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成为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昔日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在藩镇、宦官、党争等问题的困扰下日渐走向穷途末路。公元878年—884年的黄巢起义彻底掏空了大唐王朝最后的一点家底。公元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篡夺唐朝的帝位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历史被后世总结为“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朱、李、石、刘、郭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君主的姓氏。“十五帝”指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十五个皇帝;“五十秋”指的是从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到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这53年时间。五代十国这段历史的混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再混乱的时期也有终结的一天:公元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创了北宋王朝,随后赵匡胤先后席卷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等地。

到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驾崩时五代十国割据政权大多已被平定。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又御驾亲征太原灭北汉。尽管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然而宋朝的统一其实仍是金瓯未满:就在攻灭北汉的第二年赵光义趁势对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发动了进攻。

乘胜而来的赵光义却在此战中损兵折将,而且自己还被辽军射中了两箭。最终赵光义在慌乱之中找了一辆驴车匆匆逃离战场,因此他也被21世纪的网友们戏称为“高梁河车神”。高梁河之战18年后赵光义因为当年的箭伤复发而死。这场令赵光义获封“高梁河车神”并间接导致他死亡的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呢?其实赵光义之所以要打这一仗就是为了从契丹人手中收复幽云十六州。

所谓幽云十六州是位于如今京津地区以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地区的十六个州府:幽州(今北京市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新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应州(今山西省应县)、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

当时以及后世的人从十六州中取幽州、云州两地之名合称幽云十六州。先秦时期幽州曾是燕国的都城,所以幽州有时又被称为“燕京”,故而幽云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由于这一地区地势险要,所以在战略位置上格外重要。那么本来作为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屏障的幽云十六州是如何被契丹人占据的呢?

契丹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民族:说熟悉是因为这个民族在《杨家将》、《水浒传》以及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都曾登场,说陌生是因为我们在戏剧小说之外对这个民族了解是相对有限的。在如今中国的56个民族中并不存在契丹族,契丹成为了一个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的神秘民族。其实契丹源于东胡鲜卑:秦汉时期匈奴雄踞北方草原并战胜了东胡。

东胡民族的一支分支逃到鲜卑山(据考证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因此被命名为鲜卑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人先后建立过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北魏等政权。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后生活在中原汉地的鲜卑人日渐汉化。隋唐以后中原地区的鲜卑人最终完全融合到了汉民族之中,而留在东北老家的鲜卑后裔逐渐繁衍出契丹、室韦、库莫奚等民族。

契丹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繁衍出八个部落。公元916年迭剌部的耶律阿保机在统一契丹八部后正式称帝立国。契丹人并不像草原上以前兴起的匈奴、鲜卑、突厥那样只是草原部落组成的联盟——耶律阿保机称帝实际上标志着契丹正由草原游牧民族向较为成熟的国家政权形态过渡:这一时期契丹人开始效仿汉人建筑城郭定居,与此同时契丹帝国境内也生活有大量汉人。

耶律阿保机命人用300多个汉字作拼音字母创造出了契丹文字。这一时期的契丹国以初步确立了对契丹等游牧民族同汉族以及汉化程度较深的渤海人分而治之的南北面官制度:治理汉人的官署设于皇帝行宫的南面,称南面官,其设置按照唐制设三省六部制,官吏亦多用汉人。逐渐拥有自己的城郭、文字、货币、官制标志着契丹实际上已由草原游牧民族完成了向国家政权形态的过渡。

耶律阿保机在完善国家政权机构的同时也致力于对外扩张:契丹向东扩张到渤海沿岸以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向西征讨党项、阻卜等部落,向北发展到了乌孤山(今肯特山)。阿保机的势力最西到达了今阿尔泰山一带。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病逝,其妻述律平宣布摄政。在述律平的干预下耶律阿保机钦定的太子耶律倍被废,次子耶律德光继承了契丹国的帝位。

公元936年中原的后唐王朝发生内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耶律德光支援攻打自己的政敌李从珂,于是耶律德光亲率5万骑兵南下支援石敬瑭,石敬瑭因此得以建立后晋王朝。公元938年石敬瑭按照之前的约定正式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幽云十六州中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位于太行山西北。

