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朝平民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在秦朝,首先长大成人就很不容易,因为如果你的父母违了秦律,或者欠官府赋税,即有可能沦为奴隶。自秦开始,越来越多的奴婢来源于因家人犯罪而被牵连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的一个特色,即集体对其成员的犯罪负有不可分割的责任。这种因家庭成员犯罪而被牵连为奴婢的方式称为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收”泛指收捕与犯罪相关的人,包括直接犯罪人及被株连的人;而狭义的“收”仅指没收罪犯的妻子(或丈夫)、儿女、田宅、财产、奴婢等,史籍称之为“收帑”。所以你可能还在婴儿的时候就会沦为奴隶,也要穿囚服佩戴刑拘。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朝平民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小奴隶到了七岁就可以干活,五个人干一个成年人的工作,秦朝时候其实是基本把儿童当缩小版成人对待的,甚至刑事处罚的标准也是根据身高而不是年龄。也就是说,秦怎么对待成年人,也基本是怎么对待儿童,不会有太明确的区分。


根据是否能干活,规定提供不同的粮食量,其中一些小徒隶甚至是“婴儿之无母者”。如果不到七岁秦朝怕他们白吃饭,就借给民间去打工挣钱吃饭,自己养活自己长大了继续给秦朝当奴隶。(睡虎地秦墓竹简《仓律》)。


在秦统治下,还有一些人天生就是罪人。秦法规定,商人、上门女婿、手工业者、后父、重获自由的奴隶、逃犯,不属于社会正常成员,没有人身权利,天生就是服苦役的材料。所以司马迁记载秦始皇修陵和南征百越时,用的就是这些天生罪犯《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发诸尝捕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谪戍。”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朝平民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如果有幸长大成人,你会被编到什伍,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为了方便管理,如果一家犯罪,其他五家也要连坐,所以你要经常检举揭发,也会遭到别人的检举揭发,最好老老实实的干活。


说起干活,你的赋税有点重,主要有三种。


一个是田赋,一个是人头税,秦朝人头税很重,六国有的小国不要人头税,大国也要交,除了这两项还有杂税,就是临时摊派。


太复杂了,总共有多少呢?


按照《汉书·食货志》记载,一个五口之家的赋税要占到产出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五口之家最后只能靠收成的三分之一过活。


如果缴不上,就居赀赎债,意思就是给官府服役还债,每天干活挣八钱,如果要公家管饭只有六钱(睡虎地秦墓竹简)。给官府劳役抵债,最后很容易沦为奴隶。


这还不算,秦朝的徭役还很重,一统天下后的秦王朝只维持了14年,期间发动30万人筑长城,50万人征百越,还有70万人给他修建陵墓和阿房宫,其他的诸如修驰道的,凿河渠的人数还不算。也就是说没有徭役在身和从军的人口,只剩下了700多万。这里面除去老人、孩子、残疾人,家家户户几乎没有青壮年了。这是一个什么景象呀?如果把当时的国人生活,做一个整体描述,秦皇统治的中国,就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劳改集中营,而不是有正常生产、生活的国家。


因为无论是筑长城,修陵墓,征百越的人,都是囚徒、罪犯。700万人口的国家,有200万罪犯即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口被驱使从事各种劳役和从军打仗。其他的,则是为这些人做各类物资的生产和运输的保障供给工作,或者就是后备罪犯。秦朝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罪犯?因为法家就是要把所有人都变成罪犯,以便役使,而且要自带干粮,不管饭。


这其实是恶行循环,本来税就重,自食其力尚且不足,还要给国家服徭役,更没有人种地了,很多人最后沦为奴隶。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朝平民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你由一个普通百姓不犯罪老实干活沦为奴隶的概率有多少呢?

