当时全世界的1%,与上面这些列强国家相比,日本还很弱小。所以当时的日本还不算强国,只能算是半工业化的农业国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一年,也就是1913年左右,俄国有1.7亿人口,陆海军总数有128万人,军费开支8.5亿美元。

英国本土人口4500多万,殖民地人口4.5亿,陆海军总数53万人,军费开支6.7亿美元。

法国本土人口4000万,殖民地人口1亿,陆海军总数63万人,军费开支6.67亿美元。

美国人口9700万,陆海军总数16万,军费开支6.2亿美元。

奥匈帝国有5200万人口,陆海军总数35万,军费开支3.8亿美元。

一战结束后,同盟国阵营(以德国为主导的军事同盟国们)可谓损失惨重。首先是德意志帝国灭亡,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奥匈帝国瓦解,皇帝卡尔一世退位;保加利亚王国崩溃,国王雯迪南一世退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瓦解,皇帝默罕默德六世退位。

协约国阵营(以英国为主导的协约国家们)虽然打赢了,但也没能好到哪里去。由于战争中大量人员伤亡、军费赤字,协约国们债台高筑,通货膨胀,失业率大大飙升,经济崩溃。

英国、法国均在战场遭到德国的重创,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纷纷独立,法国国内的男丁则大量死亡,这是后来法国在二战表现不力的重要原因。意大利王国经济遭到重创,国王伊曼纽三世开始重用墨索里尼。俄国在战争的后期,也因为不堪重负,国内爆发了革命,俄皇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沙俄灭亡,后来成立了苏联。

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土耳其、意大利全部削弱,只有大洋彼岸的美国本土不仅没有受到战火牵连,还捞到了巨大好处,迅速崛起成为新的第一强国。同时,岛国日本由于站对了队伍,也捞到了不少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沙俄   普鲁士   俄国   帝国   列强   法国   欧洲   德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战前   强国   海军   最强   实力   国家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