耶律德光为纪念得到幽云十六州特意改年号为“会同”并下诏升幽州为“南京”。从此契丹人正式占有了这块东西约600公里、南北约200公里、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时这片土地上的人口约为30万户150万人)。早在耶律阿保机时代契丹就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游牧民族了,而在得到幽云十六州以后契丹人的生活状态又进一步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

幽云十六州是汉人聚居的农业发达地区:这里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文化活动都远比契丹本部地区更为发达。契丹人在得到这块风水宝地后将其打造成为了政治上的陪都、军事上的前哨基地、经济上的赋税来源地。契丹人从耶律阿保机时代起就已开始从昔日的游牧生活状态中逐渐转型,而在得到幽云十六州以后这样的转型实际上就大大加快了。

契丹帝国作为一个由原始游牧部族向成熟国家形态过渡的帝国既有游牧民族如疾风迅雷一般的冲锋机动性,与此同时已拥有一定农业和商业基础的契丹人也开始筑城定居。契丹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兼具草原游牧民族机动性和中原农耕王朝组织动员能力的帝国。契丹人已不再满足于被中原王朝视为蛮夷的地位:自从得到幽云十六州以后契丹人开始以“北朝”自居,从而与中原王朝形成南北鼎立对峙的态势。

中原王朝很早以前就凭借自己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实力构建起以自己为核心的宗藩朝贡体系。契丹人在得到幽云十六州以后也效仿中原王朝开始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宗藩朝贡秩序:高丽、甘州回鹘、吐蕃等政权纷纷向契丹人俯首称臣,甚至就连远在淮南、两浙地区的南唐、吴越也遣使朝贡。当时从中亚直到西欧的各国甚至一度以为辽国已入主中原。

“契丹”因此成为从中亚到西欧的各国对东方那片土地的称呼。时至今日在俄语和阿拉伯语中仍将”中国“一词念作契丹。中古英语对中国的称呼“契丹(Cathay)”今天也仍保存在香港国泰航空有限公司的名字里。当初宋朝立国之时面对如此强势的契丹帝国也只能无奈地承认:“盖北朝(辽)雄盛过古者缘得燕地汉人”。宋朝在本质上是一个内敛保守的王朝:宋朝从无效法汉唐开拓漠北、西域等地的雄心壮志。

因此宋朝在历代中原大一统王朝中是版图最小的,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宋朝压根就不能算是大一统王朝。幽云十六州不同于汉唐鼎盛时期所开拓的漠北、西域等地:位于长城以南的幽云十六州自秦代以来就始终是历代中原王朝的固有疆土。幽云十六州在人口上以为主、在经济模式上以定居农耕为主。既然宋朝没能掌控这样一块地区,那么宋朝能不能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是值得质疑的。

其实这样的观念不只是我们现代人才有,事实上宋朝人自己也有与此类似的观点。宋朝尽管从未想过要恢复汉唐鼎盛时期的疆土,但始终以终结五代十国的乱世局面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幽云十六州在宋朝眼中是历代中原王朝的固有疆土,只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因为中原王朝内乱才被契丹人得到。如果宋朝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就意味着残唐五代的历史遗留问题没得到彻底解决。

终结残唐五代乱世、恢复中华传统旧疆是宋朝念念不忘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政治动机。除此之外宋朝之所以执着于收复这一地区还有着军事上的动机。在宋辽南北对立的格局下位于渤海之滨、燕山之麓的幽云地区战略地位日益突显:位于华北平原最北端的幽云地区包括了燕山山脉和如今山西北部的多山地带。地形复杂、易守难攻的幽云地区是一道天然的军事屏障。

在燕山山脉的外围有两个最主要的来路:一个是通向辽河流域的辽西走廊;一个是大同盆地至桑干河谷一带。以前中原王朝控制幽云地区时就依托这些天险修筑长城设置关隘作为防御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山海关扼守着辽西方向的来路;居庸关、紫荆关扼守大同方向的来路。北宋叶隆礼所著的《契丹国志》中曾提到:“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蕃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

中原王朝控制这一地区时将其作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而当契丹人得到这一地区之后就占尽了地利险要。幽云十六州是位于长城以南的汉人聚居的农耕腹地,因此失去幽云地区的中原王朝已无法再依托幽云地区北部的长城关隘作为军事屏障了。幽云地区地势高于南部地区,因此骑兵可以从这里乘势就高趋下直接杀入大同盆地,继而兵进汾河谷地攻取太原、河中。