秦始皇二十八年,一个总编户人口才两千人左右的小小迁陵县,奴隶、居赀就死了一百八十九人,一百五十一个隶臣妾当年就死了二十八人(里耶秦简7-304记载)。这么高的死亡率,可见其惨烈。


汉书记载,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一不小心就会沦为奴隶,变成孟姜女或者孟姜女的丈夫。


根据1975年湖北云梦县出土的1155支秦代竹简(主要内容是秦国的法律文书)有以下案例:有人偷摘别人家的桑叶,不值一文钱,判罚就是服徭役30天;有人偷一头牛,年龄尚小,不足1.4米,刑拘一年,一年后长到1.54米了,就可以罚去筑长城了;有人偷一只羊或一只猪,判罚去筑长城;有五个人去偷盗,只偷了一文钱,五个人都要斩左趾,脸上刺字,罚去筑长城;丈夫被判流放,突然死了,妻子仍然被流放;与人打架,把人捆起来,揪断了别人的头发,判罚去筑长城;有人在路上杀人,无人制止,百步范围内,所有目击者都被罚给国家缴两副盔甲等。

所有国人,从高官到百姓,除去皇帝一人之外,只剩两种人:正在服苦役的罪犯,和将要服苦役的人。

秦朝对于百姓的娱乐生活管理的也是十分的严格的,秦朝的时候百姓是几乎没有娱乐生活的,就单单从焚书坑儒这一个方面就可以看的出秦始皇对于文化的打压有多么的严重。秦始皇为了农民可以专心的务农所以禁止任何的娱乐活动,严格限制百姓的游徙,出入关卡必要有符、传,如果无符过关那么连带所经过关卡的县吏都是要受罚的。就算是官员文人也不能随意的迁移住处或者去各地游玩,而且秦朝规定一户人家必须只能有一个男子,只要到了应该的年纪就需要分家,女子到了年纪就必须要出嫁。

所以,很多秦人选择逃亡,最近的是逃到三晋和楚国,而不是楚国逃到秦国。


出土的秦简里有不少秦人出逃的记录:


一个秦国老百姓叫“多”,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和自己的母亲“儿”一起“亡荆”,即母子一起冒险逃亡去楚国。


一个在官寺劳作的隶臣逃亡,买了大刀,打算杀人抢钱作为路费,要“亡之魏”,逃到魏国去。他被秦国抓住后,判处了“磔”刑,即割裂肢体处死(岳麓秦简记载)。


正因为大量秦人的逃亡,秦国的统治者专门制定了残酷的《亡律》来惩治逃亡问题。匿藏逃亡者的,与逃亡者同罪。逃走的城旦舂被抓回来,脸上刺字,哪怕自己回来自首,也要鞭笞一百。怀孕的女舂,则用大铁刑具束缚。简1997记载,牧马的城旦逃走被抓回,要砍掉左腿,继续当城旦。男女百姓逃亡,其家人要被判处迁徙,基层干部里典、里老不报告也要被罚款甲和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朝平民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除了单独逃亡,秦简还记载了“群亡”,即秦民的集体逃亡。如果让隶臣逃亡到边关外的“蛮夷”部落,从提供消息的人到逃亡者,都要被脸上刺字判处为城旦舂劳作。如果是逃到边关内部的蛮夷部族,就要将提供消息的人脸上刺字判处城旦舂。如果是蛮夷部落的人来引诱秦民逃跑,就要被脸上刺字判处城旦舂,逃亡的秦民十四岁以上的判处为隶臣妾,是奴婢的话就要脸上刺字交还给主人。


除了出逃,在秦国还有没有机会逃脱做奴隶的命运?

经商做贾?


对不起,秦朝不鼓励经商,经商失败会充做官奴,只鼓励耕战。


既然耕作不能温饱,那么当兵可以作为出路吧。


秦朝确实鼓励当兵,当兵不但可以抵徭役还能获得爵位。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朝平民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但当兵只给武器,其他一切都要自费。


湖北出土的一封秦卒的家信,里面一个叫黑富的士兵跟母亲要钱和夏衣,末了加了三个字:急急急。


为何不发军饷的秦军还能灭六国呢?


因为军功是实实在在的。


秦朝有二十级军功,杀敌越多,军功越多,可以给官职可以分土地,几乎成了底层百姓逆袭的唯一途径。


投资越大,回报才越大。


所以,秦军也嗜杀,动不动就屠城,因为杀敌越多,军功也就越多,坑杀赵国四十万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当然招致六国百姓的记恨也越多。


你穿越回秦朝,如果做农民很可能会沦为奴隶,如果想逃跑可能被抓住肢解,唯一的希望是去参军,但是九死一生。


所以,没人愿意生活在秦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秦朝   秦国   楚国   共赴国难   徭役   逃亡者   苦役   蛮夷   赋税   军功   奴婢   长城   罪犯   奴隶   平民   脸上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