如果契丹骑兵在攻取太原、河中之后再进一步南下或东进可以从黄土高原就高趋下直扑几乎五险可守的华北平原。日后蒙古将领木华黎也曾说过:“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式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自从后晋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以来燕山山脉已位于契丹内地,幽州已成为契丹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契丹大军只要马足一动即可直达黄河,而在抵达黄河之前不会碰到任何难以逾越的地形。

隋唐以后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已由关中地区转移到了河南的汴、洛一带。一旦契丹大军兵临黄河岸边就意味着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直接暴露在了契丹铁骑的兵锋面前。宋朝大臣吕中因此曾向皇帝上奏称:“燕、蓟不收则河北之地不固;河北不固则河南不可高枕而卧也”。幽云十六州不仅在地形上占有如此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而且这一地区在以前还曾是中原王朝主要的产马地之一。

在宋代以前中原王朝主要有两个地方以出产战马而闻名:一是冀北之野;一是甘凉河套一带。甘凉河套地区在北宋初期属于定难军节度使的辖区。尽管甘凉河套名义上处于宋朝的疆域内,可实际上定难军节度使只是名义上臣服于宋朝的割据政权,直到公元1038年这一政权发展成为独立的西夏国。这就导致宋朝很难从西北的甘凉河套地区获得战马,而位于东北方向的冀北燕云地区又早就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人了。

东北的幽云和西北的甘凉两地的丢失直接导致宋朝成为了历代中原王朝中最缺优质战马的王朝。宋朝在失去幽云地区的地理屏障和宝贵的战马资源后始终在与契丹的博弈过程中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宋朝要改变自己在政治军事上被契丹人压制的状态就必须收复幽云地区。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二月宋军攻灭南唐后群臣上书宋太祖赵匡胤请加尊号“一统太平”。

这时赵匡胤却说:“燕(云)、晋(北汉)未复,何谓一统太平?”由此可见从赵匡胤起北宋历代皇帝就对收复幽云地区念念不忘。赵匡胤是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统一天下的:赵匡胤在位时期主要的目标是削平南方群雄,因此在北方对契丹一直尽量保持相对和睦的姿态。在这种形势下赵匡胤制定了以和平赎买为主、武力攻取为辅的收复幽云计划。

赵匡胤把平定南方各国所得的府库金帛和三司税赋结余存入“封桩库”。赵匡胤打算等存满三五十万就与契丹方面订约赎回幽云十六州,如果契丹方面拒绝归还幽云地区再诉诸武力攻取。这当然是不现实的:契丹人如何舍得卖掉自己最富庶的土地?宋人要收回幽云十六州就必须在战场上打赢契丹人。等到赵光义上台尝试用武力收回幽云十六州,可高梁河之战的失败使他的意图彻底落空。

宋朝为收复幽云地区对辽国发动了战争,可等到宋朝战败之后辽国就开始反攻了。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辽国发动这次战争的理由之一是向宋朝索还关南之地:尽管燕云十六州早在后晋石敬瑭手中就割让给了契丹人,可到了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又收复了幽云十六州中的瀛洲、莫州、宁州三州和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三关。

赵匡胤黄袍加身篡夺后周的皇位后也继承了后周的全部领土。尽管念念不忘要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其实幽云十六州中的三州三关其实从一开始就在宋朝的统治下。宋朝心心念念不忘收复其他十三州,而辽国同样也致力于收复宋朝控制下的三州三关之地。宋太宗赵光义的北伐以失败告终,辽国萧太后的南侵以缔结澶渊之盟告终:双方在谁也吞并不了谁的前提下只好坐下来谈判订约。

宋辽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宋辽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给辽岁币十万两、绢帛二十万匹;双方按现状划清领土边界......此后宋朝不再向辽国索要幽云十六州中的其他十三州,辽国同样也不再向宋朝索要三州三关之地。宋辽之间的领土纠纷至此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北宋历代皇帝的潜意识深处始终没放弃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打算。公元1115年兴起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完颜部阿骨打创建了金国。

辽、金之间随即爆发了战争。公元1120年宋朝与金国达成看夹击辽国的“海上之盟”:宋朝与金国联合出兵攻辽。灭辽以后燕京地区归还宋朝,其余地区则全归金国。此外宋朝还将原来每年向辽国交纳的岁币转交金国。宋军统帅童贯率15万大军抵达燕京城下时以为辽国早已在金军打击下变得不堪一击了,所以他打算只凭嘴皮子说服占据燕京、自立为辽朝皇帝的耶律淳不战而降。

耶律淳让人把宋真宗和辽圣宗的画像挂在墙上,他自己则站在画像前质问宋军将领:宋辽和好已过百年,现在背后插刀不怕天理昭昭吗?说完就让人大声朗读当年宋、辽两国缔结的汉文和契丹文的盟誓书。碰了一鼻子灰的童贯又把希望寄托在幽云地区的汉人身上。在童贯的想象中幽云地区的汉人一定是在契丹人的统治下生活得水深火热,只要大宋王师一到就会争先恐后箪食壶浆来迎。

事实上自从澶渊之盟缔结后辽朝统治者就一直在有意识地优待和同化燕云地区:辽兴宗曾用北宋交纳的二十万银绢中的四万抵扣燕云地区的赋税,辽道宗则索性将二十万银绢全数用来抵扣燕云赋税。终辽末乱世燕云地区的汉人其实对契丹统治者的忠诚度是极高的,所以童贯想象中的当地汉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景象并未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童贯只好采取武力方式来达到目的。

童贯麾下的15万宋军对燕京发起了强攻:东路军在名将种师道率领下向白沟(今河北高碑店)进发,西路军在辛兴宗的指挥下向范村(今河涿州西南)进发。当东路军刚抵达白沟时遭到从燕京奔袭而来的耶律大石突袭,而西路军也在范村方向遭遇了辽军另一名将萧干,结果宋军连燕京的城墙都没看到就败下阵来。兴致勃勃而来的宋军在两个月后就全军溃败而归。就在童贯败退几天之后耶律淳病亡。

得知这一消息的宋徽宗赵佶又发动了对燕云地区的第二次北伐。这时辽国在金军的进攻下真到了要分崩离析的地步。在这种形势下燕京城内的契丹人和汉人终于开始离心离德:契丹人怀疑汉人里通宋朝,汉人担心契丹人会对自己下手。一时间辽国大批汉族官吏军民开始主动向宋军投诚。宋军兵不血刃就拿下了两州,可剩下的地盘是死活拿不下来了,最后这些地区都被金军攻破占领。

宋金之间缔结的联合灭辽协议规定:灭辽以后除燕云以外的辽国故地全归金国,而燕云地区则要归还宋朝。可实际上宋朝在联合灭辽的军事行动中就没发挥什么作用,结果大部分燕云地区都实际落入了金国的控制下。这时金国统治阶层内部关于要不要把燕云地区归还宋朝的问题产生了争议,最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对刚立国不久的金朝所面临的形势做出详细考虑之后决定把燕云地区归还宋朝。

完颜阿骨打并非不明白燕京的重要性,而是综合权衡各方面形势后做出了慎重的决定。其实完颜阿骨打内心也未必就真想归还燕云——这从他与宋朝使节赵良嗣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我闻中国大将独仗刘延庆将十五万众,一旦不战自溃,中国何足道!我自入燕山,今为我有,中国安得之!”这其实就是说燕京地区是我金国打下来的,你宋朝能得到这块土地全是我的功劳。

恐怕就是从这时起金国已开始把腐朽不堪的宋朝作为下一个目标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死后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又从宋人手中夺回了燕云十六州,然后借此一步步将金朝的势力向南推进到黄河岸边。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朝南下攻破北宋都城东京汴梁后掳走了徽、钦二帝及一众皇室成员、文武大臣。从此被迫南迁的宋王朝连中原黄河流域都丢了,至于收复幽云这个昔日念念不忘的理想终于成了遥不可及之梦。

公元1153年金国迁都燕京并将其改称中都。1215年铁木真攻克金中都后又将其改回燕京。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燕京并将其改称大都。幽云十六州中的幽、蓟、檀、涿、顺、妫、儒七州在元代划入大都路,蔚、新、武三州划入上都路,云、应、朔、寰四州划入大同路,瀛、莫二州划入河间路。儒州在元代改为龙庆州,妫州改为怀来县,新州改为保安州,武州改为顺宁府,云州改为西京大同府,寰州改为鄯阳县。

燕云地区在元代全部隶属于中书省管辖(即属于“腹里”)。1368年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驱逐元顺帝后燕云地区才又重回汉族王朝手中。此时距离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已过去了432年。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到昔日的燕京(今北京)。1644年清军入关后沿袭明朝旧例定都于北京。1949年北京被确定为新中国的首都。如今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史学界不少学者都认为,缺少幽云十六州的北宋先天不足,如同一个天生的哮喘病人,被人掐住咽喉,最终难免因呼吸困难而毙命。那么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又为何对北宋乃至后世整个中原地区影响深远?说起来话就长了。


幽云十六州的来龙去脉:割让之痛

幽云十六州,也称燕云十六州,幽指北京,云指大同。从地理位置上看,幽云十六州主要分布在当今的京津冀及山西北部。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说白了,就是汉人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由于地势险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期,即五代十国。从根本意义上说,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实质上是唐朝一百多年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升级。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北方由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在此期间崛起,逐渐成为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


契丹人原为胡服骑射之族,部落众多,各部落也为抢占资源冲突不断。耶律阿保机统并契丹八部后,为解决塞外物资匮乏的局面,契丹族开始南下侵扰中原地区。而此时的中原之地恰好也处在一个群雄逐鹿的时期,给了契丹人一个机会。




中源河北的地方势力常勾引契丹引以外援,而契丹人则从中谋取好处,在汉人与契丹人互相利用与被利用中,契丹族加深了与中原的接触,中原在文化和政治制度上的先进程度,让阿保机大为震惊。


阿保机于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国人称之为辽太祖。不得不说阿保机是个有远见的智者,在他称帝建都的同时,一边造文字、定法律,设官职,练军队,一边不断扩张地盘,将周边部族逐步吞并,还一举端掉了号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可以说,阿保机在位期间的对内对外政策增强了国力,为契丹接管幽云十六州打下了基础。



上图为传说中的耶律阿保机

阿保机死后,其子辽太宗耶律德光继续对外扩张,不久便得了一个“大便宜”。后唐大将石敬瑭受到李氏皇族的猜忌,搞起了内讧。石敬瑭为图自保,也为夺权,主动向契丹求援,并许诺称臣割地。


在耶律德光的帮助下,石敬瑭建立了后晋,尊称辽国皇帝为“父皇帝”,而自己则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幽云十六州也作为“承诺”割给了契丹族。这一割就是430年,直到明朝朱元璋派明将徐达、常遇春北伐才收复此地。




在失去幽云十六州的日子里,汉人一直挣扎在收复的路上,后周周世宗柴荣曾试图北伐,不幸中途染病,只好作罢。此后,失去的幽云十六州成了宋朝的心病。


失去幽云十六州的中原地区,已无险可守,从此,北方游牧民族打开了南下侵扰中原的大门,汉人的国家安全失去了重要保证。




赵匡胤的痛,后世子孙的疑难杂症

北宋的心病

幽云十六州北到长城,南至河北河间,西到山西神池,东还河北遵化,位于长城之南,号称“中原锁玥”,是华北大平原的门户。幽云十六州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秦国的万里长城也修建在这一代,长城作为历代中原王朝抵挡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位于长城以南的幽云十六州好比河堤的缺口被打开,决堤的河口随时有可能酿成大患。这是其一。




其二,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的铁骑相比步兵为主的中原王朝军队,无疑具有重大的优势。在塞外大漠与中原地区之间,过了幽云十六州的天险,便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北方游牧民族善骑射,使用骑兵作战,而骑兵的机动性很强,相比汉人的步兵,他们来去自如,战斗力相当强。


但是骑兵的缺陷在于,必须借助于平坦的地势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战斗力。如果有连绵不断的群山阻隔,也就是幽云十六州的所在位置,骑兵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其战略要地的作用也在于此。


因此说,没有幽云十六州的北宋先天不足。北宋始终“积弱”,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失去幽云十六州这个战略要地,对于北宋而言无异于一场噩梦。




宋太祖的痛:师未出身先死

契丹人自打得了幽云十六州之后,不管喜不喜欢汉族的生活方式,反正契丹权贵们生活在幽州的时间越来越长,游猎大漠的时间越来越短。幽云十六州农耕发达,不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其他文化活动都比辽国本部发达。可以说,幽云十六州对契丹经济的发展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辽国很重视对该地区的发展,设幽州为南京,皇都为上京,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的北方。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开始存钱,打算用钱把幽云十六州给买回来,准备来一场金元外交。




幽云十六州,一直是赵匡胤难以割舍的心头之痛,但在当时,契丹族的军事力量发达,尤其是骑兵,实力雄厚。为了避免两败俱伤的军事讨伐,他在宫里设置了封椿库,源源不断的往里存钱。当达到一定储备后,打算用这笔钱向契丹族赎回幽云十六州。如果辽国不同意,那么就用这笔钱招兵买马,扩充军力,再进行军事讨伐。到时辽国不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归还幽云十六州。


赵匡胤这一招,可以说是先君子后小人的策略。但遗憾的是,此志未竟,太祖身先死。


后世子孙的疑难杂症

割让之初,当地的百姓和读书人还常偷越国境南逃中原。萧太后主政后,将十六州视为汉化的榜样和基础,并将幽云十六州看做是辽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辽圣宗即位后,汉人地位提高,并进入朝廷为官,老百姓也逐渐认同辽国身份。时间和政策慢慢消磨了本地汉族人的国家认同,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逐渐复杂化了。


自打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北宋政权就确立了自己的统治纲领,即抑武崇文。所以人们提起北宋总是这样说,虽有家财万贯,但没有什么权势,总是受人欺负,尤其对外作战能力出奇的弱。它先后被契丹、西夏和金欺负,最后还沦落到两位皇帝被金人抓去,酿成“靖康之耻”。可见,北宋的积弱,不是一般的弱。


对于北宋而言,收复幽云十六州,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大宋历代君王都明白,幽云十六州一日不收复,来自北方的危机则一日不能除。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继位的宋太宗又试图以武力收复失地,不幸在高粱河一役中中了辽人的箭,多年后疮发去世。此后的长期战争中,大宋都没能夺回此地,直到公元1004年。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曾经有一次机会放在宋朝皇帝真宗面前,他没有去珍惜,直到失去后,后世子孙替他把肠都悔青了,时光再也追不回。由此可见,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特别是一个手握重权的人对历史的发展方向,有时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说白了,历史实质就是一个权力更替此消彼长的过程。


比耻辱更耻辱的事:“独孤求败”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有一场这样的战争:一方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样全占的情况下,到最后却输得一败涂地。这样的仗在北宋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宋太宗,他很憋屈。另一次是宋真宗,他十分舒坦。前后都是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前为幽州之围,后为澶渊之盟。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匡义,也就是赵匡胤的弟弟,亲自上阵指挥幽州之战。该占的优势全占了,几乎打到辽国的大门口,但却被对方的一次快速反击,一剑封喉,转胜为败。




赵匡胤给弟弟留下了雄厚的军事家底,又有曹彬和潘美这样的军事将领辅佐,按说是有能力拿下幽州的。但是打仗最怕的就是遇上瞎指挥的帅,指的就是赵匡义,他治国还行,但论军事才能远不能赵匡胤比。更要命是,他还没有自知之名,非要亲自挂帅,结果耻辱了。

上述提到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复杂化,汉人入辽朝为官,当时幽州的守将正是辽国汉将大名鼎鼎的韩德让。作为幽州守将,此人面对宋军的围困,淡定指挥,将汉家兵法里的守城谋略发挥到了极致,为辽国的救援赢得了时间,对于扭转战场上的局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之,宋太宗发起的幽州之围,原本志在收复河山,最后三十万精锐之师,却在宋太宗的指挥下,全军覆没。此后,幽州成了宋人永远无法跨过的一道障碍。

时间转眼到了公元1004年,宋军虽然野战不足,但是防御能力还是有的,毕竟中原的军事科技先进,宋朝的步兵和弩箭也不是吃素的。辽国对宋朝边境时常骚扰,但也没占到什么实质性的便宜。


但是,双方连年的大小仗不断,在宋朝每年要负担大量的军费开支,在辽国攻不破宋朝的边关,抢不到汉人的东西,作为游牧民族,首先面临的就是饥饿。更何况契丹人本来就不多,由于连年征战,死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再死就没人了。


于是到了萧太后执政,她改变了对宋的策略,改强攻为迂回战术。公元1004年十月,辽国二十万大军绕道杀入宋朝腹地。这一招几乎打乱了宋朝的防线部署,辽国借着骑兵的速度,打得下就打,打不赢就绕道,绕来绕去,绕到了黄河边上,宋朝的国都汴梁告急 。


强敌压境,北宋君臣陷入慌乱,有主和的,有主战的,最终在主战派宋代知名宰相寇准的刺激下,宋真宗御驾亲征,亲率大军,抵达澶州城下。皇帝亲征如寇准预料,极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眼看要将辽军包了饺子,这时,萧太后主动提出了和平谈判。


宋真宗和太祖太宗不一样,不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他是读着道德文章长大的,说白了,刀子都没动过,更别说血性了。辽国一求和,正好中了真宗的下怀,只要不打仗,什么都好说。




于是,宋辽双方签订了盟约,史称“澶渊之盟”。宋朝不仅没有要求拿回幽云十六州,而且每年还要向辽国送钱送布,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对于澶渊之盟,历来褒贬不一,有说丧权辱国的,也有说促进了宋辽和平的。但是花钱买和平,这事儿不论放在哪个朝代都不靠谱儿。多年以来,后世对这个条约的质疑声一直不断。




宋人对于唐朝的安史之乱一直铭记于心,北宋的知识分子对待对外作战此类的大事,一直本着一个观点:武人掌权,国家必乱,重文轻武,才是王道。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宋朝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们,一边称入侵者为蛮夷,笑话其没文化。一边又苟且偷安,就这样苟安过北宋,糊弄过南宋,最后又苟且成了元朝。


综上所述,幽云十六州之失,一失足成千古恨,受影响的岂止一个北宋?




幽云十六州是华北门户,区域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西两省的北部,以及北京和天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北宋一直对辽国占据此地耿耿于怀,总想出兵收复。至于原因,大致上有两点。

第一、巩固国防

幽云十六州可以分成两块区域,即山西北部地区和河北北部,分界线是太行山脉。西边的山西北部差不多就是今天的大同市和朔州市,因为地处雁门关以北,所以也叫雁北地区。而东边就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从燕山山脉一直往南到黄河边,除了有几条流量大不的河流之外,没有其他的阻碍。

后周时期,周世宗曾经夺回了幽云十六州的莫州和瀛洲。宋辽澶渊之盟签订后,两国约定以白沟河为边界,当年被后周夺回的莫州和瀛州就归了北宋。所以,实际上北宋是占据了幽云十六州的其中两个州的,辽国占据了另外十四个州。并非所谓的十六州都在辽国手里。

不过尽管如此,北宋在北部的防御压力还是很大的。这一点在地图上看得很明显。

地图中很明显得可以看出,宋辽边境从渤海到太行山脚下,全部是大平原,没有任何天然地理的阻碍

当然了,华北平原有几条河。不过这些河流的流量很小,冬季都会结冰。因此宋辽虽然以白沟河和滹沱河为界。但其实这两条河流没有任何抵挡作用。辽军只要选在冬天时节南下,就可以在宋辽边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突破,然后一路南下攻打开封。

面对这种严重不利的局面,北宋选择放弃一线防御,把兵力全部压在第二道防线,也就是真定、中山及河间三座堡垒。

然而,这三座堡垒看似有用,其实也是屁用没有。原因很简单,三座城池间隔太远,无法做到真正的相互照应。辽军在如此开阔的地形作战,只要围而不歼,利用围点打援的战术,耗也能把宋军耗死。

历史上的澶渊之战、金灭宋之战,都是这种战术逻辑。只要辽军或金军突破宋军的前两道防线,立马就可以杀到开封城下,吓得宋朝皇帝不要不要的。

所以北宋对夺回幽云地区,利用地形优势防备北方民族南侵,有着非常强烈的意愿。

并且,北宋也不需要夺回整个幽云地区,只需要拿回幽州附近的七个州即可。因为长城在山西北部分为内长城和外长城,宋辽边境是内长城。所以即便不拿下云州附近的外长城,宋军也可以利用内长城防御辽军。



因此,宋朝并不需要完整的幽云十六州,只要能拥有华北平原上的七个州,利用燕山山脉的地形,就能使华北平原的边防压力骤然减轻。(不明白的看上图)

第二,转移国内矛盾

其实,北宋真正想收复幽云十六州,并且真正有具体计划的皇帝只有三个:宋太祖、宋太宗、宋徽宗。

这三个人收复幽云的策略还不一样,宋太祖是想花钱赎买,如果赎买不成,就再招募勇士强行收复,结果还没实行就莫名其妙的死了;宋太宗是想利用灭北汉之余威,亲率大军强行收复。后来又强攻了一次,两次都失败了;宋徽宗是想利用金灭辽之机,趁机收复,结果就这还打不赢辽军的残兵,最后是借金兵之手才收复幽云。

至于其余六位皇帝,压根没有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计划。

也就是说,北宋真正有点血性,敢跟辽国硬钢的皇帝只有两个,即太祖和太宗。其余的皇帝嘛,说他们是和平主义者也好,孬种也罢,反正都不敢跟辽国硬钢。

那么,为什么不敢跟辽国硬钢呢?又还要嚷嚷收复幽云十六州呢?

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原之外的游牧民族的文明程度也越来越高了,几乎可以跟中原王朝平起平坐。

在汉、唐时代,匈奴、鲜卑、突厥都是很落后的民族。即便白送给他们幽云十六州,他们也站不住脚。比如隋末天下大乱时,如果突厥想占据幽云,就凭当时那种天下大乱的局面,谁能挡住突厥占据幽云?

李唐先向突厥借兵,后向回纥借兵;但是这些游牧民族都也没有提出割地的要求,都只是满足于美女钱财。这说明当时的那些游民民族的统治能力和文化水平是很弱的。即便白送幽云给他们,他们也不敢要。

但是到了北宋,情况就变了。辽国治下的幽云十六州搞一国两制,并不比中原宋土要落后多少,也是生产力比较先进的地区。这表明辽国的统治水平在学习中原的过程中,逐步追赶上了中原的水平。

契丹人的这种进步,宋朝方面看到没有?很显然,从太祖想花钱赎买就可以看出,他是看到了。硬钢的难度很大。因此,所谓宋朝想收复幽云,其实根本就是在制造舆论,转移国内矛盾。并不是真正想收复幽云。



宋朝从宋仁宗开始,国内三冗问题严重。早年有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后来又有王安石的变法。政客之间打来打去,老百姓折腾得是苦不堪言。为了转移注意力,让大家不要对现状不满,不要骂当朝皇帝,北宋那帮人对幽云十六州问题是反复炒冷饭。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造势,把北宋自身造成的矛盾怪罪到石敬塘头上。把今天之现状,怪到一个咽气了一百多年的人的头上。

然而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幽云的问题并不在于北宋开国的时候就丧失了幽云。如果北宋强大,辽国弱,北宋自然能收复幽云,并且还能把辽国按在地上一顿猛揍。但问题就在于,北宋自己一身的毛病没办法解决,军队也没有战斗力(想要有战斗力就要对武将放权),拿下幽云那是痴人说梦。

所以,幽云十六州到底重要不重要呢?从战略角度来说,当然是重要的

但是对于北宋皇帝来说,幽云地区的战略价值未必就有那么重要。因为要收复幽云,靠北宋军事体制之下的军队是不行的,必然要给武将适当的放权,让武将自由发挥。比如北宋西军就是如此,适当的放权后,打得西夏不要不要的。

然而,辽国不是西夏。北宋若要收复幽云十六州,那无异于就是跟辽国全面开战,无异于就要给全国的武将放权。如此一来,北宋的立国政策就会受到动摇,又会出现新的内部问题。



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宋朝皇帝宁愿不拿回幽云也不愿意提高武将地位。但是皇帝又不能跟文人士大夫明说不要幽云了,因此幽云问题在北宋就像隔夜现饭一样,内部有矛盾了就拿出来炒,借幽云转移注意力。

后来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别说是幽云十六州,连山东、河北、河东、关中也一起打包丢了。那个时候的宋朝文人谁还提收复幽云十六州?能收复河北都是大功一件,结果也是在打嘴炮,根本没有具体落实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北宋   华北平原   契丹   燕京   王朝   中原   幽州   游牧民族   长城   太祖   汉人   宋朝   这个地方   公元   皇帝   地区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